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副刊的创新思考

2015-05-30宋振宇马碧侠

关键词:副刊新媒体

宋振宇 马碧侠

摘 要:高校校报副刊在大学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中都有着重要作用,但文化品位不高、信息互动不强、师生关注不多等局限削弱了其影响。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为办好校报副刊提供了新思路:选题策划创新、互动模式创新、稿源渠道创新。

关键词:高校校报;副刊;新媒体

新媒体时代是以网络为核心媒介的信息传播时代,不同媒体与其互动已成常态。网络所具有的海量信息、交互性、面向广等特点弥补着传统纸媒的不足,助推其扩展影响、有效传播。我国高校校报历百年发展已成规模,副刊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传播校园文化、陶冶师生性情、增进思想交流、增长知识才干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高校校报副刊普遍可读性较差、满意度较低,传播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1 当前高校校报副刊的现状

1.1 文化品位不高

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属性分为两个基本面:

一是信息的数量,即信息量;

二是信息的质量,即信息质。

传播的效果根本上取决于这两方面,尤其是信息质。就高校校报副刊而言,即信息的可读性、耐读性。正如著名编辑邹韬奋曾说:“应该注意到一种刊物……尤其注意内容之有神采,使读者看了一遍多少有所得,不觉得白看。”校报副刊所面对的受众主要是文化层次、审美水品较高的高校师生,内容不富于知识性、文化性、思想深度则无以满足其要求。而当前校报副刊稿源质量乏善可陈,来稿多出自大学生,普遍文字功底薄弱,行文结构稚嫩,思想尚欠深度。加之编辑人员在栏目设置、选题策划上的失位,版面内容缺乏思想核心、文学特色与时代精神。副刊沦为大学生习作园地,丧失了应有的文化浸润、舆论引领意义,其文化品位着实不高,文化影响不言自明。

1.2 信息互动不强

传播效果研究的情感——认知一致论指出,受众倾向于接受与自我认知相一致的信息。这意味着校报副刊如果要吸引广大师生,就必须倾向于反映师生的当前实际,折射校园的现实环境,贴近普遍性的心理诉求,设置广泛参与度的文化议题。由于纸媒固有的交互性差的特点,编辑人员很难及时收悉受众对信息的评价,并进行有效的信息优化。缺乏信息交互,校报副刊失去与师生沟通的渠道,无从了解师生的真正诉求,信息传播既无标尺也无靶向。这样的副刊编辑只会是“闭门造车”,传播效果只能是“听天由命”。互动性的缺损还影响着信息情感。传播学认为,传播效果是由受众的心理系统承受的。只有合乎师生心理系统、与之情感接近的信息才更易于被真正接受。校报副刊与师生互动不足,彼此在思想情感上存在疏离,传播效果极可能大大降低。

1.3 师生关注不多

受众中心论指出,受众是传播效果的检验者,是以反馈机制决定传播走向的引导者。只有为受众所接受的传播才是有效传播,没有受众传播失去了目标和对象,没有关注媒介丧失了传播市场。广大师生对校报副刊关注度不够,从作者队伍和受众群体内外两方面解构其存在意义。现今校报副刊的作者队伍结构多为“编辑老师+兼职学生”,难以吸引聚集一定数量和水准的作者群,稿源的数量与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办刊特色和水平、刊物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可想而知。广大在校师生对副刊所载内容漠不关心,副刊的文化舆论功能便告消亡,进而沦为新闻栏目的花边配料,既无发展动力也无发展必要,进而陷入“受众忽视—功能无用—编辑忽视—发展停滞—受众忽视”的恶性循环。

2 新媒体助推高校校报副刊创新

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开放自由、交互性强、社交性强等特点,这决定了它不同传统媒体的传播场域和方式。纸媒可以借此在信息整合、传播形式、反馈机制等方面寻求突破。高校校报副刊充分利用互联网、校园论坛、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能够在选题策划、信息互动、稿源渠道等方面拓展视野,丰富副刊的内容与形式,提升其关注度和影响力。

2.1 创新选题策划,紧贴时代精神和学校特色

副刊具有文化性和新闻性的双重属性,不能只是校园文艺作品的大杂烩,而要体现大学的文化舆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选题策划,能够形成风格鲜明、导向明确的办刊特色,这既符合新闻工作的规律,也符合学校工作实际。新媒体信息传播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师生生活,集中反映主流宣傳导向和师生实际需求。

