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材料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5-05-30钟海长赖桂文
钟海长 赖桂文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立足地方,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新建本科院校材料类专业面对当前高校分类改革,应主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教育部提出的转型要求,为 区域产业升级发展培养合格的、具有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新建本科 材料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032-03
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进步的重要标志。[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材料类应用型人才有很大的需求。作为对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新建本科院校,应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合适的人才。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人才类型,其与研究型高等学校培养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是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2]所谓创新,是指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维,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事物、新方法、新途径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3]所谓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可以简单表述为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生产实践中面对实际问题或困难,能创造性地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提出解决问题或困难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生产率、生产效益,或提升产品质量的人才。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走与传统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不同道路的必然选择。[4]因此,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分类改革,探索材料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材料类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课程体系突出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和连贯性,并且强调内容的广度和深度。[5]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多数具备宽广的知识面,扎实的理论基础,这对学生将来从事学术研究无疑是有好处的。然而新建本科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是面向社会生产实践一线的,即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实用,学有所用,能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解决具体的生产问题。可见,新建本科院校沿用传统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教学方式 、 方法单一
由于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而忽视了应用、实践和专业技能的养成,课程设置重点突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科学性,教学活动的开展以传承知识的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轻视实验、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有限的实验和实践教学活动也是验证性的,是简单的课堂教学内容的重复或再现。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课程设计、专业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实验、项目实践、工程训练等实践教学,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另外,由于繁重的理论学习任务,学生疲于应付各种考试和考证,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当中,这导致学生学不能有效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受到抑制,学生无法体验到投身实践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
(三)实践教学投入不足,企业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意识和责任感
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购置各种设备,并需要提供合适的场所安装这些设备,以满足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而新建本科院校绝大多数都是地方性的,其经费投入主要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很难争取到国家层面的经费支持,这也给新建本科院校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实际困难。除极少数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外,大多数地方高校面对这样的困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外利用企业的设备和场地开展实践教学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6]但当前国内企业很少有参与人才培养的意识和责任感。这与我国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制定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有关。
二、基于岗位需求的“2+1+1”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2+1+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根据企业提供岗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制定出人才培养的方式和过程,实现与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无缝对接。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将人才培养过程循序渐进地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用两年时间让学生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包括人文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第二阶段用1年时间让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进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第三阶段用1年时间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岗位实践技能训练。“2+1+1”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培养方案设计、教学实施和质量监控三大部分,总体构架如图1所示。这三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总体,培养方案是纲,是教学实施的依据,所有的教学活动应围绕培养方案开展。当然,首先培养方案应科学合理,有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培养方案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也需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才能得到验证,一切脱离实际的培养方案,或者说不具有可实施性的培养方案,只能是空中楼阁。培养方案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在遇到问题时进行适当的修订。质量监控是依据培养方案中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所需达到的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并对教学活动效果作出实时评价,以便及时纠正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偏离。质量监控是连接培养方案与教学实施的桥梁。
培养方案的制订需要充分调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应密切联系本地区的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实施包括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研讨,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及其他教学资源的配置。质量监控包括教学规范制定、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评价。
三、“2+1+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方案建设的重点,关系到能否实现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决定了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传统本科院校课程设置是以学科建设为主,专业建设为辅,这与其培养研究型和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它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逻辑性和科学性,注重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能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探索的人才。这种课程体系并不适合应用型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探索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是当前高校转型的关键,也是高校面临的最大挑战。从学校定位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在培养能满足一线生产实践的技能型人才。另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渐由以前的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这导致高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除少数名校能录取到较好的生源外,其他院校的生源难以满足研究型或工程人才的要求。因此,从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生源质量两方面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套用传统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均不合适。
既然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于“用”,那么其课程设置就应当突出“实用性”,其课程体系建设就应当以专业建设为主线,打破学科体系的逻辑,重点突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材料专业课程体系,我们将它划分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分别对应岗位知识的获得和岗位技能养成。理论课程的具体教授内容则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需要,将其模块化与岗位技能相协调,可以突破课程体系的逻辑性、连贯性和系统性。为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在不同的阶段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创新性活动,如专业知识和技能大赛、创新实验、科研和工程项目。总之,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形式应突出“实用”的要求,以“应用”为导向。
四、“2+1+1”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2+1+1”材料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开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保障体系。明确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同主体的职责,保证培养方案有效执行,以培养方案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企业需求加岗位要求,专业建设和专业教育活动是“2+1+1”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主线。因此,在教学组织结构改革方面可以弱化院系功能,实施以专业为基本教育单位。教师队伍建设依据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活动需要进行配置,突出既能承担理论教学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组建。由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参与理论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有利于课程内容的优选,可有效避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相脱节。同时,将学生工作由按年级横向管理转变为按专业纵向管理,实施以专业为基本单位的管理模式。按专业纵向管理模式可加强同专业不同阶段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低阶段学生清楚专业方向,提早做好学业和职业规划。以往的横向管理模式往往存在同专业不同阶段学生缺少沟通交流的机会,每一届学生都要经历一个相同的认识自己专业方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常对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感到迷茫,等他们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的时候已经进入了大三甚至是大四的尾声阶段了。
保障体系的构建同样非常重要,其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的保障。所谓硬环境主要指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硬件条件,如设备和场地等;软环境主要指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和学生乐于接受实践训练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制度保障。在硬环境保障方面,岗位实践能力培养所需的条件是目前最大的难题。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可借鉴国外经验,设立专门负责外联企业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服务部门,由该部门牵头与政府和企业协调建立长效的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而教务处则主要负责校内教学的正常运行。软环境的建设关键是要淡化唯知识至上的意识,同时改变目前这种对教学和学业考评单一僵化的现状,多开展各类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工程项目,制定各类学分的计算和置换机制。工程实践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但通常需要比较长的周期。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采取弹性学分制和学分置换机制。
总之,“2+1+1”创新性应用型材料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组织结构和保障体系。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成功.高技术、新材料——现代文化的重要物质支柱[J].求是,1994(22).
[2] 亨德里克·范德波尔.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2011[Z].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2013.
[3] 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10).
[4] 陈小虎,刘化君,曲华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定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04(5).
[5] 刘道玉.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改革[J].高教探索,2009(1).
[6] 谢梅,苗青.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借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