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5-05-30罗郎胜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5年9期
关键词:临床症状治疗诊断

罗郎胜

摘 要: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是断奶前后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该病虽发病率不高,但是死亡率极高。本文结合临床实际中遇到的一例病例,通过问诊、视诊、听诊、触诊等临床检查对其作出确诊,按照消肿解毒、抗菌消炎的治疗原则采用了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该病例的治疗,探索在临床实际中对仔猪水肿病的治疗方法。本文对该例仔猪水肿病的治疗方法为以后临床中仔猪水肿病的治疗提供了临床参考。

关键词:仔猪水肿病;临床症状;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4.4+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5)09-0034-02

仔猪水肿病又名仔猪肠毒血症,是断奶仔猪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本病是由一定的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发病率虽不高,但病死率很高,并且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对现代养猪业产生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该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小至数日龄,大至120日齡也偶发病,发病率 10 %~25 %,致死率高达90 %以上[1]。病猪以精神沉郁、肌肉震颤、不时抽搐、四肢泳动、触动时表现敏感、发呻吟声或嘶哑的叫声、站立时背部拱起、发抖、全身或局部麻痹、行走时四肢无力、共济失调和眼睑水肿,有时波及颈部和腹部的皮下为主要特征。病程短的仅数小时,一般为1 d~2 d,也有长达7 d以上[2]。一旦发病,很难挽救,是养猪生产中重要的疑难病症之一。

目前,对仔猪水肿病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本病与饲养管理及气候变化有直接关系。致病大肠杆菌在哺乳期间即有少量存在于仔猪肠道内,但在哺乳条件下并不致病,在适当诱因的作用下,如断奶或饲料突然改变,以及天气骤然变化,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内正常微生物之间的微生态平衡破坏,促进了溶血性大肠杆菌的增殖,产生大量肠毒素,导致了水肿病的发生。

1 病例

2014年4月6日武山县榆盘乡某村一农户主诉,3 d前从集市新购进仔猪1头,喂食时只吃少量食物而喜欢喝水,但无拉稀现象。随诊,经观察仔猪精神沉郁、静卧于墙角、腿部和背部肌肉不时震颤、拿木棍驱赶该猪站立不稳,突然倒地或者行走几步后突然倒地,行走时步态不稳,有摇摆迹象。经查该仔猪眼睑水肿,眼结膜有充血并且潮红,体温为38.0 ℃,心跳为132次,触摸仔猪背部有敏感反应并发出嘶哑的叫声。经过向畜主询问,推算出该猪为40~45日龄,已两日食欲不佳。

2 诊断

2.1 临床检查

对患病仔猪应用问诊、视诊、听诊、触诊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对患病仔猪的患病症状做出科学的判断分析。

2.1.1 问诊

该仔猪断奶10 d~15 d,食欲不佳已经2 d。

2.1.2 视诊

患病仔猪精神沉郁、静卧于墙角、腿部和背部肌肉不时震颤、眼睑水肿、眼结膜有充血并且潮红,拿木棍驱赶,该猪站立不稳,突然倒地或者行走几步后突然倒地,行走时步态不稳,有摇摆迹象。

2.1.3 听诊

触摸背部该病猪发出嘶哑的叫声,经听诊器测量心跳,该仔猪心跳为132次。

2.1.4 触诊

触摸该病猪背部,该病猪表现敏感并震颤。

2.2 剖检

该病死仔猪病程较短,剖检时因贫血而皮肤苍白,眼睑水肿,水肿液为无色透明的胶胨状;胃肠壁水肿,主要见于幽门附近,剖开时水肿液自切口处流出,切面上见到水肿液浸润于黏膜与肌膜之间,呈灰白色或黄白色透明的胶胨状。胃底呈弥漫性出血;大结肠和盲肠呈现同样的水肿,结肠袢的肠系膜呈透明胶胨样水肿,充满于肠袢间隙;肺部充血水肿,呼吸道黏膜处有少数出血点;肾周围组织水肿;全身淋巴结充血水肿,可见出血点,以肠系膜淋巴结的水肿最为明显。心包,胸、腹腔不同程度积液。

2.3 实验室细菌学诊断

2.3.1 采样

无菌采集病死仔猪的淋巴结、肝和脾脏病料,涂片染色镜检,可发现有少量散在、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2.3.2 细菌培养

