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2015-05-30李大超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学习兴趣教学

李大超

[摘 要]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笔者从四个大的方面就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学习兴趣;教学

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对于促进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是很枯燥的一门学科,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提高教师素质,增强人格魅力

要让学生对政治学科保持“乐知者”的角色,要使学生对政治学科产生兴趣,作为政治教师,师德修养好,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渊博的知识,言谈举止要文明高雅,处处为人师表。树立自身威信,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只有学生对老师感到亲切,才敢于独立思考,无顾虑地质疑,教师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把握学生的脉搏,抓住他们的兴奋点。无数事实证明,学生对某位教师感情好,就爱听他的课;相反学生对某位老师有隔阂,就讨厌他教的这门课。一个被老师喜欢的学生常常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相反,一个被老师厌弃的学生,往往是自暴自弃、不求上进,成绩也只会走下坡路,以致对这门功课完全失去兴趣。

二、改变教学方法,创造趣味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新课改实施下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

1.教学内容的导入。课堂教学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政治课程的内容导入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长时间用于复习旧知识,容易导致学生思想的涣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所以要巧妙的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比如,在学习《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这节内容时,可以通过问同学们:“你们会上网吗?有没有用QQ聊天?”引入本节课程的内容,由于现在的学生对网络都比较熟悉,所以在听到老师的问题后,会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

2.融洽师生关系。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叛逆心理严重,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将会直接影响其对政治学习的兴趣。根据心理学研究发现,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要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之间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在师生之间建立互相尊重、团结、帮助的友好关系,也能使老师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心理变化。

3.增强教师语言的规范性、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和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己的语言规范性和趣味性。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所以教师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政治老师,更应该注意专业术语的规范化,比如,在政治中经常出现的“人民、居民、公民”,这几个是政治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老百姓”来代替专业术语。

三、引入时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一本带有时事性的综合教材,但因社会发展迅速,仍出现教材的一些内容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利用一些时政新闻材料,可以优化教材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对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兴趣,填补教材内容落后于形势的缺陷。

利用新闻报道辅助教学,就是将报刊、电视、广播上报道的国内外重大时事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有选择地纳入课堂教学。我在讲授初三的《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一课时,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容进行补充介绍,并向学生提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为什么要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样学生的兴趣立即被调动了起来,开始认真阅读课本。这些新闻时政材料为教材注入了“新鲜血液”,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强化了教学的效度。

利用新闻图表辅助教学,就是将与教材有关的报刊图片公布的一些数据经过整理,制成大幅表格作为一种辅助教具在课堂上展示,启迪学生的思维。如讲授“法律禁止和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这一内容时,展示各地扫除“六害”、开展學雷锋树新风活动方面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讲授“人口众多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压力”时,将我国主要资源,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的位次与人均占有量制成图表,进行比较对照,使学生从具体的材料中,懂得我国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增长的道理。巧妙运用时政材料课堂气氛活跃,尤其是学生亲自调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成效显著。

四、在实践中提高兴趣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关,而这些现象是学生经常碰到但又缺乏理解的问题,纵观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的例子涉及到学生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国家民族中的基本道德规范的方方面面,为此每一位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好实践这个环节,创造机会并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具体的做法是:一是学习了某个政治理论知识后,直接运用知识投身实践,切身体会,或组织辩论会,撰写小论文等;二是联系自己已有的实际经验,分析说明一些常见的社会现实,解释概念原理;三是带着有关问题走访调查、座谈访问,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或结合具体事例讲述某个道理等。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感到政治教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政治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各科都要注意的问题,作为初中思想政治课来讲更为重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郑传松.激趣而导学——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略谈[J].新课程导学,2015,03:7.

[2]董蓉兰.略谈如何培养学生上好政治课的兴趣[J].考试周刊,2014,79:125.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政治学习兴趣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作业的科学设计
浅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