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竞赛”为载体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研究
2015-05-30唐艳娟李志强夏多田陆红梅曾晓云
唐艳娟 李志强 夏多田 陆红梅 曾晓云
摘 要:本文阐述了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现状,分析了“竞赛”形式纳入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环节的原因。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提升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与学的效果,同时完善了学院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改革成果对其他理工科院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竞赛;实践教学
工程项目管理是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的专业课程,本课程强调重实践,强技能,夯素质;其目标是为学生提供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工程需要,具备工程项目管理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素质,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集成能力、创新能力,兼具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的复合型应用工程项目管理人才。
一、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自开设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式以“灌输式”为主,教师最大的体会是课程难教,不愿意教,学生不感兴趣,不喜欢学,教与学的效果很差。
2010年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承办了首届结构设计大赛,学生组队参赛,为参加全国结构大赛做热身准备。指导学生时发现他们在准备比赛前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专注度。因此,我们课程组把“竞赛”形式纳入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其学习动力。
二、“竞赛”形式纳入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环节
2012年至今,我们教学课程组把“竞赛”形式引入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实践环节中,将工程项目管理的部分内容任务化,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完成任务。具体的竞赛项目包括“钢筋配料”技能竞赛、“招投标”模拟竞赛、编制“技术标”竞赛、编制“商务标”竞赛四组内容。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体系文件,包括竞赛实施手册、“钢筋配料”项目图纸6套及施工企业提供的配套参考配料单、工程项目招标文件6份、招标项目施工图纸6套和竞赛评委专家库。
三、以“竞赛”为载体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实施成效
1.整合有效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主动性的主要源泉,为学生培养兴趣,给他们构建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2011年石河子大学专门为本科生建立了创新训练基地,水利建筑工程学院也为学生参加各类实践和竞赛项目提供配套资金支持,为学生主动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连续三届竞赛的经验表明,参加竞赛的学生,尽管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实践,其成绩并未下降,学习积极性与主动实践能力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回归手工操作,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发展和仿真软件的普及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但是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随着大量仿真软件的应用,减少了许多必要的动手机会,培养了许多“纸上谈兵”的人才。我们的竞赛项目命题主要是围绕企业所需设定的,致力于解决企业当前实际问题,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另外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具体的项目任务,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构建“竞赛”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竞赛”实践教学方式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之上,它的基本特征是以“竞赛”实践教学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最关键是如何设计出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典型“竞赛”项目。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体会不到团队协作的优势。因此,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各类竞赛,接受考验的不仅仅是其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还包括应变能力、协同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还可以在竞赛的大环境中培养和磨练自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以“竞赛”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和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高等院校教育呈现出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环节,特别是一直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与现代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背道而驰。在进行各种竞赛中,指导教师在给学生培训的过程中,对混凝土规范、钢筋下料规则、商务标的编制、开标过程等都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知道将来提高的方向。总之,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较多的科研经历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特别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性格、品质特征并能恰如其分地加以引导。教学课程组教师近三年相关教改项目支持5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余项,相关教学法论文10余篇和相关奖励30余项。
四、结束语
近几年通过把“竞赛”形式纳入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中,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与学效果得到了提升,完善了学院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学风建设也得到了改善,工科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笔者认为,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成果对其他理工科院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唐艳娟.“专业竞赛”在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石河子大学水建学院为例[J].中国西部科技,2013(1):105-106.
[2]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以实践为向导的教学方法[M].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唐艳娟(1977— ),女,新疆人,硕士,副教授,从事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