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随眼看看”
2015-05-30雒菊芳
雒菊芳
摘 要: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培养学生阅读技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一堂阅读课如何着眼的角度,阐述作者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要素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目前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在阅读教学中理“课眼”
所谓课眼,就是从文脉中提炼出来的建构有序课堂教学的主题词,它也许不是文章的重点、难点,却是咽喉要冲。从阅读的角度看,读懂文章里有什么,读懂作者是如何传达内容,作者为什么这么传达,而不是那样传达,这是理解文本。从考试角度讲,就是形象、语言、技巧等方面的问题。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这些问题都必须在一个核心概念下,这样问题就集中,课堂教学也就集中,不枝枝蔓蔓,也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例如,《杨震暮夜却金》这一课,妙就妙在“暮夜”上,为民为官,无论白天黑夜,有人无人,都能严于律己。阅读教学,目的是读懂文章,读懂课文,只有简单化才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记。如果把一篇课文浓缩到几个关键词,那文章的主题脉络就显现出来。从课眼着手一堂阅读课后,学生头脑中自然形成的是关于一些关键词的印记,由这些关键词完全提起整个文章,这样在学生心中对文章形成的印象才会深刻、持久。
二、在阅读教学中抓“题眼”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内容精髓,有的直取事件,有的直呼其名,有的揭示中心,有的吸取人物语言,有的标明行文线索,等等。教者可从课题下手,奇妙设疑,引导学生缘疑而读,既能解题,又能了解课文思想内容,既能为学生学课文设置悬念,又能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例如,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教者围绕课题精心设计,什么叫负荆请罪呢?谁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请罪?结果怎样呢?又如,《瑞恩的井》一文,课题直呼其名,学习时教者巧妙设疑,瑞恩是谁?他和井有什么关系?读完课文一目了然了。这样,学生不仅能整体感知主要内容,把握课文脉络,还能勇于探究,增强积极主动读书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三、在阅读教学中扣“文眼”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给语文阅读教学找一个支点,便能撬起整个课堂,而这个支点就是课文的文眼。文眼是课题或是文中反复出现的某个词或是文中的一句话,能牵一发而动全文,有制约全文的作用。抓住了这样的词句,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感悟、想象,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内在情感水乳交融。例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中,教者提出一个“飞”字,让学生自由理解“飞”的含义,然后总结“飞”在课文中是快速、迅速的意思,引导学生研读上下文,通篇抓一个“飞”字,从“飞”字感受主题。这样,学生在扣文眼中领悟内涵,欣赏语言,把握中心。学会了精读细研,真正尝到“语文味”。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扣“文眼”的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阅读教学中找“意眼”
文章是作者传情达“意”的工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作者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感悟,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意”,在学习中感受生命,感受自然,升华自我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让学生多读,在阅读中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行为节操、风土人情、秀美风光;感受语言文字的气韵、神采、品格。例如,教学《穷人》一课,在激烈的对比中,荡起学生思想与情感的涟漪。室内与室外做着对比;人物内心的前后变化做着对比,让我们感到渔夫和桑娜都在经历着惊涛骇浪,也都战胜了惊涛骇浪,相信他们也会驾驭着未来之舟平安抵达彼岸。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长文,而长文短教的关键,就是找准切入点,让学生从人物的动作与神态探寻人物的内心,体会鲁迅先生谈笑中的“碰壁”和救助车夫后“严肃”表情背后的内心世界。这样,不仅使阅读教学目标落在实处,也能使人文教育更加到位。
总之,课眼、题眼、文眼、意眼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它们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交叉渗透,缺一不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设计中充分地利用文章的课眼、题眼、文眼、意眼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理清文章的思路,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极大地促进的作用。
(作者单位:甘肃省瓜州县柳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