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例题设计技巧探析

2015-05-30范金良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技巧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范金良

[摘 要]数学例题是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数学抽象解题思维实体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更是数学课堂上重点讲解的主要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他们能够顺利掌握,形成数学解题思维,数学课堂教学例题的选择与设计至关重要.因此,想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把握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状况,根据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来进行例题的设计是关键.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例题设计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60013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例题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和主要内容,也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解题思路的重要途径.它将抽象的思维模式转变成具体的计算步骤,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出题者的意图,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对数学课堂例题进行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要使设计的教学内容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设计例题的难度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相符合等.一旦忽视这些问题,就会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所学的知识与教学目标出现偏差,严重浪费学生的课堂时间,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例题设计的原则与技巧

1.目的性.在设计例题的初期,要明确设计该例题的目的.不能以设计例题来设计例题,要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从例题的数学课堂教学使用的例题来看,一般有两个目的和作用:第一,负责新概念的引入,以此来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新内容,能够有效地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进行验证和推导,便于解题方法的掌握;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例如,对于“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中的例题所示:α为锐角,如果sinα=45,那么cosα= ,tanα= .这一个例题的目的性就非常明显,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联想起在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将其作为新课的导入点,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锐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并对它们的商数关系进行总结.这样的设计,在锐角三角函数章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多形式变通性.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例题的呈现形式和变通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我国的数学课堂中,大部分情况下的例题习惯用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来呈现,长此以往,学生就找不到新鲜感,一碰到这种情况就直接套公式做题,找不到例题设计的初衷,导致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不深,做题流于形式.因此,在例题设计上可以采用图画、图表等形式来间歇性地转化,避免学生产生视觉上的疲劳.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要灵活地变动原有的例题,避免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模式后,直接套用公式来解答.此时,教师应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对例题进行变式转化,以此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数学解题思维.再以“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例题为例,如果sinα=45,那么cosα= ,tanα= .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对问题进行解答,可以变通一下原有例题,设计为:如果tanα=43,那么sinα和conα的值分别为 , .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掌握三角函数中“知一求二”的解题思路,更好地将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融会贯通.因此,多样式、变通性强的例题不但能够使学生掌握解题规律和相关概念,还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循序渐进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例题时要注意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既要考虑到班里的优等生,也要照顾到中等生和后进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得到收益,避免“一边倒”的现象发生.

这一例题的设计难度,从最基本的交际开始,到边界端点的问题,从两个集合的交并到三个集合的交并,再到最后一问直接关系到了两个参数部分,问题的难度逐渐加大,知识的涵盖量也逐渐加大,帮助学生把以前学过的零散知识进行了网络化的整理,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总之,高中数学课上的例题不是像课本上所示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学生的实际特点,对这些例题进行整合、变通,根据考试的侧重点对这些例题进行精心设计,使其在数学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内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让学生能够通过例题的学习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责任编辑 黄桂坚)

猜你喜欢

技巧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