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亭序》真迹与摹本的不同

2015-05-30王彧浓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虞世南摹本兰亭序

张爱玲曾说过一句勾人无限怅惋的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然而,在追寻与沉醉于汉字书法之美的路上,却有比这三重“恨”,更深重的千年之“恨”,即让所有朝觐者神往、慕求、思索、重构的《兰亭序》的失传。唐太宗,把他一世珍爱的兰亭杰作,带入昭陵殉葬,从而导致无数晚生后辈,知音难觅。朝觐者炙热的情感,在朝拜书法至高殿堂的修行路上,无论磕多少回等身长头,都唤不回《兰亭序》的真韵。文人书家,只好在梦中倾诉思念,亲近真迹,在岁月的洪流中,吟诵着一千七百年前的古老传说。

兰亭雅集。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阴历三月初三,这个从战国时代开始,就被看作是汉民族迎接祖先灵魂的日子里,王羲之邀请了谢安等四十二位贵族名士,来到绍兴郊外的兰亭。众人在举行祭祀仪式后,在兰亭下的溪水两旁,席地而坐。风流才子们会友、修禊、吟诗寄情,畅怀天地,于醉意渐浓之时挥毫泼墨。诗人们心中,有着激情澎湃、气贯长虹于宇宙天地间的旷达,又有充塞郁结、无奈无助于岁月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无限忧伤。虽背靠魏晋时代,人性自我张扬恣肆、狂放不羁,文人士大夫却也背负着时代动荡不安、仕宦不遂的悲苦和阴抑。此时的王羲之,有着仕宦文人的桀骜不驯和清贵儒雅,同时背临一叶,怀揣拂袖辞官、归隐山林的自负自艾。就这样,王羲之在众人簇拥下,于酒酣耳热、心神游离的“时位中应”点,快乐、挣扎、豪放、纠结、纵肆、忧伤等各种情绪错综交织下,乘兴写作绝世神品——《兰亭序》。

《兰亭序》,绝对不应该是一人一世的艺术巅峰。它是宇宙情怀、时代气象、家世背景、际遇跌宕、胸中才学、山川氛围、众人烘托、瞬间妙悟、信笔神驰、汇聚众力、万心托举的大造化;它是天时、地利、人和、己和的大篇章;它是前人聚沙成塔、今人比肩竞技、自身集腋成裘的大缘分;它是由无数机缘造化准备好了的艺术杰作。它的“不可超越”与“无法复制”,亦即如此。

一粒珍珠,经由海水的潮涨潮落,借助宇宙天地的无形力量,永恒交替,推动大海后浪推前浪……无意间,一次机缘巧合,一粒沙石进入了外表坚硬的蚌壳内部,柔软娇嫩的蚌肉里。蚌肉就这样疼啊疼着,痛苦地与沙粒排斥、摩擦、妥协、共融。伴随着日出日落,年轮递增,不知道经过哪年哪代的轮回变身,这一粒沙石最终“破茧成蝶”,与蚌肉幻化合一,滋养为一枚璀璨的“珍珠”。《兰亭序》就是这样一枚孕育天地灵性,不可用俗世凡语描摹的“珍珠”。

唐太宗本人便是书法家,他懂得艺术的高贵,懂得造化的可贵,也懂得《兰亭序》的珍贵。于是,贪欲之心风生水起,以孝心胁迫唐高宗拿出王羲之真迹,将《兰亭序》献上祭台,从此真品只能被唐太宗一人独享。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笃,《兰亭序》真迹以玉匣陪葬昭陵。据说,五代时,一名叫温韬的人掘昭陵后得之,至此《兰亭序》真迹不知去向,渺无踪影。后世子孙只好品读最有价值的虞世南摹本、褚遂良摹本、冯承素摹本。依托自家修为、学养和灵性,去追寻、重构真迹的风采。

每一位书家,都有对书作的不同理解。想来虞世南、褚遂良等众书家,一定苦心研读和体会过真品的神韵。然后,他们凝神耗力地心摹手追,力求最大限度,还原真迹的原貌。这二位书家,一定承载着当时的众望所归。然而,时乎时乎不再来。虞、褚二家,除却有幸和有缘,亲临真迹以外,未能得到王羲之《兰亭序》之精要,也未能给后人准确传达那逼真的高古神韵。并非是二位书家自家技艺不精,而是摹本就是摹本。他们在摹本中注入了太多个人的心性轨迹。他们无法做到完全摆脱自己;也无法做到与王羲之,心神合一。

