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生本教育”理念运用

2015-05-30魏伸华

陕西教育·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交流

魏伸华

从新课程教材的革新到洋思中学“先学后教”模式的出现,再到山东“杜郎口”小组合作以及苏南多所学校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都突出了“生本”地位,转换师生角色。经过几年的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笔者也是教改理念的实践者,在教学中,对数学课中如何突出“生本教育”理念,打造有效课堂有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改变传统的“师本”教学理念,树立“生本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法

1.学习情境的创设要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实现知识产生情境上的“生本”。在数学课堂中,许多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但为了节约时间,或象征性的,或开门见山。学生仅仅停留在精美的图案、耐人寻味的视频、让人留恋的动漫之中,根本没有发现问题的意识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教师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让学生思考,说到底就是不敢“放手”。“生本”理念认为应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感悟。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到“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再到“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补充——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景,构建教学模型,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放下“架子”,体现师生平等,实现师生互动。这样能大大调动学生的竞争心理和课堂积极性,教学效果当然就事半功倍了。

2.将小组合作交流作为常规教学模式,实现知识生成模式上的“生本”。合作交流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他们“求知、向上、竞争”的天性也会显露出来。合作交流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如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之间互问互答、互教互学,举手抢答,小型学法讲座,辩论等形式。“戏”让给学生唱,教师只是在学生唱戏过程中点拨或在“戏”唱好后深化知识点。

3.作业的分层,实现评价机制的“生本”。作业分层要求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能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学习者的自信心与兴趣。作为教师要注重作业的评价导向,突出“生本”原则。千万不能千篇一律,违背事物的科学发展规律,最终只能事倍功半。在评价数学作业时,应采取“二评二研”的方法,即学生作业学生自评、自研,共同问题班级集体评研,再由学生自己出一些易错题、典型题进行二次评研,切实提高教学效益,及时捕捉准确的数学信息,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根据教学实际逐步生成有效的能体现“生本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

1.学生感受。感受教学要使学习任务和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这些必须建立在学生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展现情境,学生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教师在讨论时巡回即可获得学生感受的现状,对下一阶段的领悟引导以及教学设计及时作出调整。

2.学生感悟。感悟是“生本”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主体和核心环节。自学、合作交流及必要练习是主要的教学策略,使知识与思维、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有机成分。学生的感情有显性水平和隐性水平两个层次。显性水平是学生对知识领悟透彻,既能意会又能言传;隐性水平则处于感悟的蒙昽状态,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此在感悟层次上教师必须把握一个“度”。

3.师生拓展。拓展是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提升。通过学生的感受与感悟,对已有知识的归纳、技能的巩固、知识精华的提炼,最终能发现知识变化的规律,让学生的求知欲与勇于探索的精神得以张扬与发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而学生却是教育教学中生生不息、至关重要的资源。打造“生本”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让我们共同关注学生,与他们一起走进神奇的数学世界。我相信,把”生本”教育理念引进数学课堂,预示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整体提升的美好前景就在眼前!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第二小学

编辑  聂蕾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理念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