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译论中意境美学的效度研究
2015-05-30王星明
王星明
摘 要: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意境是由意象的组合激发读者的想象,唤起读者心灵的感受,使读者自身进行再创造,从而得到超脱于意象的感受。本文认为意境在翻译中的效度是很低的,并从意境的起源、意境的特征和意境的处理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意境美学 文学翻译 意境的不可译性 中国翻译理论
一、 意境的起源
意境起源于先秦时期,到了魏晋南北朝,文论家开始关注情景关系,再加上佛教引进了“境界”这一概念,意境从南北朝的田园诗开始进入了文学创造领域,并在唐朝的诗歌创作中达到了顶峰。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是中国诗学评论中最早出现的意境学说(张猛,2007)。在王昌龄之后,皎然提出了“境”对于诗歌创作的意义,他在《诗式》中的“诗情缘境发”等观点,把诗人表达的感情和境的传达联系了起来,为意境在诗歌中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明确地传达了意境的重要性。刘禹锡也提出了“境生于物外”的观点,进一步地把对于“境”的追求超脱到了“象”之外。中国美学中意境这一观点也逐渐地走向了成熟。晚清时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故前者客观的,后者主观的也;前者知识的,后者感情的。”王国维对于情和景之间关系的探讨把“意境”这一概念在美学中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达到了意境理论的顶峰。
二、意境的特征和产生
从人的心理感官上来看,意境的形成是读者对于原有意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首先,读者在脑海中想象出意象,然后在头脑中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创造画面,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意境的美感,因此“模糊性是意境最基本的特征。”(孙迎春,2008)意境是一种作者和读者心灵交流的文学艺术,意境美学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读者的欣赏而不断创造的。朱光潜先生曾经写道:“就见到情景契合境界来说,欣赏和创作并无差别。比如说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词含有一个情景交融的境界,他在写这句词时,须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然后拿九个字把它传达出来。在读他这句词而见到他所见到的境界时,我必须使用心灵综合作用,在欣赏也是在创造。”(朱光潜,2013)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意境的感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读者的接受,如果读者不具备解读意境所需的文化功底,不具备相应的文化环境,意境的传达也只是纸上谈兵。
关于意境翻译有多大效度的问题需要从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来分析。不同的语言是不同文化的产物,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语言的不同决定了思维的差异。一个民族的语言是深深地根植于它的民族特征和文化特征里的。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虚幻构想、审美观念都是在各自的语言里形成和发展的,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中国式意境创作也迥异于西方艺术以写实为主的艺术风格,从而形成了中国艺术特有的意象美学,而在西方人的眼中,好的诗歌要有很强的节奏,强调音律美,运用大量比喻(张巨,2012)。而中文诗歌追求的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而且由于中文大多是象形文字而英文是拼音文字,因此两种语言统一度是较低的。根据电子计算机统计,西方语文和中国语文之间的真和美的统一度只有40%(许渊冲,2006)。中文的优势在于含义丰富,词语之间的搭配随意,而英文的优势是严谨的逻辑。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看意境的传达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意境很难在英语中传达。
首先,意境的产生需要一定数量的意象的重叠,需要意象之间的相互影响。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塑造意境的典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诗仅仅用几个名词就勾勒出了一幅凄凉伤感的画面,看起来只是几个意象的简单罗列,实际上这些意象的选取和组合都经过作者的提炼,隐藏在各个意向中间的是一条看不见的情感链条(孙迎春,2008)。读者在阅读时解锁了景物背后所蕴含的感情,通过想象而勾起了自己的情感,最终体会到作者的天涯漂泊、游子思故乡的深切哀思。而这一点对于英文来说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英文很讲究句法的结构,绝大部分句子要有主谓宾,因此意象不能随意组合,情景交融变成了一种描绘,即使描写同样的景色,也难以达到那种拨云见日的情感冲击。试看翁显良先生对这两句的翻译(转引周红民,2010)。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etty little village.
