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通病与管控策略

2015-05-30张锐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管控策略通病建筑施工

张锐

摘 要: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对建筑工程的了解对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通病与管控策略做一个符合自己感受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通病;管控策略

一、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通病

(一)渗漏现象。渗漏是建筑施工工程中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虽然常见,但是到现在为止对这种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个质量问题还有一个弊端就是通常都是在整体建筑都结束了,建筑项目接近尾声,还有工程项目已经投入使用,在运行与服务的过程中发现的,这给我们后期的解决增加了难度,维护修复的成本也增加了。建筑物外墙,地面以及屋内各类管道发生渗透流水现象,主要是在规划设计中存在不科学的,不合理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不及时处理,会直接或间接的酿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施工单位和进行施工监管的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不能给施工人员大开方便之门,也不能把自己的责任心抛到九霄云外,发现施工方有用劣质建筑材料的或者看见手非常的生,几乎没有多少施工经验和技术,工序衔接也不科学的,立即叫停。

(二)裂缝现象。沉降裂缝是裂缝当中的一种,主要原因就是在建筑工程设计的时候,由于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或者是建筑物下面的地质情况不了解,还有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恶劣的自然天气,等一些很难预测的因素的影响下,实际的沉降量高于当初设计阶段给出的沉降值,导致建筑工程出现纵向不均匀的移动,但是这个移动值超过了可控的合理的范围内,所以造成了建筑物表面和建筑内部的裂痕。

另一种抹灰沉降,就是建筑人员在抹灰的工序中,白灰和砂浆材料在配比上不科学,或者操作有问题,导致抹灰层的整体厚度大,发现之后没有及时使用良好的防护措施,最终在风干过程中产生干缩现象,还有一种是混凝土裂缝现象,混凝土裂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混凝土内部构件和表面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温度差,而当混凝土遇到外界的温度的变化就会产生建筑的收缩应力,每一种物质的承受力的能力都是由一定范围的,在自身应力超过抗拉应力的时候,裂缝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所以一定要做好这些细节的工序操作。

二、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针对以上我对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通病的简单概述,相信大家对这几种现象也都深有体会,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也都会遇见到,希望看完接下来我对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叙述,大家以后能够独立的完成对上述问题的合理解决。要解决掉这些施工问题里的通病,不能想当然的还是按照传统思维模式来解决,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科技,采用合理的科学理念,对这些施工工程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与控制。话不多说,下面我就结合实际和参考文献提出了以下几条合理化改革建议,虚心请教。

(一)工程建筑企业应树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理念。为什么是理念而不是措施,措施就是把常见的问题分条列项的写在那,然后把解决方案放到后面,这就如同让小孩子学习一样,不和孩子沟通,只是说这个字按照课本写五遍,但孩子自身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要写无遍,为什么要照着写,我不喜欢可以不写吗?当事人根本就没有明确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而我们的问题拿到这里来也同样适用。要让整个工程施工的员工清楚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理念对于我们现在要做的,还有将来要发生的事情是多么的重要,使企业整体职员对质量通病预防意识整体性的提高,有了这个意识的提高,员工们才会从真正的内心愿意接受新知识,愿意学习这些知识,而且这些对建筑工程防治通病理念的理解和升华,对以后的质量问题提供了永远性的保障。因为在每一个员工的潜意识里,都记住了这种理念的重要性,在精神层面上,他们都是认同,理解和支持的。

(二)及时对施工质量通病进行分析与治理。树立了这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理念,员工们会不由自主的分析这些危害到建筑质量问题的由来以及解决的办法,有些情况是比较难以控制和预防的,事故防不胜防,当发生了大的工程质量问题时,监理单位对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分析与总结和治理。在治理过程中,也不要慌了手脚,失了方略,要用科学合理的治理方式,用科学方法做为解决问题的根本,不要轻信盲从,保持清醒的头脑,降低施工质量的通病对建筑工程施工结构的影响。再一点就是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建筑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谈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性,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提高,那问题的解决情况就不彻底。只有在施工质量通病治理人员的技术能力提高的情况下,才能提升施工质量通病治理的效率,进而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蓬勃发展。

(三)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筑企业只有对施工质量管理的改革与完善,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方法进行可续而有效的管理与管理控,才是企业解决这些通病的长远之计,没有企业一成不变,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是抱薪救火不如釜底抽薪,只有这样,建筑质量问题才不会像一把利剑时时刻刻的悬在企业领导人头上,质量问题出现的频率少了,企业才会在众多竞争中拔得头筹。

(四)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依据质量上常常遇到的通病诱因,加强质量监管部门的培训和审核,做到三天一考核,五天一抽查,让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这些诱因深深印在每个监管人员的心里,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思维,清晰的目标。再就对施工工程中的质量控制监督进行强化管理,有错必惩的制度性操作,真正的从源头上对建筑施工的质量通病进行预防。因此,建筑施工的一线人员在建筑施工中应该针对通病诱发原因,对工程的材料的选择,技术上的应用和建设进程的把握做到位,光做到这些还是不行的,还要加强现场的巡查频率和监督人员的数量和责任心的提高,把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全程的控制都掌握了,才能达到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预防的期許效果。

三、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一)设计。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它房间地面低20~30mm。

(二)施工。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坐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毛化处理,再均匀涂一层401塑料胶,然后用筛洗的中粗砂喷洒均匀。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两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24h蓄水试验。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mm。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 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烟道根部向上300mm 的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

四、结语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并且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没有提高就意味着企业在倒退,在走下坡路,这是谁都不愿意也不希望看见的结果。

所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规避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通病,是势在必行的,也是着眼于长远点发展,企业要果断的执行和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让企业的建筑质量长久地稳定地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而且要紧跟时代的脚步,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不断地自我改革,自我创新,争取以后在世界的建筑企业中,也有我们自主发展企业的身影。

参考文献

[1] 徐良.浅析建筑施工质量控制[J].价值工程,2011(19).

[2] 彭晓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城市建筑理论研究,2012(6).

猜你喜欢

管控策略通病建筑施工
建筑给排水施工如何预防一些常见通病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盖世神功是青春期美丽的通病
浅谈城市路灯设施规划与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