无菌采集病死猪肠系膜淋巴结、肝、脾等分别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 ℃恒温培养 24 h后观察结果。①普通营养琼脂上形成圆且隆起、湿润光滑、边缘不规则的半透明无色菌落;②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取菌落涂片做革兰氏染色,镜检,通常会发现菌体为单个或呈连接排列的革兰氏杆菌,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观察菌体活动。

2.4 诊断结果

通过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仔猪水肿病。

3 治疗

3.1 西药治疗

3.1.1 消肿解毒

硫酸钠15 g 灌服,每天1~2次,连用5 d;10 %氯化钙5 mL+50 %葡萄糖50 mL+甘露醇30 mL+维生素C 4 mL,腹腔注射,每天1 次,连用5 d。

3.1.2 抗菌消炎

新霉素25万IU~30万IU,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5 d;链霉素 1g+氢化可的松50 mg,混合后灌服,每天1次,连用5 d。

3.2 中药治疗

茯苓12 g,石斛16 g,金银花20 g,陈皮15 g,木通11 g,冬瓜皮35 g,混合加适量水煎,候温灌服,一天一剂,一天服用2次,连用5 d。

3.3 其他治疗

将该猪移出该圈舍放置于有阳光、干燥、通风的地方,让其自由活动。

3.4 治疗结果

经过4 d的治疗后该患病仔猪于治疗第5天死亡。

治疗第2天:该患病仔猪食欲有所增加。

治疗第3天:该患病仔猪又出现食欲废绝、长卧不起。

治疗第4天:该患病仔猪出现昏睡,拿木棒驱赶仍卧地不起。

治疗第5天:早晨去给该患病仔猪喂药时发现其已死亡。

死亡症状为:口部张开、眼睑肿胀、皮肤发绀 、四肢蜷缩。

4 讨论

4.1 关于病因

(1)由于该病猪是农户从集市买来,所以有可能在购买前该仔猪就已经患病,但由于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而被误认为是健康仔猪而买回。

(2)据推断该仔猪为42日龄~45日龄,也就是该仔猪断奶后不久就被买回,而仔猪水肿病又多发于断奶仔猪。

(3)该仔猪买来后移入到新圈舍,由于该仔猪适应性差而不能较好的适应这个新环境,这也是该仔猪发病的诱因之一。

(4)环境改变、疫苗接种、气候突变、长途运输、冷热刺激、饲料改变等刺激因素刺激仔猪机体通过丘脑和垂体,促使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分泌量增加,继而血液中皮质酮升高,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等一系列变化而处于应急状态[3],机体的淋巴系统功能降低和淋巴细胞减少,对病原体的抗病力降低也會引发消化不良和腹泻,致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使致病性大肠杆菌量增值而造成仔猪水肿病。

(5)关于该圈舍。经观察该圈舍处于背阳通风性较差的地理位置,不利于紫外线对其杀菌,且进猪前农户未对圈舍进行消毒处理。并且该圈舍内潮湿,光线较暗,这也是该仔猪发病的诱因之一。

(6)关于硒和维生素含量不足。硒和维生素E在机体内共同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两者有着复杂的补偿和协同作用。当机体缺乏时免疫器官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减弱,引发仔猪营养不良,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消化道正常生理机能,消化过程生理机能失调,肠道pH值和正常菌群体系发生变化从而使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增值产生毒素而被肠道吸收,导致仔猪水肿病的发生[4]。

4.2 关于治疗

根据发病症状和该仔猪自身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消肿解毒、抗菌消炎和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措施。但是忽略了该仔猪食欲废绝的状况,没有给猪补充体液,应该对患有仔猪水肿病的仔猪,根据病情进行强心输液,补充营养来增强仔猪的抵抗力。

5 体会

仔猪水肿病为多诱因共同诱导下,由于仔猪断奶后缺少母源抗体而侵袭仔猪使仔猪患病的一种疾病。对未患病的仔猪应该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圈舍环境消毒,仔猪饲料应放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防止饲料霉变。对已发病的仔猪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消肿解毒,抗菌消炎的同时,还应严格遵循强心补液的原则。

根据“防重于治”的原则,对本病应该在仔猪断奶后就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防控本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主要通过预防措施减少本病对养猪业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5篇,略)

猜你喜欢

临床症状治疗诊断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