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班主任管理工作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2015-05-30陈柯

关键词:行为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

陈柯

【摘要】在区别于义务教育的中职学校里,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约束不应该仅仅限于形势,这类学生是初中或者高中当中分流出来的学生,就学习效果和自我约束能力而言相对较差,我们不仅该继续重视他们的文化教育,更应该注重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为即将踏入社会的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管理 行为规范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04-01

我们所面对的中职学生生源大多文化知识基础偏差,文化基础差主要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造成,能否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与就业,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尤为重要。所以,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即使不能让他们成为学习成绩最优秀的,也绝不能在社交方面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一、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比其他分流入高中或大学的学生要差这是不争的事实,否则也不会在中考或高考成绩上失利,另外他们也缺乏良好的习惯,没有良好的习惯养成那么在自我约束方面自然会差许多,所以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是提高他们文化成绩的第一步。其次,我们学校的学生家庭环境来自于农村居多,农村大环境下一些生活习惯和社会意识的影响使学生跟不上现代社会文明进取的步伐,那么进入社会为人处事的过程中肯定不能占领有利地位,在社会竞争力当中会占弱势,俗话常说,成功的第一要素也许不是你能力有多强,而是你给人的第一印象有多好,而印象的好坏来自于生活中习惯积累的点点滴滴,用于一时养于千日,那么学校教育应该给与学生这么一个环境和引导,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二、班主任以身作则,教育先入为主,良好开端影响重

习惯是越早培养越好,我们从学生入学到我班报道那天开始,就从语言上行为上灌输行为规范,从头抓,从小事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班主任必须让学生无时无刻重视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班主任在各种事情上面要做好带头作用,学生才会潜意识的模仿,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老师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用直尺画直线,而老师徒手在黑板上做示范;老师要求学生写字要规范,而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这样的教学下,如何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呢?所以作为班主任这点比较重要。其次,班主任要注意观察学生,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仪容着装、礼貌用语、生活习惯等,要及时给他们指出不对的地方,同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让他们自己对比不足,一开始形成好的环境和氛围是非常重要的,环境造就人才。

三、习惯训练无小事

“学校无小事,件件需认真”,对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我们教育者更是义不容辞。而习惯的养成正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绪体验的积累。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学校的规章制度的执行,学校的规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作用,我们坚持不懈去做。比如,下课时关电灯,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生离校时到家时通知老师或家长,可以养成学生按时离校,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当然这一切,教师和家长做好表率自然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四、制度规范行为,持之以恒巩固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是从小处着手,对学生提出的具体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在规范的促进作用下,习惯是经过重复货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夕就形成的,必须有个过程,加上我们对象的特殊性本来自律性就差的中职学生,我们需要不断强化他们,敲打他们,持之以恒地渗透,来帮助他们形成。所以,我在班集体管理中开展了评比制度,互检制度,哪个小组做得好,给与奖励,一步一个脚印,紧扣每一个阶段,利用每一件事;相互监督也是个奏效的方法,学生之间也是有比较和进取的,对于做得不好的学生,我们也只能尽力关怀他们而不能疏远打击、冷淡他们,特别是后进生要注意从小事中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刚冒出来的不良习惯,只要发现要竭尽全力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论人生》中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应该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在班主任管理中十分重视此项,这也是良好师德的具体表现之一。培养社会有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口号,应该从这些细节做起。

猜你喜欢

行为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
强化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用公平正义守护社会伦理秩序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