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实效性探析
2015-05-29耿丽萍
耿丽萍
摘 要:新时期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应从人本视角出发,树立人本教育理念。文章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背离人本方向而低效的倾向,提出有效的人本教育策略,即: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抓住“三观”教育的根本性;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确保“三观”教育的现实性;提升大学生的人生境界,实现“三观”教育的超越性;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构筑“三观”教育的牢固性。
关键词:人本视域;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5-0075-03
大学生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他们的精神品质、社会品格和人生走向。高校思政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三观”教育居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位置,起支配作用。但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普遍低效,并影响到高校思政课的整体教学效果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厘清“三观”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这一辩证关系的现实性逻辑。传统“三观”教育偏重社会价值而轻视个人价值,主张社会价值统领个人价值。当今社会,人的自我意识凸显,脱离个人意愿,其社会价值也难以实现。“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不是直接实现的,而是通过现实的个人这个中介”[1]。基于这种认识,新时期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应从人本视角出发,树立人本教育理念,针对当前背离人本发展方向而低效的教育倾向,深入探索切实有效的人本教育策略。
一、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的人本理念
(一)根本要义
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深入细致的工作,通过教育人、培养人、着眼于人的发展,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这一“育人”目标,首先需要明确具有导向作用和目标价值的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人本理念的根本要义。概而言之,其根本要义应归结为以引领生命成长的教育提升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人格品质。这一内涵的设定体现了“三观”教育育化心灵与生命的根本性要求,通往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向和目标,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立足于教育对象,大学生正处在“三观”发展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人生的目的、意义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同时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高扬,通常从自身现实和自我需要出发构建人生价值。因而只有倾注人文关怀、遵循生命体验、触动大学生内心世界而进行人生探索的“三观”教育才能产生实效。为此,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应对融通外部世界与社会价值的个体生命的内在需要加以关照,回应生命成长的渴望和困惑,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样才能把大学生引入“三观”建设的领域。三观”教育关涉的是人的生存与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而人的生存与发展由人的多种需要构成,依靠人格力量驱动。因此“三观”教育不仅要尊重大学生的需要,而且要对他们的需要进行引导、纠正、提升,使生命具有丰富而高尚的人性内涵,从而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向上而健全的人格品质,以规约生存与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1.可接受性原则。“三观”教育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受教育者的接受特性相吻合,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传导的教育信息能够为受教育者所接受的原则”[2]。从人本角度看,接受是“三观”教育产生实效的前提,也是“三观”教育的重要环节。如果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无法激发他们的接受欲望和接受兴趣,他们自然就会感觉与自己的人生无关,从而采取漠然、抵触甚至抗拒的态度。这样,再正确的人生道理,再高尚的思想情感,都难以发挥作用。因此“三观”教育不能脱离受教育者内在的价值尺度和接受意愿,必须把“可接受性”作为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活动发生的基本条件,并视为“三观”教育人本理念遵循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首先,“三观”教育要真实可信,并蕴含真理性,能让教育对象信服。任何对真相的掩盖,对事实的歪曲,对受教育者虚妄的鼓噪,最终都会导致不可接受性和“三观”教育的失败。其次,以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理解方式即“生存实践性”来看待教育对象,深入到大学生的经验、情趣与人生实践中,让大学生感受到“三观”教育对自身生活的“意义”。最后,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大学生对“三观”教育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建构。以上做法使“三观”教育与受教育者的接受特性和意愿相符合,是合规律性的教育途径。