两位书家想来最大限度地禀承和忠实于真迹了。因为,无论是通篇布局、行气,还是线条、字体,或是修改、涂抹,后人均能感受到二位书家对圣人的尊崇和对圣品的投入。然而,虞世南摹本虽然清丽、婉转,至情至佳,但气韵风采冲和淡定有余,内部张力的挣扎错落不足,过于圆润。内敛沉静、寡合淡泊的好好先生,无法精准把握王羲之忧伤悲苦的波澜起伏、无奈和飘逸的矛盾对抗。他无法驾驭原作,既秀美姿妍又力挽狂澜的对立统一。

褚遂良摹本虽然灵动俏丽、张驰纵横,其风流气度也犹胜于虞世南。然而,通篇却尽情彰显了褚河南的个性棱角,过于细瘦。其字体线条的“撇”与“捺”,真能体会得到卫夫人语中的“陆断犀象”和“崩浪雷奔”。尤其是字体中的“捺”,每当视此,总会据此联想到武侠小说中剑客银剑飞舞时的点点寒光,凌厉冷峻。继而联想得到当年褚河南,鼎力抗争唐高宗“废王立武”的决绝与无畏。甚而犹能视听得到褚河南在朝堂之上面对皇权,毅然坚守政见,尽忠叩首时回荡的声音和斑斑的血迹。读其留传的其余碑和帖,也可推测禇遂良,是那种一辈子乡音不改、起居规律的固执老汉。这样铮铮铁骨的硬性书家,少了王羲之真迹的挺而柔,又怎能重现王羲之风流慰藉、轻逸似仙的流美之风!

冯承素本就是宫中拓书人,以仿效他人书法为糊口行当。他虽然一笔好字娴熟精准,自身也是当之无愧的大家。然而永远靠追随他人的书法轨迹为终生职业,以“李鬼扮李逵”为至高理想,终归是可悲和委屈的憾事。他缺少个性和艺术家自由创作的心态。其摹本又是以“双勾填墨”方法制作。尽管他的摹本,最能一丝不苟地还原王羲之真迹的布局、线条和结体。但画虎难画骨,因为本身是“填墨”,无法还原《兰亭序》的行气贯通和林下风致。气韵高雅,更是毋须赘言。临帖,怎能生发出自由创作、挥洒自如时下贯的气?更何况就连王羲之本人,日后也连续翻写了数本,本人也无法重现和超越农历三月初三当时当地的风采。

书法艺术,无法逼真还原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不同的艺术情境,需要不同的生命体验来全情投入。书家自家风骨之形成,或许是各自在现实世界里,喜乐哀伤的一种慰藉与映照。艺术大家高标独帜的风韵之美,好比天地鬼斧神工的造化,好比玉中的“沁”。玉,沉浸安眠于地底,经历了千年万代的轮回转世,受到周围土壤、水质的濡染、滋养或漫漶,形成了“沁”。这“沁”,见证了岁月的绵延,镌刻下历史的陈迹,悠悠诉说着过往的创伤与疼痛。

除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三家之外,欧阳询、赵孟頫、文徵明等大家,也均心慕手追过《兰亭序》。不同的只是每一位书家对典范的解读和诠释,有各自的理解罢了。相同的,是枝繁叶茂的传统文化继承者,对书法神品的无尚尊崇和叩拜。一样的,是都拥有一颗承载和传递维系华夏文明的炙热之心。这是文人集体,对古典传统文化的一份自觉和坚守。每一位书家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兰亭序》,各自在传承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同时,碰撞并摩擦出属于自家艺术的灵感火花和情韵气息。大师们在各自艺术实践的流变、成熟、至臻、圆融的渐进中,探索寻找并忠实还原“自我”的艺术之路。打开自己的心,贯通天地的灵气,找寻自己心目中的《兰亭序》,汲取适宜自己消化和吸收的艺术养分,畅游拓展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后辈大家们,留传下来的各种《兰亭序》摹本,都无法尽现书法艺术的高山仰止,子孙就更无法想象《兰亭序》原作,应是何等的美。我们也只能通过前人的话,来尽情想象《兰亭序》的美。明朝《永乐大典》主编解缙说:“右军之叙兰亭,字既尽美,尤善布置,所谓增一分太长,亏一分太短。”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说:“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通过前人的话,我们真想看到《兰亭序》真迹,那难以描述的境界,会是什么样呢?

《兰亭序》,这一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这样的艺术精神,本该薪火相传。

作者简介:

王彧浓,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三希堂艺术院高级书法师,河北省当代书画院美术师,河北省国学文化教育协会首届理事。

猜你喜欢

虞世南摹本兰亭序
摹本即真本——北宋宫廷藏画“真伪相杂”论
摹本王羲之草书法帖气息比较分析
春夜
莎士比亚的全球异常:《麦克白》之“人类”摹本、影视化以及灭绝时代
书法作品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书兰亭序
咏萤火
从唐画宋摹本中说聂隐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