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之我见
2015-05-30吴超
吴超
摘 要:体育学习的目的不光在于让学生锻炼身体,而且还在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对体育本身带有一定的兴趣,只要我们稍加引导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浓烈学习兴趣。了解了学生对哪些体育项目感兴趣,并根据此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尽量与学生兴趣接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采用民主和商量的口吻进行调动,使其主动学习,才能使学习气氛宽松、广阔,学生无拘无束地置身其中,尝试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焕发无限的生命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样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
要想使一节课成功,教师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素质,即使遇到前面所说的情况:碰到自己不是很擅长的教材,也能轻松完成。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教学;效率;方向
一、教材突出技术点,强调锻炼的实效性
人的素质是个综合的概念,身体素质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劳动技术素质的基础。离开人的身体谈人的素质发展,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中也是要失败的。新编教材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抓住体育学科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功能,把体育技术作为锻炼身体,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指身体机能、形态等身体质量)的桥梁,在初中的基础上,提高了体育的技术要求。教材突出技术点,便于学生掌握,增强身体锻炼的实效性。
体育教学中不能排斥运动技术,更不能一见到竞技技术的名词术语就认为是竞技技术。教材中出现的技术与竞技运动技术有很大区别,即使是学习一些初步的竞技运动技术,其目的是用它来发展学生的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而不是让每个高中学生都成为运动员,实际上也不可能都成为运动员。基于上述思想,教材中编写的技术不过分强调技术细节和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技术点”,便于学生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更好地指导自身体育锻炼,提高锻炼的实效性。
二、发挥信息技术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除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外,体育教师还可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创造能力,例如,在进行健美操介绍时,让学生自己从电脑中找到的参考资料,展开练习,真正由被动地位变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这种主动性的选项教学,可以看到学生从模仿教学片里的动作,进而又想出其他颇有创造性的动作。既能充分活动全身各部肌肉关节,又能提高动脑创想的水平,把显形和隐性的目标结合自然到位。一个生动形象的画面,富有启发性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出来,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体育选项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其形象性、直观性和可观赏性是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当然,利用信息技术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在理解教材,研究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制作出适合教材内容和学习特点的课件,使其能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三、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高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改革。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之间的关心,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追求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追求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最合理的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
四、尊重学生的人格
排除体育课的外界环境因素,我们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为什么高中体育对学生们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或许是体育授课的无聊让学生们失去了兴趣,或许是我们的教学态度让学生们产生了怀疑,又或者是学生们自身存在的一些观念、想法。总之,我们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还给他们一个思想的自由。和学生建立适应性关系,我们得了解学生,而要了解学生我们就得让他们对我们产生信任,产生好感。因而,尊重学生们的人格是建立适应性关系的必须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首先我們要平等对待学生,不要立即否认他们的体育观念,不要嘲笑或者公开学生的独特想法,不能表示出轻视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人格、想法,以增强他们对体育的信心。然后我们在熟悉当中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们一些不适当的想法。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交谈,一起运动,在之前我们当然要征求学生们的意见,毕竟现在的学生不大喜欢和老师玩在一起。在谈论时,我们应该先向学生们说明体育的重要性、趣味性,然后带领他们去分析现在体育的状况,通过他们的嘴里说出体育现存的问题,征求他们的建议,以形成一种合作式的教学关系。学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感受到老师的尊重,会在交谈中明白体育的信念,然后在思想理念上或许就会有些转移。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他们就会更加的信任老师,尊重老师,适应性关系就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了。
五、要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长期以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制的地位。教师强行施教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打击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出现了随着年龄增长、年级升高,喜欢上体育课的人数逐渐下降的不良现象。很大一部分学生上体育课时无精打采,甚至反感教师的说教,而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却兴致盎然,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和进一步的深入,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基本特征的体育教学模式已被摒弃,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加强学生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的培养,也成为必然。
(作者单位:开县陈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