编辑人员要强化主动编辑的意识,从中挖掘符合时代精神、展现学校特色、贴近师生生活的信息资源,围绕核心主题加以整合、组织稿件,多角度、多层面地观照选题中心思想。在选题征集上,可以摘取师生关注的时事热点、学校的工作重心、重大的节庆纪念、文化议题等,力求拓展师生视野,引起大家共鸣。

在版面设计上,可以借鉴其他报刊、杂志的样式,在总体版面策划上讲求设计感,以新颖出彩的编排吸引师生眼球。“话题近、内容活、形式美”的选题策划,才能真正提升一份校报副刊的文化品位,吸引师生关注。

2.2 创新互动模式,追踪师生心理诉求

报纸的出版样式和周期限定了副刊与师生的信息互动,但校园论坛、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及时性和社交性可以充分弥补这种不足。将新媒体的信息反馈机制运用于校报副刊的策划编辑出版全过程,可以增强副刊的实际传播效果。建立副刊编辑QQ群、校园论坛、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召集师生参与编辑过程,及时反映受众的阅读体验和感受,能够有效提升副刊的针对性,从编辑之初就追踪师生真正的心理诉求。具体而言,编辑人员可以将感兴趣的师生汇集在新媒体平台,适时征询对于选题、稿源、阅读体验等意见建议,以此作为编辑工作的借鉴;或者预告即将发表的相关重要文章、版面样式,预判读者的心理期待和刊物的传播效果;甚至可以从中发掘具有潜质的师生作者,充实副刊的写作队伍。长期的互动交流也有利于削减副刊与师生的心理隔阂,可以逐渐改变副刊刻板严肃的大众印象,打造亲民文艺的外在形象,使其真正贴近师生、追踪诉求、深化影响。

2.3 创新稿源渠道,打造副刊品牌栏目

报纸是信息的连续叠加,内容为王是一份副刊生存的价值所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拥有一批数量可观、质量稳定的稿源,拥有深度和视角的品牌栏目,副刊才能有内涵有底气,才能为广大师生所关注。据此,编辑人员需要加强自我文学艺术修养,勤动笔锻炼写作能力,高水准的作者才能有高水准的编审、组稿能力;要善于发掘鼓励师生当中的“笔头子”,储备绘画、摄影等各类艺术人才,不定期地向他们约稿,有针对性地开展交流培训,为副刊发展积蓄后备力量;要利用社交媒体将稿源的触角延伸到有影响力的校友、知名文化人士,邀请他们就学术科研、职业规划、经典文化等师生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写作,提高副刊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并使校报副刊成为师生了解社会的权威窗口之一;要利用新媒体打造并推广富有文化性、思辨性的品牌栏目,突出文化的集聚效应,形成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文化高地,以副刊的含金量吸引作者和讀者,提升刊物的关注度。

副刊虽小,大有可为。新媒体时代,校报副刊有必要加强与新媒体的交流互动,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拓展办刊内容、优化办刊形式、更新办刊理念,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最大程度的发挥校报这一校园主流媒体的文化浸润、舆论引领功能。

参考文献:

[1]郭荣梅.高职院校报副刊的传播效果分析[J].新闻知识,2010(06):94.

[2]黄咏梅.微博与报纸副刊的有效互动[J].南方文坛,2011(03):51.

[3]戴雪峰.论高校校报副刊的文化品位[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09).

[4]李晓春.增强校报副刊的特色[J].新闻爱好者,2005(11).

[5]徐秀.论高校校报副刊的文化定位[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17).

[6]钟仕安.新闻策划——信息时代媒体赢得注意力的利器[J].湖北社会科学,2007(02).

[7]颜杨洋.全媒体时代研究生校园媒体的“文化转向”之路——以四川大学《星期日》杂志为例探讨[J].中国研究生,2012(12).

作者简介:宋振宇,男,出生于1987年,毕业院校及工作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马碧侠,女,出生于1975年10月,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现工作单位为西安科技大学,现任医保专干,曾荣获学校先进工作者,座右铭:认真干好工作中的每件事情。

猜你喜欢

副刊新媒体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文化引领:副刊创新的有效策略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
浅谈做好行业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