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当代表现型水墨人物画的形式语言

2015-05-30秦燕红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形式语言当代创新

摘 要: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西方现代绘画观念的广泛传播,极大地促进了当代水墨人物画形式语言的变革。传承、创新、融合贯穿着水墨人物画的整个发展过程,对它的变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以当代表现型水墨人物画为对象,试图对其形式语言做一点探讨。这对认识水墨人物画现状,明确它在当代艺术中的发展地位,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当代;水墨人物;形式语言;创新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探索与创新,离不开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与感悟。在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水墨人物画经历了许多的演变。画家们在此过程中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通过不断的探索,将更多的个人情感以及对艺术的领悟融入绘画中,推动了水墨人物画形式的变革,使水墨人物画在众多的绘画形式的包围下依旧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不断地以全新的姿态绽放光彩。

一、水墨人物画发展概述

水墨人物画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石恪的重要代表作《二祖调心图》,画面中人物造型简洁明快,用笔潇洒利落,开创了水墨人物画之先河。到了南宋时期,画家梁楷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行大胆的变革,打破了传统人物画在造型上用笔工整严谨的技法,创造了随性的泼墨笔墨程式。而在梁楷之后,水墨人物画长期沉寂。直至到了明清时期,才出现了陈洪绶、黄慎、任伯年等画家,他们涉足中国水墨人物画领域。

20世纪初,由于受到西方外来艺术的强烈冲击,水墨人物画经过了几次变革。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京派对中国画进行了变革,将西方写实主义的造型观念、素描中的光影和中国传统笔墨相结合。而以方增先为代表的浙派,在进行素描基础训练时,跨越了由体面造型向线面造型的转换,作品中体现最多的是用书法化的笔墨语言对线面造型进行阐释。以刘文西为代表的西北人物画派,光影造型让位结构造型,在运笔过程中通过线条的粗细、墨色的浓淡、虚实、枯润、轻重等变化来表现体面的转折,在他的人物画中,运用了山水画中的皴擦来表现体量和折面,使得头像与体态的造型方式得到完美统一。

我国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后现代思潮的涌入,水墨人物画从仅仅表现现实生活逐渐转变为更加注重表现人物精神,从再现客观对象逐渐转变为对精神本体的关注,同时画家运用西方现代的绘画、设计理念及技法去建构新的形式语言。

总之,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曲折的历程,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石涛曾说过:“笔墨当随时代。”我们在学习先贤的同时,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取其精华,顺应时代的潮流,要创造出具有更长远生命力的水墨人物画,这才是继承学习最终的目的。

二、当代表现型水墨人物画形式语言探索

改革开放后,不仅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思潮涌入我国,而且国内画家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出国学习交流,东西方艺术观念的相互碰撞和融合,促使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形式语言趋于多样化,其表现风格与形式也呈现出新的局面和状态,尤其是当代表现型水墨人物画呈现出可喜的局面。

(一)当代表现型水墨人物画的概念

中国水墨人物画从来就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而在当代表现型水墨人物画中,这一特点更为突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表现型水墨,从整体上来看,艺术家更重视的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画面追求张力与刺激,用笔比较自由豪放,人物造型变异夸张,想象怪诞奇特,构图也较为灵动多变。表现型水墨人物画不仅保持了笔墨和宣纸的本性,还使用了新的艺术语言和画面构成方式,力求表现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关注现实世界。艺术家在广泛学习和借鉴西方绘画的形式与理念的同时,通过水墨自身的特点,以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化的水墨语言,表达自己对当代社会的感受和思考以及对人生、对自我等精神矛盾的探寻。

从艺术表现上来看,如果说传统水墨画是温文尔雅的艺术风格,那么表现型水墨则是逆转了这种风格,追求在视觉上具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赋予水墨画以新的艺术语言和审美倾向。

(二)当代表现型水墨人物画中的形式语言

当代水墨人物画所呈现出的独具匠心的构图、与众不同的色彩应用,成为其形式语言中的几大亮点。

1.构图

谢赫在《古画品录》 “六法”中提出的“经营位置”,构图为六法中等一要义。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构图方式又称作置陈布势、经营位置、布局、章法等。在传统水墨人物画中,对多个人物进行绘画时,对位置安排一般遵从主大从小、尊大卑小。而对于单个人物的安排,则体现了创作者的特色构图,可以是半构图、满构图,也可以是取其一二。

到了当代,随着社会环境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构图逐渐脱离传统程式的束缚,开始萌芽出新的状态、新的构图方式,最为普遍的就是受西方绘画影响而采用的几何形构图方式,显得更为自由,不再拘束于主次分明的简单要义。画家们的创新更为大胆,根据画面大胆取舍,以适应新时代审美的需求。显然,当代表现型水墨人物画中的构图方式既有对传统构图的继承也有发展,不单是在工具上有新的引入,在表达思想情感上更是运用了新的艺术语言符号,希望通过这些手段来表达当代人的生活与困境。

