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新教材课后习题的二次开发
2015-05-29杨进红
杨进红
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后,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材也作了相应调整或修订,语文新教材的课后习题呈现出强调学生思维训练、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等综合性特色。但是,语文教师在使用教材课后习题过程中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重知识、重结论等问题较突出,课后习题的功能和价值尚未被充分挖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二度开发和优化使用。
一、初中语文新教材课后习题呈现的新特色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为例,相比课改前传统教材课后习题重基础、重知识、重技能等特点,新教材在习题设计中越来越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习题内容和形式都显示出多元化和开放性等特点。
(一)新教材课后习题注重思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定位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这样的理念,语文新教材的课后习题也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设计了大量综合性、开放性的习题,充分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例如课文《济南的冬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一道课后习题,在现在的新教材中这样设计:“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的冬天,根据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着重讲哪个方面?”同样的训练内容在传统教材中是这样设计的:“朗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的?”两相对比,新教材习题设计充分关注学生的思维启迪,重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训练,习题的灵活性、开放性大大增强,相比传统教材的习题设计,新教材的习题设计更利于学生在能力训练和思维拓展方面获得发展。
这种能力训练和思维拓展,还体现在习题设计重视对学生进行启发性和示范性的引导。如课文《端午的鸭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研讨与练习”二的设计,首先是从总体上概括汪曾祺的语言特色:“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段概括性导学的内容既有知识拓展,又对学生有思维的点拨引导,避免了空泛、机械的为问而问。紧接着是具体的训练要求:“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这里的训练要求为学生指引了具体的学习路径,明确了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训练指向非常明确。习题设计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语言表述,都体现了启发性、示范性等人性化特点,对学生的有效训练起到了很好的导向、激励作用。
(二)新教材课后习题贴近生活,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批判主义教育理论家吉鲁曾说:“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1]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板块提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2]32这里所倡导的就是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包括教材尽可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生未来发展相联系,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与生活、与世界的沟通和互动中学习语文,使语文学习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得力助手。新教材在习题板块呈现出较浓厚的生活气息,注重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感悟语文。例如课文《背影》(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一道习题:“课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 ‘太聪明’,为什么这样说?你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对课文中这些深含生活情味的话语,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和体验,习题设计时就引导学生与生活中的类似情形相联系,从生活中去体悟,这样学生或许就会有很多感同身受的体验,对课文中的诸多细节就容易理解和领悟了。
新教材课后习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也是为了通过习题训练来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语文实践的实际效用,体会到语文对提升自己素养和能力的促进作用,降低学生因语文学科远离社会生活而产生排斥感的可能性,在这种语文与自我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暗示下,使学生能从内心真正肯定语文、亲近语文,进而自主去探索语文深潜的奥秘,在良好兴趣的指导下使学生能以更好的情感状态进入语文学习,加快其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新教材课后习题注重实践,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语文课程和教学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要,为他们提供实践、探索的机会,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课后习题板块命名为“研讨与练习”,无论是“研讨”还是“练习”,都意味着需要实践,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去运用语文。新教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就有很多需要学生亲自实践的习题,如《敬畏自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的第四题:“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行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枣儿》(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后习题中的第三题:“联系现实生活,关注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小孩孤独的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想一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有条件的可以开展一次为孤独者送温暖的活动。”这种课外实践活动题,使学生走出课堂,在语文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去感悟语文的韵味,去探索语文的美,这样的课后习题训练,真正打通了学生语文学习课内、课外的实践通道,体现了大语文观的教育理念,这样的语文训练才是接近语文学习的本真。
二、语文新教材课后习题的二次开发策略
(一)课前导向:让课后习题成为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
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质量影响着语文课程实施的效果,而教学设计质量的高低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有很大的关联。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比较重视对文本本身的解读,但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后习题的有效利用。事实上,课后习题也是语文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非常重要的依据。课后习题一般都是课文内容的概括化和问题化,是对课文内容以问题的形式进行总结和提炼。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课后习题的导向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课后习题可以帮助教师拟定准确、清晰的教学目标。课后习题一般指示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教师利用课后习题可以准确把握课文的重难点,据此可以设计出既科学合理且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目标。例如课文《生物入侵者》(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研讨与练习”有三道习题:“一、阅读课文,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二、文中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三、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如果有,说给同学们听听。”三道习题正是学生学习本文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其一是学生要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其二是学生需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其三就是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这种生物现象的兴趣和价值观。据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有据可依,本文教学目标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为三个层次:课文的说明顺序、课文的说明方法以及情感目标的落实。
课后习题也是教师课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学生课前预习有利于教师顺利推进课堂教学,为了让学生课前的预习有的放矢,教师应该布置具体而清晰的预习任务,很多时候课后习题可以成为学生预习首选的课程资源。如课文《台阶》的教学,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如果没有学生课前的预习,学生不熟读课文的话,教师教学时可能感到比较吃力,课堂教学很难顺利推进。为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后练习第一题“熟读课文,试用第三人称说说本文的故事梗概”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课前熟读课文,尝试用自己的话以第三人称把课文故事进行复述介绍,并提示学生老师会在新课前检测预习效果。学生有了具体的预习任务,预习目标清晰,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就能落到实处,课堂学习才会有效果。
(二)课中活用:让课后习题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课后习题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课后习题,往往能够达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教学时应把课后习题有机融合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为聚焦和丰实。教师可以利用课后练习设计问题、启发学生,借助课后习题来开展课堂讨论和探究性学习。例如《愚公移山》课后习题第三题:“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了路,自己挖山不止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开山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您怎么看?”当课堂教学中讨论和分析愚公形象时,教师就可以借助课后的这道习题引导学生讨论怎么认识和评价愚公,这样,既达到了就地取材整合了教材的课程资源来充实教学内容,也实现了课文教学和课后练习的有效对接和迁移。
新教材课后习题的开放性特点非常突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开放性习题开展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课后习题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如《我的母亲》课后习题第三题就综合了听说读写的训练内容,首先就课文中作者受母亲的影响来问:“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深入阅读文本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这是对学生“读”的训练;接下来问:“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这是训练学生“说”与“听”的能力,需要学生主动地说,认真地倾听和评价,培养的是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是要求“写一个片段”,这训练的是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一道习题,涉及了听说读写多方面的综合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这样的习题整合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打通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和实践通道,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养。
(三)课后拓展:让课后习题成为语文实践的主要渠道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2]3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语文教学应体现出这种综合性、实践性。课后习题是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学生语文实践的最好素材,特别是那些与生活、与社会密切联系的综合性习题,是学生衔接语文课内外学习的主要渠道,教师充分利用这样的习题可以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导向生活和社会,把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与生活对接,指引学生的思维通向更为广阔的知识海洋。例如课文《云南的歌会》的课后习题第四题,要求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甚至“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这样的习题训练就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这样的语文课程实践,既拓展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也培养了语文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亲自动手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新教材课后习题中有大量这样的综合训练题,教师应充分利用,发挥语文教学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这种综合资源开展语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新教材中选入很多人文类、科技类的优秀文章,课后习题同样会要求学生主动拓展知识、探索科学领域等综合性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习题指导学生去开展探究性学习,把教材资源与课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探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3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