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评析

2015-05-30东芳

文化产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媒体同质化电视新闻

东芳

摘 要:在电视新闻日益发展的今天, 新闻播报创新性的缺乏、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不够及时、深度报道中重要信息的缺失等等都严重阻碍了电视新闻的发展。而在这之中,新闻选题和报道方式的同质化,更是成为了电视新闻发展的严重桎梏。如何面对和跳出新闻同质化,已经成为电视新闻发展发展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视新闻;同质化;媒体;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所谓“同质化”是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在商品同质化基础上的市场竞争行为称为“同质化竞争” ,延伸到电视新闻中,即当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相近甚至重复,形式相近甚至照搬模仿, 在电视新闻竞争激励的今天,媒体如何改进自身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以求在竞争白热化的媒体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已经成为电视新闻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电视媒体同质化现象及其影响

当今的媒体生存已经成为信息化的生存时代,信息传播的公开化、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以及当今传媒市场竞争化,促成了当下新闻选题同质化的现状。对于受众来说,电视新闻同质化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接受信息的机会。一些相对重要的信息不会因为区域或是级别的原因得不到传播和限制,使受众跟多的接受信息。然而,过多的模仿与照搬,使电视新闻同质化的负面影响越来越重。

(一)媒体资源浪费。

媒体的级别不同,所报道的侧重面也不同。媒体应在自己应关注的领域报道新闻事件,达到定位准确,使受众不同层面的了解社会,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同质化的不分轻重、一拥而上,使新闻陷入“旧闻”恶性循环。同一新闻事件,各家媒体的蜂拥而至,同时采访,同时播出,造成了大量的采编资源浪费。而同一新闻事件,占据了太多的播出时间,使电视新闻没有自身定位的特点,总是随波逐流。这样的没有侧重点,必将会影响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削弱了媒体的作用和竞争力,该有报道的新闻没有受到关注,导致社会新闻的忽视和浪费

(二)伤害受众,失去市场。

我们生活的周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新闻。而受众渴望知道的更多。而作为电视受众,因为没有随意的选择而被迫再次接受已经看过的新闻,造成新闻成为“旧闻”。使新闻失去其自身“新”的含义。而这也正是新闻最重要的特点。同质化的重复,严重损害了受众的求知心理,从而失去对这新闻媒体的信心。失去受众,即失去市场。

二、电视媒体同质化现象的克服

(一)选择发现新闻题材价值

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新闻,而新闻工作者只有通过调查、辨认才能发现真的新闻。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有一双发现新闻的眼睛。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生活中并非没有新闻,而是缺少发现新闻的眼睛。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只有那些善于发现新闻的人才能捕捉到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新闻事件告诉我们,新闻发现时用跑出来的,是用想出来的,是用挖出来的。只有这样动腿动脑动手,才能找到好的新闻素材。

(二)扩展立体的新闻空间

新闻立体空间的扩展已经成为当下新闻报道的趋势,这样的报道方式能够全方位立体的展示给受众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满足受众的求知心理。立体空间的扩展并不是日常人们所说的新闻重组。新闻重组是将几条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但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新闻编排或组合,或对比,或综合。相互补充,相互作为背景。这种组配依赖的是电视编排对已有素材的后期编辑组合。并不是从前期采访阶段就有目的的以各个方向扩展的新闻事件。立体空间的扩展,要使其真正意义上立体,组合,追求报道上,内涵上多层合作和建立本质递进,开掘基础上形成的信息穿透力。

(三)播报方式的人本倾向

比起灌输式的老式新闻播报方式,现在各大电台几乎每天都有一档平易近人的播报新闻的方式,大到CCTV,小到普通的地级电视台,这种平易近人的“说新闻”模式明显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与喜爱。《凤凰早班车》开辟了一个“说新闻”的全新播报新闻时代。陈鲁豫充满人情味儿的新闻播报方式为现代化拉近新闻与受众距离开拓了新的篇章。将新闻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融合起来,使人们对电视另一端发生的事件不再感到陌生和与己无关,如同主持人在观众的闲话家常。这样的新闻大家欣然接受。消除了播报者与受众的距离。使新闻更具有亲近性和人情味儿。

例如在非典其间,大量的专家演播室同电话连线的观众相交流应对疫情的电话和与现场主持人的对话解说,给人们在慌乱中指明了方向。各个省直辖市领导也通过电视机向全国观众汇报了最新的疫情,通过与记者的沟通,达到与大众的沟通。这样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对当年对抗非典,全民有素质的参加到抵抗疫情的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得到的信息是直接的,不再是没有根据的谣言与毫无根据的“据说”,而是从第一现场,第一相关人员得到的最具有价值的内容。

(四)线索来源的多元化运用

在信息共享社会的今天,众多的共享新闻直接形成了新闻的同质化。在面对这种形式的时候,一家新闻媒体应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信息网络。它在各容易发生新闻的地方拥有自己独家报道或是天时地利第一时间报道的权利,属于自己的信息平台。又可以动用大众的力量,为大众提供信息平台,充分运用网络与通信技术,让大众自己参与到新闻事件的发现中,用来发现新闻线索。信息的反馈直属媒体中心,媒体有一套自我运转可以快速反映的记者队部,在发现好的新闻线索时及时抢到独家新闻。让大众的眼睛成为记者的瞭望台,扩大记者的视野。同时,大众关心的,既是受众关心的,这样,既丰富了线索来源,又提高了受众的参与性与监督性。

参考文献:

[1]唐宁 《中国地方电视新闻节目的同质化竞争:现状与思考》 [J] 《南京社会科学 文化研究》 2004年第12

[2]易前良《电视类型与节目创新——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理论透视》[J] 2006年5月 电视研究

猜你喜欢

媒体同质化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同质化市场背后致富路指何方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戏曲“同质化”现象之思考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