在当代表现型水墨人物画中,创作者对其每幅作品中的构图更是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创新,不再局限对空间的处理。例如饱满型构图,艺术家把画面画的很满,满中有序,有一定的装饰意味。还有利用一些元素组成新的画面构图,如借用国外平面构成的形式,大胆引用横直线贯穿画面,艺术家利用死板的横竖线形成自己的表现特点,极力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例如周思聪的《矿工图》,以抽象的语言来表现矿工的生活。运用拼贴分割,并置重叠等艺术手段打破单一的时空,运用横竖线切割画面,加以改变和创新。画面中的人物肢体扭曲、表情狰狞,一望无尽的煤坑,让欣赏者不知不觉的就进入画面中,感受到矿工们痛苦压抑的生活。而以分割的构图方式恰到好处地表达了矿工似乎被分割的痛苦,有力地表现了矿工的生活状况。再如田黎明的作品,他采用平面化的构图方式,削弱空间感,将人物和背景融在一起,色彩的表达使画面形成了块面的组合形式,为平面化的构图增加了一些亮点。

2.色彩

马蒂斯曾说:“当我不知道摆上什么颜色好时,我就摆上黑色。”又说:“东方人把黑色作为一种色彩使用。”墨色无疑成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主角,甚至能成为独角。传统人物画中除了单纯的墨色人物,也有设色人物,但总体而言色彩的丰富程度大大不如当代。

在当代,人们的着装、首饰等都有着缤纷的颜色,对颜色的追求不再仅仅满足于那简单的几种。笔墨当随时代,显然,在当代的水墨人物画中,色彩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色彩对视觉有着极其强烈的刺激,色彩记录的不仅仅是描绘对象的色彩,还有环境色的反映和作者本身情感的表现等。当代表现型水墨人物画在继承传统设色方法的同时,又汲取了西方绘画色彩表现方法中的有益因素,尤其是西方现代绘画中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相融互化。“随类赋彩”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有了新的突破与发展。这方面取得成就的画家很多,下面,我以田黎明的作品为例,试作分析。

一般来说,色彩给人的视觉感受一向都是具有冲击力的。而田黎明的色彩给人的感觉却是宁静、朴素、深远。畅游在他的作品世界里,我的心也是安静的,心情是愉悦的,身心无不感到舒展,如静静地听着潺潺溪水,平缓、舒心。我们所熟知的他的作品《空气》,淡淡的蓝色、淡淡的赭色给人如空气般舒服的感觉,就像画名一样。

对于形容田黎明作品中的色彩丰富程度,我觉得用朴素来形容最为贴切不过。朴素,谓质朴;无文彩。也指俭仆,不奢侈。(语出《庄子·天道》:“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田黎明作品中,朴素可以理解为色彩的简单,颜色种类的稀少。比如其作品《小溪》,它是一个水墨人物肖像系列的作品,但是在这多个人物肖像的绘画作品中,颜色的运用却是极为“单调”。其局部描绘的是一个戴斗笠的女子,作者几乎用的只有一个淡淡的红色。可是在这单调之中,我们发现田黎明色彩层次变化的丰富。一个红色,通过与水墨的结合,在一个女子身上可以分出多个层次,面部的通透之感,衣服的质感都一一呈现出来。朴素而又丰富,这就是田黎明色彩的矛盾特色。

田黎明画中的色彩除了对自然的表现外,更多地融入了他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人生态度。田黎明追求平淡的生活,同时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他的作品从未间断过对生活和生命的礼赞。在具体的画面构成中,他用大片团块的彩墨作为整体的因素,画面阴影中的人物,通过大片滋润的墨,有机地结合了点、线的水墨感觉,使人物充满了灵动感与生命感。他在他的创作笔记中写道:“东方人的情感是细微处见性情,平淡里显深沉。平淡之处包含着博大,开朗中蕴含着通达。似乎一切都包含在平淡之中。平淡以自然见长,只有自然的才是平淡的。”

三、结语

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之所以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传统绘画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外来艺术的影响。传承、创新、融合贯穿着水墨人物画的整个发展过程。水墨人物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在不同题材、手法的包围之下,依旧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是靠单纯地继承前人的画风和技法,更重要的是画家们在传统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能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当代画家,利用色彩的主观化和丰富性,借鉴西方构图等方式,力图在作品中以更多更好的形式叙述着个人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黄欣凤.浅析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形式[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09,(11).

[2]郭怡综.当代中国美术家档案田黎明卷[M].华艺出版社,2005.

[3]谭雷鸣. 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当代嬗变[J].北京:艺术百家,2008(06).

[4]曹玉林.当代中国画体格转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5]苏鸿升.当代中国画家画风[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

[6]李峻.中国画语言与表达[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

[7]钟家骥.水墨画新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8]刘曦林.现代水墨与融和表现的变异[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秦燕红,江苏师范大学2014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

猜你喜欢

形式语言当代创新
浅析陕西土布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浅析马蒂斯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
浅析信息可视化在用户体验研究中的设计
《当代》背后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