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心理与职业情感智力培育探析

2015-05-29孙永军丁莉娜常树春

关键词:会计高校

孙永军 丁莉娜 常树春

摘 要: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使其存在职业情感智力培养的现实问题。文章从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会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会计专业加强学生职业情感智力培育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职业情感智力;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5-0096-02

一、职业情感智力的内涵

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既有繁重的工作又有复杂的人际关系。由于职业特点,极易产生不良情绪,导致心理变化。学会如何自我调整、积极应对,是适应会计工作、正确实施会计行为的必要之举。章剑(2005)认为从职业规划与发展角度,及时调整会计教育导向,完善会计教育结构,有利于培养合格的人才。

职业情感智力是人们在工作岗位上协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促使人们适应社会,取得就业和事业成功所需要的最基本素质。国际知名大企业将其列为员工培训的首选内容。美国帕森斯的“特性与多因素匹配”模式理论认为,择业者只有正确分析职业的多种因素和自己个性特点,才能找到个人与职业的最佳结合点。长期以来,高校忽视会计专业学生心理方面的培训和强化,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

二、会计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会计心理的内涵

有作者认为,会计心理是会计人在会计生活中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应,表现为会计人对会计生活中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情绪、兴趣、愿望等[1],会计心理是由会计认知、会计情感、会计动机、会计态度构成。会计心理素质是职业能力的重要构成,也是职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会计专业学生心理培养及早进行干预与引导十分必要(孙永军,2005)。

一般而言,会计专业学生心理特点为:(1)受环境因素影响。由于处于一定的会计教育体系与会计专业关系中,使学生心理或性格具有专业特点。会计心理是各方面因素互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式。(2)双重性特点。一是学生心理体现不系统、不定型的感性认识过程;二是会计心理可以通过制度、关系或规范的引导而改变。(3)个体差异性和相对稳定性。专业学生心理是个体差异与社会长期结合的产物。

(二)会计专业学生的心理状况

课题组随机抽取了某高校会计专业学生194人,有效问卷185份。其中,男生46份,女生139份,分别占总人数的24.9%和75.1%。大一至大四的学生人数分别为41人(22.2%)、57人(30.8%)、60人(32.4%)和27人( 14.6%)。数据运用SPSS进行分析。

针对学生个人兴趣与专业选择的原因、兴趣和地位认知、工作货币的调查显示:117人对会计专业和财会工作“比较有兴趣”,虽然最初选择该专业的原因中“父母的选择”与“就业考虑”占主要部分,但是二者的比例相近(35.1%和37.3%)。说明在最初的专业选择上学生和家长都是从最实际的角度出发——就业需要。但是,近1/3的学生(61人)未来仍不愿意从事会计职业,没有认识到财会工作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有职业自卑感,存在职业偏见。此外,针对男生与女生会计心理差异分析的结果显示:

(1)64.8%的学生成就动机较高,愿意负责一些事情,无论大小;73%的学生非常希望取得成功;69,8%的学生希望自己得到多数人的认可与支持。男女差异均不显著。

(2)64.5%的学生对他人的情绪具有一定的觉察力,性别差异显著(Sig=,000);55.1%的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微小变化有所察觉,性别差异不显著;55.2%的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下,面对不同的人能够表现不同,男女差异显著(Sig=,001),且女生表现得更好。

(3)50.8%的学生认为对自身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有自己的规划和目标,男女差异显著(Sig=,042);69.7%认为自己富有责任感和毅力;60.5%习惯与朋友分享心事、忧愁,且男女差异显著(Sig=,002),女生更倾向于倾诉,男生更具有目标性。

(4)28.6%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性,喜欢与人合作完成事情;30,3%不确定是否喜欢合作;41.1%喜欢独立做事。男女差异显著(Sig=,039),女生的合作性更强些。

(5)31.3%的学生在遭遇挫折后能够积极面对;20.5%不确定自己的行为会如何;8.1%学生会消极沉闷好久,甚至觉得一切都是灰的,且男女差异显著(Sig=,044),男生比女生更能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46.5%的学生能够在遇到烦心事的情况下,调节好焦虑情绪,继续集中注意力做事;25.4%的人不确定;28.1%的人则认为自己无法做到。男女差异不显著。29.7%的学生面对突发事情能够做出决策,27.6%不确定,42.7%认为自己会不知所措,男女差异不显著。

(6)61%的学生在做出选择时希望寻求更多的帮助,10.8%认为自己就可以做出合适的选择,28.1%不确定是否需要这样做。男女差异显著(Sig=,048),女生更倾向于寻求帮助。

综上所述,需要注意:一是大多数学生接受教育的心态积极,且能够以较传统的方式处理问题,具有团队与合作的精神。二是对待挫折与困难时的心态令人担心,对于困难与未来学生的准备不充分或是认识不足。三是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且男女差异较大。可以看出,进行会计心理教育与职业情感智能培养是必要的。

