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高中英语认知与交际教学法有效结合的探索
2015-05-30冯梅
冯梅
摘 要:交际教学法已成为我国英语教学的新趋势,城镇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管采用了任务型、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但成效甚微,课堂沉默现象盛行不止。本文基于先进语言教学理论,紧密结合城镇高中英语教育的实践,认为认知法和交际法相结合进行城镇高中英语教学的方法值得一试。
关键词:城镇高中英语;交际教学法;英语教学
自20世纪80年代英语交际教学法被引进我国以来,高中外语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在英语课堂上,仍有学生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甚至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基于应试教育的基本大环境及社会对知识型、能力型人才的新定义,本文认为应该将认知法和交际法有效结合进行英语教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权威意识和紧张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为此,教师应知道如何使课堂认知与交际恰到好处地结合,即在关注课堂上的积极健谈者的同时,也应更多地鼓励中等学生和学困生参与课堂讨论,打破学生课堂消极沉默,构建生机盎然的英语课堂。
1.认知法与交际法结合的必要性
(1)从认知法和交际法本身看。认知法能使学生掌握所学外语的语法系统,从而为培养交际能力准备条件。而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交际能力,而不是认知其语法规则。懂得语法规则的人不一定具有外语交际能力。为了使认知法和交际法在运用中扬长避短,共同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将它们结合起来。
(2)从教学目的看。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上颁布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高中英语新大纲教学目的内容也类似,但层次更高。从上述教学目的,我们至少可以归纳出几项关于智育方面的要求:①获得英语基础知识;②打好外语基础;③获得初步交际能力;④发展学生智力。为了实现上述要求,认知法和交际法的结合是必要的。
2.认知法与交际法结合的可能性
(1)它们具有共同点。一些外语教学家认为:语义大纲(如概念功能大纲)不排斥语法教学。这与认知法重视语法教学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另外,它们都主张:①教学以学生为中心;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交际操练;③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外语教学情景化和交际化。
(2)它们的不同点可兼收并蓄。具体内容介绍如下表所示。
3.认知法与交际法结合的操作
(1)构建形象语音。心理学认为, 人类对事物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刻。教师在介绍新语言材料时,直接通过声音与其意义相联系,能为学生以后直接听外语和用外语思维打下基础,还能引起学生兴趣。操作:让学生合上书静听。教师创设情景并说外语,使声音与形、景、情等相联系,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概念的听觉形象,反复若干遍。
(2)认知知识规律。研究表明,中学生学外语比儿童学母语更难:一是中学生的语言机制已经形成;二是中学生学外语的时间有限,无外语环境,内容多。所以,学生得借助文字来及时认知所学知识和规律。教师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叫学生打开书,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语音、语法和习语等知识,领读,叫学生分组自读,或分角色自读。注意控制时间,要在学生感到厌烦之前结束。
(3)训练交际能力。信息论认为: 有足够的输入,才会有理想的输出。听读是语言输入,说写是语言输出。有了教师说读示范和学生自己的听读作基础,学生在交际训练时困难大大减少。教师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叫学生合上书,教师再次示范表演,先叫优生训练,再进行全班训练、小组训练、对子训练、连锁训练等,让学生进行准交际训练。
(4)巩固认知材料。培根曾说过书写使人精确。为了进一步落实所学材料,必须进行书写。通过抄写和做其他书面练习,加深巩固所学言语和规则,为下一步学习作准备。此步骤在课末或课后完成。
城镇高中教学不同于农村高中,也不同于城市高中,城镇学生知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等均处在中间,改革进步空间巨大。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尽管已经大力推广实行交际教学法来应对英语课堂沉默的症状,但收效甚微。如果能够将认知法与交际法的适当结合,必定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家碧.认知法外语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1994(06).
[2]章 斌.交际教学法:问题与思考 [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09).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