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浸种时间及浸种方式对水稻‘秀水134’发芽率的影响
2015-05-30孙小淋龚才根周燕
孙小淋 龚才根 周燕
摘要:通过研究不同的浸种时间和不同间隙次数对稻种发芽率的影响,为提高种子发芽率提供合理依据。以‘秀水134为试材,探究了不同浸种时间48、60、72 h和不同浸种方式连续浸种、间隙1次、间隙2次对‘秀水134浸种催芽的影响。对‘秀水134稻种发芽率影响的效应是浸种方式>浸种时间,在平均17.5℃的环境中,浸种间隙的影响以2次浸种间隙处理的发芽率最高,其次是一次浸种间隙处理,连续浸种的发芽率最低。浸种时间的影响中,72h浸种时间的种子,在催芽初期就表现出极高的发芽率。在上海崇明地区,以浸种72h,间隙2次可以提高‘秀水134的发芽率,并对稻种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秀水134;浸种;发芽率;效果
中图分类号:S5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ias14120038
0 引言
种子发芽率的高低是衡量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衡量农作物能否取得有效收成的重要内容。许多研究表明,合适的浸种时间和浸种方式能提高水稻的发芽率,陈久兰等研究认为浸种时间过长不利于种子发芽,‘扬辐粳8号、‘扬粳4038、‘南粳44以浸种48 h较好;钱春荣等研究认为浸种时间对稻种发芽率有显著影响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种子发芽;刘维宝等研究认为以浸种24~48 h发芽效果最好;欧立军等研究认为种子用间歇浸种处理后,发芽率比直接浸种高,且最佳间歇浸种时间为浸种3 h、晾种3 h,重复3~4次,浸种时间和浸种方式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鲜有报道浸种时间和浸种方式两者互作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本研究拟通过研究不同的浸种时间和不同间隙次数对稻种‘秀水134发芽率的影响,探究浸种时间和浸种间隙两者互作后最佳的组合方式,从而选择出能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浸种催芽方式,进一步提高种子的利用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当年收获的‘秀水134稻种18kg,每个处理3kg。
1.2 试验设计
供试主体处理设置不同浸种时间和不同间隙次数2个因素。其中不同浸种时间设置48 h(A)、60 h(B)、72 h(C)3个处理;不同的浸种方式设置1、连续浸种;2、间隙1次;3、间隙2次3个浸种间隙处理。具体操作见表1。
1.3 试验测定
1.3.1 发芽指标测定种子发芽试验程序按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34.4——1995执行,待发芽进行时,对霉变种子进行记数和清除后计算。
1.3.2 发芽率数据处理为了避免计算误差,本试验结果的百分数均转化为反正弦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走势分析
浸种催芽试验中,1-3天是浸种,自第4日8:00起开始催芽。8:00的平均温度是17℃,14:00的平均温度18℃,20:00的平均温度17.6℃。1天的温度波动不大,平均在17.5℃,室温偏低。催芽时加厚了稻草的厚度,利于谷堆保温。崇明当地浸种时间一般为4月末5月初。2013--2014两年4月末5月初的温度平均为19-20℃。本实验进行时模拟的温度与实际温度接近,但偏低2~3℃。
2.2 试验因子对发芽率的效应
通过对5天的发芽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连续5天浸种方式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效应均达到显著的水平,第2、3、5天能达到极显著的水平;浸种方式对发芽率的影响效应从第3天起能达到显著水平。由表2还可以看出从催芽第一天起至催芽结束,浸种方式对发芽率的影响效应一直大于浸种时间。
2.3 试验因子对发芽率的影响
不同的浸种方式、不同的浸种时间对‘秀水134稻种发芽率的影响是显著的。由表3可以看出:处理3的发芽率明显高于处理1和处理2;72 h浸种时间发芽率高于48 h浸种时间的发芽率和60 h浸种时间的发芽率。从图2可以看出浸种期间进行间隙2次操作的处理3和间隙1次操作的处理2从催芽第一天起发芽率就高于连续浸种的处理1。其中C3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89%,比发芽率最低的A1处理79%高出10个百分点。
3 结论与讨论
科学合理地浸种催芽是水稻丰产的第一步,适合的浸种时间和浸种间隙是提高稻种发芽率主要方式之一。在合适的温度下,一定的范围内,水稻发芽率随浸种时间和浸种间隙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选择正确且适合的浸种催芽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试验结果表明:对‘秀水134稻种发芽率影响的效应是浸种方式>浸种时间,生产上需严格控制并加以注意。在平均17.5℃的环境中,浸种间隙的影响以2次浸种间隙处理的发芽率最高,其次是一次浸种间隙处理,连续浸种的发芽率最低。不同浸种间隙间的发芽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浸种时间的影响中,72h浸种时间的种子,在催芽初期就表现出极高的发芽率。并于催芽末期一直保持高的发芽率。据此,在17.5℃左右的环境中,‘秀水134的浸种时间以72h为妥,并有2次浸种间隙为宜。试验结果中,最适合的浸种时间为72 h,与前人研究的48 h有所差异,主要在于该试验中结合了2个试验因子,浸种时间和间歇次数。间歇次数的增加,减弱了种子无氧发酵的现象。同时,试验中记录的浸种时间指浸种过程的总时间,由于增加了间歇次数的试验因子,使实际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小于浸种时间,与前人研究的并不相悖。由于该试验材料为‘秀水134为粳稻,籼稻是否适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