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高校要有守有为有担当

2015-05-30杨璐伊

求知 2015年9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杨璐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高校作为社会组织、教育机构和学术单位,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还是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重要渠道,历来都是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高校只有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才能坚持和稳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才能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办学方向。守土有责是根本,也是高校的使命所至,一定要提高认识、守住阵地;守土负责是关键,也是高校的职责所在,一定要积极作为、各尽其职;守土尽责是核心,也是高校的担当使然,一定要勇于担当、落实责任。

一、守土有责是高校的使命所至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人才是民族的希望,掌握了人才就掌握了祖国的未来,就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人才培养德为先,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优良的品德。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互联网技术影响日益深远的今天,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指导地位的重要性,能否扭住理想信念这个着力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传承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指导,传承和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高校的基本功能和崇高使命,高校要在教书育人中传承和发展先进文化,在科学研究中继承和创新先进文化,在服务社会中传播和推广先进文化,真正以科学的态度传承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吸收国外文化的积极成果,引领国内多样的文化思潮,就必须要保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者的本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自身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旋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的价值多元化,在给社会发展提供空间和机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核心价值,影响了社会力量的凝聚与整合。高校具有独特的人才和学科优势,作为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学生的头脑,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共产主义的信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教育规律的研究,使学生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并将之转化为自觉的追求,为培育可靠的接班人、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

4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既有科学性又有意识形态性。高校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主阵地、示范区和辐射源,肩负着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任。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高校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主义的积极作用,保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要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从事研究,用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应有的贡献。

二、守土负责是高校的职责所在

1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一是坚定理想信念这个灵魂,防止“软骨病”。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的核心,理想信念动摇或不坚定,精神就会“缺钙”,行动就会失去方向。高校要建造理想信念的坚固大厦就要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就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师生。二是夯实理论必修课这个基础,防止“虚弱病”。理论修养至信而深厚,理想信念坚定才能虔诚而执著。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校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作为必修课,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党员领导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作为看家本领,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又好又快发展,切实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理论教育工作者也要下苦功夫、细功夫和真功夫,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育引导能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是理论研究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定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人才资源、研究机构、学术论坛和交流等自身优势,在理论研究和工作探索中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依托国家重大理论课题,加强对正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繁荣和发展。二是理论研究要“接地气”。高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要在引领社会思潮、形成社会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方面发挥重要的辐射作用,就必须牢牢扎根于中华大地、扎根于中国实际、扎根于人民群众、扎根于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关注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聚焦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怎么看与怎么办结合起来,更好地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多的正能量。

3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一是在不断强化领导责任上下功夫。高校历来都是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重要性,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引导和管理,既要立场坚定,加强理论宣传,又要敢于亮剑,有礼有节地开展舆论斗争,在高校校园中决不能出现任何杂音、噪音,或出现怀疑、否定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二是在不断深化内容上下功夫。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在内容上不仅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宣传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而且要深化内容宣传,切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工作。深入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的宣传和阐释,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是在不断增强吸引力上下功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宣传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宣传方式,但也给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带来了一定的局限。高校要在理论宣传的方式方法上大胆探索,学会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故事,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借鉴文化宣传、文学宣传、新闻宣传等宣传形式和手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微电影、话剧等多样化的宣传载体,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建网络化教学互动平台,实现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努力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入耳入脑入心。

4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是在教育内容上求突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内容必须紧跟理论创新步伐,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教育学生。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深入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抓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二是在教育方法上求突破。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育载体,增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授课形式上探索专题式、案例式、问题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与互联网这个新的教育阵地结合起来。

三、守土尽责,高校要敢于担当

1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一是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引领作用。高校党委要旗帜鲜明地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意识形态的引导与管理,把党管意识形态落到实处。要管好导向,把好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的“方向盘”,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加大正面宣传。要敢抓善管,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动向,及时分析研判、应对处置,在敏感问题、难点问题上敢于发声、敢于担当、敢于亮剑,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二是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是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系统工程,宣传思想部门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管部门理应责无旁贷。但意识形态工作也不是一个部门的一枝独秀,而是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调,需要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积极参与到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中来,节节发力、节节作为,形成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合力,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2构建全媒体的舆论引导格局。一是着力打造校园全媒体平台。在新的媒体条件和传播格局下,高校要树立校园全媒体的工作理念,打造以现代传播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信息内容为核心、以增强立体传播能力为目的的校园全媒体平台。融合新旧媒体的力量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建设集校报、广播、电视、网络、移动网络媒体为一体的校园全媒体平台。二是切实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优势,不断增强全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在巩固壮大传统媒体主阵地的同时,大踏步地进军互联网阵地,抢占网上舆论制高点,推动各类宣传力量向网上聚集、在网上发声,不断放大正能量。

3强化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一是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熟悉宣传业务、具有丰富经验的宣传工作队伍。教育工作者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而具体的执行者,要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既要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下大力气狠抓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青年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宣传队伍“五支队伍”的建设,还要强化队伍素质,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防止虚弱病、缺钙病。二是建设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学生宣传队伍。学生通讯员队伍是高校宣传工作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要根据学校的工作实际,建立一支有领导、有组织、有纪律的学生宣传骨干队伍,定期开展新媒体素养的培训,提升他们分辨信息、筛选内容的工作能力以及学生宣传队伍的严谨性和纪律性。

4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一是加强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各种学术会、研讨会、报告会、论坛、讲座等活动的备案审查和监督管理,应密切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思潮及其主要活动,防止其通过社科渠道渗透扩张。二是加强对课堂阵地的管理。课堂是主渠道,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确保不留管理死角和盲区。三是加强对校园媒体阵地的管理。加强对校园网络、校园媒体等宣传工具和宣传渠道的管理,严防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思潮进入校园。要旗帜鲜明地批判驳斥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增强广大师生析事明理的能力。四是加强对网络阵地的管理。深入研究网络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网络等新兴媒体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升网络监管能力,坚持人防、技防一起抓,整合资源、扩充力量、加大投入。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宣传部

责任编辑:双艳珍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