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语文阅读教学的 “意会”与“言传”
2015-05-30马丹
马丹
[摘要]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文本阅读教学,语文教师可从学生自我阅读、教师辅导阅读、借助修辞学、借助语法学四个方面使学生对文本的深层含义加以理解。
[关键词]职高语文阅读教学意会言传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120
语文阅读教学具有规律可循的科学性,也就是说,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科学教学与阅读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关系。只要我们把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动力激发出来,则在阅读教学中必然会取得较理想的结果。语文阅读教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及阅读心理方面,只要据此建立适应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体系和适合学生阅读心理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阅读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一、职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会”与“言传”
阅读教学中,教师以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定要遵循“言”所要表达的思想原则,才能把“意”理解透彻,才能还原作者的写作意图。
1.学生自我阅读,使“言”还原为“意”。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阅读过程中,其实就是对文本的感知能力。他们在阅读文本时,过程如下:阅读文本信息、储存文本信息、提取文本信息,然后才是处理文本信息,对作者的“言”进行感知和理解,才能把握作者在文本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也就是“意”。例如《一碗清汤荞麦面》(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一文中,学生通过自我阅读,对文本中的语言揣摩归纳,对作者栗良平写作此文的成功之处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此文想要表达的主旨不仅仅在于宣扬充满暖意的人情味,同时还向读者展现出日本在二战后发展速度之快,这是通过母子三人吃清汤荞麦面的场景体现出来的——一碗清汤荞麦面到三碗清汤荞麦面的变化,四个不同的吃面场面,使得故事情节一波高过一波,暗示着日本的发展势头也是一波高过一波。
2.教师辅导阅读,使“言”还原为“意”。对于难度较大的文本,教师则需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点拨和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方能“跨越”文本中时间、空间以及情感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鸿沟”,使“言”还原为“意”,如此,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在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意”。例如《那一年,面包飘香》一文中,教学重点及难点是领会文本的思想内涵。此文的中心思想为:学生在辍学之后,虽然家境不好,但是并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克服困难,自我创业,最终成才。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我指导学生对文本仔细阅读,找出文本中“羡慕”、“大哭一场”、“一心一意学做面包”等关键词语,理解本文作者所要反映的“意”。
二、职高语文阅读教学中“意会”与“言传”的有效结合
在职高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难以分析和理解,面对此情况,语文教师该如何搭建“意会”与“言传”之间的有效桥梁,使学生领悟作者的意图呢?笔者认为:可以借助修辞学和语法学,通过这两种方法,帮助学生解读文本,使文本的语言通俗易懂,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
1.借助修辞学,搭建“意会”与“言传”有效结合的桥梁。陈望道先生说:“修辞学的任务就是探究修辞现象的规律,缩小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地。”由此可见,运用修辞学,可以准确地分析文本的语言,使己之“心”与作者之“心”有机地联结起来。例如鲁迅先生《药》一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修辞学,使学生了解“药”的含义。在本文中,“药”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表面上的意思是治疗小栓痨病的良药,深层的含义也有两层,一是指夏瑜等革命者的革命行为是拯救“极度愚昧麻木”式群众的良药,二是革命为什么会失败,拯救中国革命的良药是什么?
2.借助语法学,搭建“意会”与“言传”有效結合的桥梁。语法学包含的内容也比较广泛,比如标点符号、句子成分、关联词以及短语类型等,这些语法学的内容可能蕴藏着更加丰富的、深刻的含意。对它们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加准确地弄懂文本,比只让学生去熟读文本,领悟文本的“意”要轻松得多。例如《雷雨》一文中,曹禺先生运用标点符号准确地把周朴园冷酷、虚伪、残忍和奸诈的嘴脸暴露在读者在面前。“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望侍萍。半晌,”“(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周朴园晚年的生活不尽如人意,难免会怀念已经投河自尽,对他不会构成威胁、年轻美丽、贤惠的梅侍萍。可是当他知道人老珠黄的鲁妈就是以前的侍萍,并且会对自己构成威胁时,他不再幻想了,变得非常现实了,向侍萍发出了冷酷无情的质问,由此可见周朴园的自私和虚伪。
总之,职高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遵循科学规律,运用科学化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帮助执教者以及受教者,找出有效阅读文本的方法,使“意会”和“言传”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职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