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空间维度形容词研究概览

2015-05-30周磊刘丰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句法隐喻语义

周磊 刘丰

内容摘要:空间维度形容词近年来不断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国内学者们结合语料库,从认知隐喻、句法、语义、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旨在提供一个空间维度形容词国内研究走向。

关键词:空间维度形容词 隐喻 语义 句法

当代认知语言学家们将隐喻定义为认知世界的感性方式。在中文里共有7对空间维度形容词,即:大小、长短、厚薄、粗细、宽窄、高低、深浅。与国外学者们关注儿童认知发展不同,国内学者主要从它们的功能意义出发,进行了大量研究。

任永军(2000)研究了它们的本义和隐喻义,认为它们是内部紧密相连的整体,但也各有区别,它们每一对都有各自侧重的修饰物体。从隐喻义来看,空间维度形容词也可以指示时间、声音、年龄、色彩、智力、地位、知识、情感、特征、力量等。

周江林,张家强(2003)考察了BNC语料库中high和low的物种目标域,即数量、状态、地位、时间和感觉,通过大型语料库,他们发现这两个词的语义拓展较复杂并且由规则限制,比如数量多的用high,数量少的用low,质量好的用high,差的用low,这两种隐喻规则按顺序限制其用法。当二者同时存在时,前者优先于后者。

金美顺(2009)选取“深”来解决诸如其不同意义间的隐喻义和转喻义关系,隐喻和转喻路径等,通过分析基本义、转喻义和隐喻义,从语义、形态和句法层面得出其语义特征是向下和向里的。张志军,孙敏庆(2009)从四个目标域对比汉俄语中的“深”/“浅”,发现从空间域到时间域、色彩域、社会关系域和程度域的映射过程中,这两种语言具有非实体性、可容纳性、非易达到性和非易视性。

张小妹(2011)在隐喻理论框架下重点研究了英汉语中“大”/“小”、“长”/“短”、“高”/“低”的不同隐喻义,“大”/“小”的目标域分别是时间域、年龄域、抽象价值域、状态域、数量域和感觉域;“长”/“短”的目标域是时间域、感觉域、状态域;“高”/“低”的目标域主要是状态域、等级域和感觉域。它们间的差异也是体现在几个方面,如“大”可以指示具体时间而big不可以。

基于标记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从共时和历时角度,于德辉(2012)考察了一组反义词即,“高”/“低”。通过在词汇、语义和句法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他发现总体而言,高/低的词性和意义是在不对称中有对称,“高”作为积极意义语素的构词能力明显强于低,“高”产生的时间早于“低”,二者语义引申的时间也不对称,“高”的几乎所有意思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高”的语义感情色彩是从中性词到褒义词的改变,而“低”是从中性词到贬义词的改变。

徐天龙(2013)系统分析了“大”/“小”这对反义词,从对称的角度考察了这两个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大”/“小”的基本义具有模糊性、连续性和离散性,搭配名词通常是具体的、实在的事物,从线到面到整体再到抽象时间。其隐喻义,在空间域、数量域、时间域、等级域、程度域和情感域之间切换。杨军昌(2012)分析了一组近义词,“低”/“矮”,他从视点角度分析了汉语中的“低”/“矮”这一对近义词,他注意到汉语里“低”/“矮”的同时存在,因此他试图考察二者空间实体类型和分布模式的差异,从CCL-PKU中提取数据,将“低”描述成常和物体范围使用,具有较少的主观参与、较长距离、较宽视野,而“矮”则刚好完全相反,此外,二者的隐喻扩展也完全不同,这是由于二者的视角结构不同造成的。在相同点方面,“低”较多运用于不同种类的实体、不仅仅是垂直空间域里,而是还有其他与垂直概念隐喻相关的域都可以使用。而“矮”突显独特性,因此只扩展到人类相关的域里。

参考文献

[1]金美顺,2009,空间形容词“深”的研究.博士论文,北京语言大学。

[2]任永军,2000,现代汉语空间维度词语义分析,硕士论文,延边大学。

[3]徐天龙,2013,量度形容词“大”、“小”的句法语义属性及不对称研究,硕士论文,上海师范大学。

[4]杨军昌,2012,量度的视点——对汉语空间维度形容词低和矮的研究.硕士论文,重庆大学。

[5]于德辉,2012,反义词“高”“低”的不对称研究.硕士论文,云南大学。

[6]张小妹,2011,英汉空间维度词隐喻的对比研究,硕士论文。

[7]周江林,张家强,2003,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空间隐喻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5):27-31。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猜你喜欢

句法隐喻语义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语言与语义
《活的隐喻》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