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
2015-05-30罗文波
罗文波
【摘 要】信息技术的作用之大,新兴信息技术能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资源,提高小学生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识字和用字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并且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关键词】信息技术 自主能力 朗读能力
语文是每个学生一生中接触最早,涉及面最广的一门学科,能充分、灵活、广泛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最大目标,除传统的授课模式外,新兴信息技术能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资源,提高小学生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识字和用字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并且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呢?
(一)利用新兴信息技术解疑答惑、始终与最新的时代信息保持同步。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途径固然有其长处,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再怎么也没有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来得更加生动和有趣,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两者有着天壤之别。
(二)利用有声读物设备大幅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有情感的朗读是最基本的語文能力。传统的朗读训练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加上有些老师的普通话也不太准确,学生就更不容易训练了。利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解决了老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大问题,现在社会都在提倡要进两个图书馆即“图书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相比前者后者更能让学生陶醉其中……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一个人不仅能动脑,同时又能动手。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实践活动开辟了广阔的时空。一些以时间、地点为线索的记叙文,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绘制出人物活动的线路图、行踪图等,以抓住课文脉络,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同时,学生通过查阅图书和浏览下载网络资料,结合自己平常对周边事物的所闻所见,很快就写出了有理有据的作文。它既锻炼了学生的查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写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猜想、想象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先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信息技术以大量的视听信息,高科技表现手段,加上声、像、三维动画,使课本上的“白纸黑字”变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如《观潮》一课,作者在课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描写潮的样子及潮的响声尤为精彩,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汹涌澎湃的声音,借助投影和录象,让学生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情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凭借,情境的创设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有了情境学生才能识别美丑,辨别善恶,认知事物,升华情感。因此说,创设良好的情境,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有力保障。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带来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这些信息能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获取和保持知识,而且能够创设逼真的语文学习情境。故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语文学习的情境是笔者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策略。
(六)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果,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依据课程标准,我们认识到,语文学习不应仅仅囿于教材的内容和范围,应该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结构进行必要的延伸和拓展,这样的语文学习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网络带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资源的积累不失为营设开放性语文学习环境的第一个策略。
(七)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小语第七册《爬山虎的脚》一课,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子、脚及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这篇文章的第三段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可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三段,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读明白的同学在图上画出爬山虎的脚。然后再用多媒体把同学们的画展示出来,集体讨论交流,最后用课件出示句子,说说这样谴词造句的好处。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突出教学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八)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没有哪一个学科的学习不涉及到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其实也同时在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认识这个世界。教师依据教材,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收集资料,获取新知。将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教师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体现了我们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
总之,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恰当地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优化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一定起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