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下的高职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初探
2015-05-30钱睿含
钱睿含
摘 要:高职英语教学不仅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而且必须突出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工具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的本质特征。高职英语教学旨在促进学生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即能够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当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中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不够系统化与科学化,科学系统的英语课堂评价与英语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与发展,所以建立系统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高职院校 英语课程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c)0158-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才培养要与国际接轨,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对人才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为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人才的培养应体现三个特征:“一是英语语言为核心,二是应用能力为重点,三是创新能力为动力。这就是说,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是新时期英语复合型人才的突出特征。” 所以要想在中外合作办学下的高职院校中进行出类拔萃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就需对现行英语课程的教育观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去构建新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中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不够系统化与科学化。第一,评价目标忽略实际运用的能力。其实,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的本质特征。高职英语教学不仅需要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而且必须突出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英语知识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即能够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的学习就是将英语语法与词汇转化为英语交际的过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应旨在培养学生语言灵活运用能力。但是,对于英语教育的评价目标却往往偏离在教学目标之外,最常见的便是用传统的试卷考试来代替口语交际的考核,学生也往往侧重应试的试题,而忽略语言交际能力的本身特征。
第二,评价方式单一化。“教学评价是指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科学的手段,系统地收集各种与教学有关的信息,然后对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成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并将判断结果反馈给被评价者,帮助其自我完善。”当今,中外合作英语教学所采用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大多都从测验的角度进行,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成果及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但这种方式没有从素质目标反映出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忽略学生情感与内心的教学就是失败的教育,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我们要从心出发,动之以情进行课堂教学及评价。
为防止出现上述问题,科学地建立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评价观。评价英语课程要侧重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自身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个体想象力,促使每个学生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中外合作办学下的英语教学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持续发展和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其次,要结合学生情况分析,有针对性授课。高职院校的学生个性差异大,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鼓励学生为教师授课方法出谋划策,选取学生最喜欢也最愿意接受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不定期地与基础薄弱的学生沟通交流,他们会觉得教师重视自己,这样会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与教师之间关系更加融洽。按照学生的意见积极备课,用心安排教学活动,学生会更愿意上自己的课。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更改,随机应变,师生在课堂教学中会配合得更好,取得的教学成果也定会明显提升。
再次,积极开展模块分类教学。所谓分类教学就是将英语课程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不同模块采用不同的英语教材和教学大纲,由此设计不同方向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分类训练、分类作业,在期末考核时也分别按照不同的评定标准去评价。“模块教学的应用使教学评价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各个模块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不同模块教学使用的评价方式也不一样。比如在口语模块,使用传统的试卷测验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口语能力是显然不准确的。对口语的评价方式,最好结合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口语表现。对于其他模块,在以试卷为主的测试方式时,还要适当增加学生互评、自评等方式,以此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确保学生在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将学生分模块教学,从而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发挥,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最后,坚持因材施教,让教学与实践完美结合。高等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以“职业”为基础,它是集学习、生产、管理与一身的高等技术应用教育。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课堂上不应拘于传统的“教与学”,还应扩展到“做”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学会做”才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对高职院校的课程要求要以应用为目的,以行业和专业相结合。所以在高职英语的课堂上教师不应局限在传统的英语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的训练中,应将未来学生就业模式穿插到教学设计中,让英语课的课堂出现英语与就业的完美结合。最终通过就业实习单位对毕业生或在校生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进行评价,逆向评价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慢慢渗入工作与就业的相关知识,这样会更好地完成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并且更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中外合作办学下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面向世界、具有较强国际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英语课程在中外合作教育中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自身现状制定符合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特点的英语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教学。课程设置可以涵盖托福、雅思等留学课程,帮助有出国意愿的学生尽快通过出国语言关。除此还要注重学生英语口语的沟通与交流,多多开展外国文化的学习讲座,提高学生适应多元文化为背景的社会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关于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A].刘东相,史丽娜编.戴炜栋英语教育自选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43-47.
[2] 王汉平.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模块化教学课程评价体系新思路[J].考试周刊,2011(40).
[3] 张广磊,罗君.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模块化教学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新思路 [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4] 周洁.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监控的战略思考 [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