三、会计专业职业教育问题剖析

(一)职业选择的原因

本文针对“从事会计工作的原因”、“不想从事会计工作的原因”以及“从事会计工作最担心的事情”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中,从事财会工作的最主要原因为:(1)技术专长(83人,22.3%);(2)物质报酬较稳定(71人,19.1%);(3)具有兴趣(45人,12.1%)。不想从事财会工作的最主要原因:(1)财会工作枯燥(39人,21.3%);(2)个性特点和能力不适合(39人,21.3%);(3)财会工作复杂、困难(25人,13.7%);(4)财会工作的人际关系复杂、易得罪人(24人,13.1%)。做了财会工作最害怕的事情为:(1)实践经验不足(97人,17.5%);(2)知识、技能、学历的不足(87人,15.7%);(3)人际关系复杂易得罪人(78人,14.1%)。综合而言,学生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能力、性格与个性特点、人际交往的自信心不足。目前的高校会计专业教育体系中,存在会计心理教育与职业情感智力培养的误区。

一是未能充分体现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选择教育的思想。按照市场需求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教育思想未落到实处。忽略了心理教育与职业选择的关系,也忽略了心理因素对会计人培养的基础作用。

二是学习方法与教育方式存在不足。任何工作都有其单调性,财会知识与能力培养中尤其应关注方式与方法,将兴趣、人际、技能的培养以及处事待物的能力进行一体化考虑,增强业务处理中的成就感引导。

三是教师能力有待提高。调查中,学生对教师综合能力及性格的健全表示出很高的关注。在心理与情感智力形成过程中,教师如何杜绝自己的不良言行、不利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至关重要。

(二)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

在“我国会计工作最需要改进”的5个问卷选项中,选择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1)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2)会计理念的更新;(3)会计管理体制更新;(4)会计法制建设与落实;(5)加强会计电算化。由此看出学生对会计科学文化、氛围条件因素、会计法刚性问题等都有基本清晰的思考。在“会计工作的主要压力来源” 选择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1)各种资格考试;(2)知识更新;(3)人际关系复杂;(4)岗位人才的竞争;(5)工作烦琐复杂;(6)未来发展规划。

1.学生对领导及会计制度的态度

调查显示,学生对来自领导的压力十分在意。只有极少数人选择了视而不见的漠视态度,其余大部分倾向于按领导意愿办事。“如果单位领导人按自己的意愿评判财会工作的好坏并决定着财会人员的命运”,学生选择调离的33%,坚持己见的42%,而只有6%选择勉强工作,说明学生排除方式的选用较理想化,没有过多的心理负担。而学生“对于财会制度”造成的压力,感到不确定使其心理负担加大,盲从心理较重。

2.学生的就业倾向压力

学生在选择就业城市时,首选仍然是省会和沿海开放城市,占被试人数的54.1%,特大市或经济特区占21.6%,地级城市占16.8%,中小城市仅占7.6%。其中,就业单位选择排在前三位的是外资和民营企业28.6%、政府或下属事业单位25.9%,大型国企或上市公司22.2%。原因是物质报酬比较丰厚,工作环境好,工作具有挑战性或者具有稳定性。但多数学生喜欢管理工作而不喜欢较基础、琐碎的工作。

四、会计专业引入职业情感智力培育的对策

在本次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学生对职业情感智力知之甚少,仅有8.1%学生做过专门的了解,13%的学生对职业心理健康作过专门的了解。但是与此相对应,94%的学生已经认识到在生活中肯定或可能会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但却无从做起;90.8%的学生偶尔或经常会想到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而真正付诸行动系统学习过的学生仅占6.5%;11.2%的学生是因为兴趣;43.2%是因为好奇;45.6%的人因为认识到其在生活中的有用性。学生对于会计心理学课程还是持积极的态度,考虑选修的人数占94.6%。

笔者认为,在提升会计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引入会计职业情感智力教育,把学生的个性特点、会计的独特心理与职业情感智力培育结合起来,重塑其个性。

1.明确会计职业情感智力教学内容。将情感智力的精华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探索适合会计专业职业情感教育的创新做法和教学内容。积极完善会计心理素质、人际调节方式与冲突化解、职业管理与心理学应用等内容,强化专业知识融合。

2.探索职业情感智力教学方式。不断丰富教学案例与教学互动,开发互动式实习训练内容,帮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中的会计角色和会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心理现象、冲突,来预演可能遇到的疑惑,为学生提供一些合理的解决方案。

3.创新价值观教育的新形式。从调查中发现,会计专业心理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对某种职业向往与躲避成为价值取向与职业最密切的部分。学生职业心理的健康,需要配套的工作激励,便会激发价值实现的力量。

4.引入与开发自我效能教育机制。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水平高的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强,对其目标定向及学习成绩具有积极的影响[2]。会计教育中应充分考虑个性特征,因材施教,配套进行就业与职业导向教育,增强学生的适应心理,增强事务处理的耐心与熟练度,增加自信感。

参考文献:

[1]乔兴旺.论会计心理研究[J].广西会计,2003,(8).

[2]李占永.略论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就和职业选择的影响

[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2).

猜你喜欢

会计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