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知识为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基
2015-05-30张梅芹
张梅芹
每篇文本都是一个宇宙世界,承载着作者意识生命的传达、思想的呈现和情感的表述。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与文本知识进行对话,更是与作者进行情感沟通的过程。而阅读教学不能简单地将文本的知识直接告知学生,而要以更加艺术化地手法让知识在灵动与丰盈的质态下走进学生的意识世界。
一、在提升语文知识灵性中自然转化
阅读教学过程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将自己对文本知识的体悟与思考向学生进行传递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知识转化”的过程。不少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非常深刻,但教学效果却并不见好,其主要原因便在于教师未能对文本中的知识进行有效转化,学生接触到的仍旧是刻板僵硬的形式。如果转化一旦形成,这些知识就会以更为灵动地质态呈现,让学生欣然领悟。
例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初读故事,体悟人物情感时,引导学生聚焦课文中描写人物情感的语句,通过阅读、寻找、体悟、交流等形式,充分意识到作者将这些展现人物情感语言的语句贯穿全文,就如同影子一般伴随在肖邦身边。这其实是作者在以时间为明线的基础上,另一条情感暗线。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逆袭反猜作者解读文本、设计教学的思路:即关注学生应该掌握的生字词;课文的整体内容以及作者创作过程中设置的“时间”“情感”这两天明线、暗线;紧接着,教师则通过对教学环节的设置将课文中的知识进行转化,从而以更为灵动的方式将解释词语、感知线索等内容更加生动化、活泼化,实现了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二、在探寻语文知识共振中视域交融
语文教学对话论认为,阅读教学就是师生双方围绕着文本进行时深入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将文本的视域、教师的视域与学生视域三线归总到统一的模式中去。三者之间的自然融合为阅读教学的开展实施提供了较好的教学磁场,将语文知识的吸纳浸润在可感的认知情境中,达成知识消化的最佳点。
还以《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为例,这篇课文描写埃斯内尔为肖邦送别时情感绵绵。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整体把握送别段落时,梳理出“意想不到的送行、歌唱送别曲、泥土当礼物、老师的嘱咐”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真挚却没有一句对白。由此,教师则让学生紧扣文本内容与文本人物进行对话:为什么郑重地接过礼物?为什么要回望这座城市?既然如此留恋,为什么又要疾驰而去?……此时无声胜有声,肖邦的留恋不舍,肖邦的承诺信念,全部都寄托在肖邦“点头、回首望、郑重接过”的每一个动作细节中。
文本中蕴藏的语文知识并不以系统、逻辑的方式共同存在,它就如沙砾一般散布于教材文本之中。但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寻找师生彼此以及文本视域的共振点,以统一规整的问题将散落于文本中的知识点整合起来。这正是教师借助文本情境,向学生进行知识悦纳的极佳时机,从而唤醒学生的内在情感,在彼此三方的共振点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吸纳。
三、在拓展语文知识外延中积极语用
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属是运用。要真正将学生内在的情感落到实处就必须要将阅读教学从传统的课堂形态中抽离出来,不仅要关注文本写了什么,而且要关注作者是怎么写的,甚至还要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在语用教学理念的浸润下,通过自身的概括、品析和考量,让学生既得其意,也得其言,更要得其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搭建各种丰富平台,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强化对语文知识吸收之后的实践运用,在扎扎实实地运用中拓展语文知识的外延,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
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学科本质,决定了语文教学切不可拘泥于纯粹工具性的泥潭中,而要在关注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灵动意识,从而将语文知识更好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三兴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