这种散文式的翻译很好地传达了内容,但是缺少原诗那种象与象外的互相激发,也就无法给读者带来足够的心灵冲击。同时英文的线性结构让我们的视角不断移动,最终把意境需要的空白逐个填实,破坏了原诗中不同意象之间随意组合而产生的无限空间,消除了读者审美参加的可能性,失去了原文的意境。由此来看,中国古诗中的名词不依靠连接词直接相连,为意境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而英文的语言功能词语密布,并不具备产生意境的条件。
其次,同一意象在中英文中的文化含义不同。在中文的思维模式中,意象所隐含的情感含义是形成意境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激发出读者对意境的理解。比如中文中“月亮”常常比喻思乡、思念远方的亲人。天上月团圆,地上人团圆。但是西方没有团圆这种说法,所以见了圆月也不一定就能想到团圆或团聚。意境的另一个生成条件是虚实相生,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有学者指出“对人物和景物的描写,离不开虚实相生的手法,通常两个意象并置,构成本体和喻体的相互映衬,甚至根本不出现本体,喻体通过动词串并直接映射前面的物象,直接拼接产生逻辑上的脱节。”(雷淑娟,2004)而读者需要经过跳跃式的想象或关联式的联想才能领会两个意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云鬓轻笼蝉翼,蛾眉淡拂春山”,由于本体头巾的缺失,产生了逻辑断裂,需要读者展开进一步想象和补充: 头巾如蝉翼般轻薄透,细长弯弯的眉毛像远山含春般风情万种等等,而读者的趣味和美感就在于这种似象非象,朦胧模糊的想象之中(周红民,2010)。
三、翻译意境的效度问题
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对于意境翻译来说,效度就是指能否成功传达意境。意境美学的翻译效度越高,传达的情景交融的感触就越容易被译入语的读者所接受。接下来,本文通过具体分析译者的作品,看看译者能否成功营造意境。
韦庄的《金陵图》是虚实结合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首诗描写江边的蒙蒙细雨和绵延生长的青草,伴随着鸟儿的啼叫,弥漫在我们眼前。这种实景看似普通,而作者通过“六朝如梦”和一个“空”字,写出了沧海桑田,王朝更迭的无奈,繁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我们仿佛能从鸟儿的悲鸣中听出时光的残忍和命运的不堪,似乎能看到那破旧的粉墙朱瓦里诉说的悲伤故事。通过景色的渲染让读者感受到了“象外之象”,为下文的情感升华做了铺垫。三四两句写烟雾弥漫的都城旁,只有无情的柳树还在陪伴守护着繁华已逝的古城,给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伤感。岁月无情,王朝倾覆在弹指一挥间,作者通过柳树这一实景激发了我们的想象,让我们沉浸在伤感的意境中难以自拔。
对于这首诗,bynner是这样翻译的(转引自许渊冲,2006):
Through a shower bends the river-grass, a bird is singing,
While ghosts of the Six Dynasties pass like a dream.
Around the Forbidden City, under weeping willows
Which loom still for three miles along the misty moat.
英译文中,几乎所有模糊的景象都被描写成了线条分明的景物。原诗中朦胧细雨被描绘的很有动态,不符合原诗中梦幻迷蒙的氛围。鸟空啼中空字的巧妙运用也没有表现出来。这种翻译无法体现意境,因为英文的逻辑性太强,思维很少断裂,而意境的美需要的是一种跳跃性的,梦幻般的思维。因此这种意境也很难被西方人接纳的。
意境的翻译是很难解决的问题,由于中英文之间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不同,使对于两种文化的审美方式有差异。因此中国审美角度下的意境美学很难被思维严谨的外国人所理解。意境是中国文化和审美独特的享受,需要读者和译者通过跨越时空的思维链接共同创造出一个美的世界。意境魅力的背后蕴含的是中国人博大精深的语言和灵动跳跃的思维,是中国文学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 张猛.略论意境理论的发展过程[J].黄山学院学报,2007(9):125-128.
[2] 杜争鸣.翻译策略与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3] 孙迎春.文学翻译意境问题刍议[J].山东外语教学,2000,80(3):33-38.
[4] 包法通,刘正清.文学翻译中意境的伪证性认识范式研究[J].外语学刊,2010.
[5] 周红民.意境能翻译吗[J].上海翻译,2010(2):1-5.
[6] 张巨,张苏扬.中国传统美学视角下英汉翻译的意境补偿[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2,44(2):81-85.
[7]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8] 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9] 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修辞[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