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的探索

2015-05-30肖海珠

关键词:创新实践课程改革

肖海珠

【摘要】本文从近年来社会音乐文化发展对音乐师资多样需求的变化,围绕当前高师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向,提出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的思路,以此来不断提升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不仅能够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也能够为社会各类音乐教育所需。

【关键词】音乐学专业 社会型师资 课程改革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42-02

众所周知,“十二五”期间是国家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关键时期,是把社会文化发展放到最重要位置的时期,在《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和党的第十七大、十八大文件里,都把教师教育和社会文化改革发展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音乐教育对人生所起到的重要影响得到大众广泛认同,人们对音乐教育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它逐渐形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人们人生成长新的教育形态,这个教育形态一方面是原有的学校音乐教育,另一方面则是新的社会音乐教育需求。

一、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新的音乐教育需求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人们精神生活需求不断提升,对音乐教育产生了新的需求。学校音乐教育已扩展到大众音乐教育,形成了这个时代人生成长新的教育形态 ,这个这个形态分支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学校音乐教育:幼教——中小学——高中——大学等国家规定的音乐教育;另一部分则是社会音乐教育:胎教——亲子园——校外各类儿童音乐教育(舞蹈、声乐、器乐等)——校外各类青少年音乐教育——各类成人音乐教育——各类中老年音乐教育等人们自发需求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不再停留在人生某一阶段某个地点或某个过程,而成为贯穿一生不断需求和接受教育的过程;它也不再只是学校里学生的专利,而成为社会大众的一种普遍需要;音乐艺术不再是极少数人的拥有,而逐渐形成为大众共同爱好与参与;音乐不再只是青少年学习的专利,而成为许多人包括中老年人陶冶性情修身养性的首选。尤其是近年来,不论是专业的国际国内音乐赛事,还是普通的老百姓星光达人之路,音乐已成为人们生活重要部分,可以说,社会音乐教育或者说大众音乐教育成为了新的音乐教育需求。

目前除了学校所进行的音乐教育以外,社会上有从人生开始的胎教到0-3岁的亲子园,从校外的少儿舞蹈学校到器乐班,从中老年合唱团到中老年的腰鼓队舞蹈队,社会上多种类型的音乐辅导班层出不穷,社会民众对音乐教育的多种需求,表现出社会对各类音乐师资需求是一个日趋增长的势态。如:准妈妈音乐胎教指导,0—3岁亲子园的音乐教育,社会上的各类少儿舞蹈学校、声乐学习班,合唱团、各种器乐的学习班等等,社会上各种不同年龄层面的人群、各种不同类别的音乐教育需求,都意味着社会需要大量的多样的音乐师资。面对社会需要的音乐师资,由谁来担负培养任务呢?毋庸置疑,应当由我们高师音乐学专业来培养。我们高师如果只把为中小学培养音乐师资作为立足点,而不提为社会培养音乐师资,不仅使高师音乐学专业脱离了社会的需要,同时也限制了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站在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平台上,根据学校与社会相融合的新的音乐教育形态所形成的对音乐师资的新需求,对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改革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才有可能为社会培养各类社会型音乐师资,以满足社会音乐教育对音乐师资的需求。

二、音乐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新方向

社会型音乐师资是指从事学校音乐教育以外,在社会上进行音乐教育的专职音乐教师。根据社会对音乐师资的不同需求,高师音乐学专业的课程改革应根据社会对音乐教育的需求来进行,目前除幼儿园—中小学—高中—大学的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外,社会上各种类型的音乐教育有:胎教,亲子教,各类舞蹈学校,各类器乐学校,各类合唱团队等等,要培养不同类别的音乐师资,我们应突破仅仅为中小学培养音乐师资的局限性,把校内音乐教育内容与校外音乐教育内容结合起来,把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把学生教育与民众教育结合起来,重新定位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社会型音乐师资作为我们的重要目标,在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上下功夫 。

多年来高师的教学改革主要致力于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学需要的改革,在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能力上下功夫,提倡五位一体:即能弹、能唱、能跳、能教、能编的综合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中小学音乐师资岗位的逐年饱和,目前音乐学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大一部分在社会上做音乐教师,甚至自主创业办学办班,成为社会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的发展的主力军。调查显示,做的比较好的学生大都是在校时主项专业非常优秀的学生,之所以能在社会上立足,除了具备了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外,主要是他们自身突出的专业水准得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可,为他们的发展和创业提供了机会。因此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改革,一方面应根据学生的自身水平和条件,选择自己的专长和个性特点,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和一门主项专长,另一方面应充分体现岗位和职业需求。按照职业或岗位需求来设置课程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三、建立不同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相对而言,中小学音乐师资它有较为固定的教学内容(课本),教学对象(学生),它要求的是普及教育和审美情趣的教育,而社会需要则是不同层面、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技能性音乐教育。目前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甚至乡村,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校外音乐艺术学校(器乐声乐舞蹈)层出不穷,需要大批的专职音乐师资,如,专门的胎教师资、0-3岁幼儿的音乐辅导师资,幼儿的专业舞蹈教师、器乐教师,声乐教师;青少年的专业舞蹈教师、器乐教师、声乐教师、音乐理论教师;中老年的专业舞蹈教师、器乐教师、声乐教师、音乐理论教师等等,对教师的音乐专业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高师音乐学专业应根据社会和学校对音乐教育的不同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变革课程内容与标准,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要求,实行分流培养,有所侧重。

(1)课程依照分类培养途径设置,以培养学生的各类能力

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自身要求,学校在三年级时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分为两大类,一是中小学音乐师资,一是社会型音乐师资。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他们某单项的专长可以不尖,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多项的能力,如能弹、能唱、能跳、能编等能力,课程设置的内容课时安排要向综合能力培养靠近;培养社会型音乐师资,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对那些专业素质较好的学生,应分配给予足够的课时,加大其专业长项的课时量,保证其专业素质的高水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不同类型的音乐师资。

(2)必须建立各类教学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

由于社会对音乐师资需求有不同的类型,除了学生要学习和掌握课本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外,还需要建立各类教学实践的平台对学生进行训练,如:钢琴伴奏教学实践平台、民歌教学实践平台,歌剧教学实践平台、各舞种教学实践平台、戏曲教学实践平台、民乐队和管乐队教学实践平台等等,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训练,这些平台需要有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和负责,按照课堂教学要求来进行。过去我们往往把这类活动作为课外的活动是不对的,实践证明,音乐艺术需要大量的实践时间和平台进行训练才能掌握,这种教学实践平台每学期以舞台汇报的形式进行,通过教学实践平台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的专长得以实践和展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特长,去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和相应的实践平台进行训练,学生的学习才不会懒散,才能主动,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有竞争能力和灵活的创新意识。

(3)加强教育类课程的比重,重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管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还是社会型的音乐师资,学生都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社会型音乐师资,除了要学习和掌握青少年的教法外,还应学习和掌握不同层面人群的教法(如;婴幼儿、中老年等),因此应加强各类教育课程的比重,特别是音乐教法课要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探索和改革,根据需要增设课时和新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应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实习和实践机会,让学生不仅走进中小学学校,而且要走向社会的亲子班、舞蹈班、器乐班等,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总之,社会的发展与音乐教育的普及,作为培养音乐师资的高师音乐学专业,应当由为中小学音乐教育培养师资转变为为整个社会培养音乐师资的宽口径,我们应站在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去定位培养的目标,探索和改革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为 为社会音乐教育服务,为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课程改革
基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