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衣巷: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化记忆

2015-05-30郑晋鸣龙謦泽

国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乌衣巷王导谢安

郑晋鸣 龙謦泽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千多年前,诗人刘禹锡用寥寥数笔勾勒出时代沧桑巨变,也让这条隐藏于六朝古都南京的幽僻古巷声名鹊起——

千百年来,追寻刘禹锡笔触而来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从兴盛到衰败再到后来的重建,乌衣巷里的一砖一石,都述说着东晋以来的王朝更迭、韶华流逝。那些流传于地名背后的故事,更承载着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化记忆,让后人对这个静默的小巷充满遐思和想象。

在寻访中溯源

乌衣巷的得名有多种说法,学界比较认可的有两种:其一,东吴时期的禁军曾驻扎此地,由于军士都身着乌衣,因此得名乌衣营,后改为乌衣巷;其二,乌衣巷曾为东晋王导、谢安两大家族的聚居地,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后一种说法在民间流传更广。千古人物,首推魏晋人物晚唐诗。王导和谢安,一位是东晋开国元勋,一位是救社稷于将倾的功臣,他们的府邸都在乌衣巷。

踏在小巷的青砖上,王导的丰功伟业浮现在脑海中。西晋末年爆发八王之乱,王导审时度势,认为唯有琅琊王司马睿能振兴晋室,于是团结江南士族,辅佐他建立东晋政权。据说司马睿登基当天,王导与他同受百官朝贺,民间更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可见王导的权势如日中天。

王导后二十年,东晋政坛上鲜有俊才,直到谢安出现。少年隐居东山、以孔明自喻的谢安,四十多岁才出任丞相,成语“东山再起”说的就是他。后来谢安指挥了中国历史上妇孺皆知的淝水之战:以八万精兵击败前秦苻坚百万大军,奠定了南朝三百年的安定局面,进而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乌衣巷当时是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住宅区,门庭若市,冠盖云集,更是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以及中国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乌衣巷见证了“王家书法”“谢家诗”的艺术成就,与两大家族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历史紧密相连。

在文脉中不朽

有人感慨,如果说王导和谢安令乌衣巷不凡,王羲之、谢灵运令乌衣巷不俗,那么刘禹锡、周邦彦则令它不朽。

这份不朽,沉淀在文人墨客流芳千古的诗词歌赋中。六朝古都金陵几多磨难,隋文帝灭陈后为防政权割裂,竟将金陵夷为平地,乌衣巷也化为废墟。唐朝诗人刘禹锡途经此地,见到的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衰败场景,感伤繁华不再,人事无常,发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慨。

这发自肺腑的感慨让乌衣巷得以永恒。

此后,愈来愈多的文人骚客慕名而来,乌衣巷由此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宋代词人周邦彦在《西河·金陵怀古》中写道:“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元代词人萨都剌在《满江红·金陵怀古》中感怀:“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一首首令人铭记的诗词,编织成一支幽婉绵长的挽歌,为乌衣巷注入新的生命,也让金陵怀古远远超越诗词体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声势浩大的文化奇观。

如果说诗词让乌衣巷永恒,耳熟能详的成语则赋予它更多文化趣味。东晋大臣王珣家住乌衣巷,一天他梦见有人送了一支大笔给他,有架着屋顶的木条那么大。醒来后,他预感有事情发生。果然,一会儿有人来报告说孝武帝驾崩了,王珣被任命负责起草哀册等重要文书,于是有了“大笔如椽”这个成语,用以形容著名的文章或有名的作家。

自唐以来,乌衣巷的原址已消失不在,但独特的文化韵味却让它经久不衰。直到今天,文人依旧纷至沓来,在此沉思默想,点墨成金,古都金陵的人文脉络在发展中延续。

在怀古中以史为镜

从豪门聚居地到断壁残垣的废墟,乌衣巷阅尽千年时光,已然成为金陵兴亡的象征。

20世纪80年代,乌衣巷开始重建,除了青砖路面和仿古民居,还新增了王导谢安纪念馆。一时间,沉寂千百年的乌衣巷同十里秦淮一起,再度喧嚷起来。纪念馆包括来燕堂、听筝堂和鉴晋楼等建筑。“来燕堂”取自谢安以燕传信的故事,“听筝堂”传是当年晋孝武帝临幸谢宅听取谢安弹古筝之地,“鉴晋楼”则喻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如今的乌衣巷,早已没有了豪门士族的觥筹交错,取而代之的是游人探访的脚步。纪念馆内陈列的东晋雕刻展、淝水之战壁画和王羲之书法复制作品等,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悠远的历史。

乌衣巷之所以能流芳百世,不仅因为刘禹锡诗句绝佳,更在于它能引发后人对历史兴衰变化的深刻思考。乌衣巷是历史留给后人的一面镜子,从盛极一时到残败衰落,它警醒后人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纵观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猜你喜欢

乌衣巷王导谢安
才艺之窗
真宰相谢安
乌衣巷
过乌衣巷
侧面
发脾气也分境界
身教
谢安下棋定军心
空洞无物
脾气啥时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