2.发展性原则。“三观”教育的“发展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的发展、审美的发展,以及行为策略的发展”[3]。按照人本教育理念,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不仅要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同时还要坚持发展性原则。发展是“三观”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根本目的,是“三观”教育的落脚点。“三观”教育在强调可接受性原则的时候,并不是一味地附和,无条件地满足接受主体的内在需要和价值倾向,而是要加以甄别和引导。人的需要之中不仅包含高尚的精神需要,也包含由人的本能、欲望无节制扩张以及社会不良影响所带来的低级、庸俗、不健康的需要;受教育者的要求也有正当与不正当、应该与不应该、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别;处在当前迅速发展的媒体环境和开放环境中的大学生,思想观念经常受到各种复杂的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容易导致其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因而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要在研究接受主体的需要、动机的基础上,揭示社会和人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途径,以价值引导端正大学生的需要,调动其接受的兴趣,从而培养其发展性品质,使其不断追求自我突破和更新,由此实现合目的性教育价值。
二、高校思政课“非人本化”教育与人本教育的异化
(一)“非人本化”教育
如前所述,“三观”教育只有通过个体人格的完善,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依照可接受原则,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应从学生认识能力的角度出发,与学生的思想、情趣、生活特征相吻合,让他们感受到人文关怀的意图和氛围,同时以间接、隐性的教育方式融入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但是,当前一些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仍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单纯地从社会需要角度统领学生的“三观”建设。这种社会本位的立场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接受能力,高高在上,脱离实际,流于“假大空“的说教,使学生成为被规定的接受对象。因这样的教育不符合学生的人生体验和日常情感,常常令学生产生怀疑、厌倦,以至被贴上“没用”的标签,致使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失去可接受性的基础。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有生命力的理论简单化、表面化和功利化的理解,不利于“三观”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他们情感和认识的支持。若“三观”教育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自说自话,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无论渲染得多么气势宏大,都会被他们视为与己无关的“身外之物”,而难以产生实效。
(二)人本教育的异化
当前,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存在另一种倾向。有些思政课教师对“以人为本”的教改理念进行形式主义的运作,使“三观”教育人本目标走向异化。他们为了增加课堂人气,活跃课堂气氛,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口味,取悦学生的心理需要,在重视学生感受和接受意愿的同时,放逐对学生发展性品质的观照和引导。有些“三观”教育的课堂炫目的成功学大行其道,煽情的段子、虚幻的心灵鸡汤泛滥,取乐、解闷的“拼盘大餐”轮番上演。因教师无意挖掘教育的道义底色,呈现出眼花缭乱的市场化、世俗化景象,其中不乏鼓噪的功利心和虚假的力量感,把本应内涵深厚的“三观”教育引入肤浅化、庸俗化、娱乐化的境地。由于没有赋予青年学生最根本的做人之“道”,有时客观上还强化了大学生“名利”“享乐”等思想意识,导致人本教育追求的异化。热闹之后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空虚和困惑,学生一旦进入社会,还有可能加剧与现实的对立。这种片面、过度地关注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而轻视发展性价值的教育倾向,使可接受性失去了“合理内核”,从根本上偏离了“三观”教育的目标。
三、提升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一)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抓住“三观”教育的根本性
从“三观”的一般逻辑看,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价值观。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青年学生凭直觉、情感以及心理体验来理解和把握现实世界,使得他们的世界观呈现出朴素粗散、模糊不清和缺乏科学性等特征,进而影响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对自然、社会、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为基础,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两大组成部分,以及实践—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正确回答了“世界怎么样”、“怎样认识世界”和“怎样改造世界”等根本性问题,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4]当代大学生面临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及充满压力与诱惑的社会现实,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不良表现。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只有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让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和发展观认识社会人生,他们才能认清当代中国的大局和未来发展大势,进而通透人生内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走出各种思想迷雾和行为误区,迈向人生正途。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也就抓住了“三观”教育的根本性。
(二)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确保“三观”教育的现实性
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5]也就是说,离开了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关系,意识形态无法凌空架构。毋庸置疑,人的生活意义只能在生活本身,而不可能在生活之外,缺乏与生活世界的相关性,太高、太远的说教往往难以引起思想的欲望,只有切身性问题才是学生愿意面对和思考的。因此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要放弃主观一厢情愿的教育意图,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生活实际,追求切实可行的、真正有效的教育目标。当代大学生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同时功利化、世俗化倾向明显。有些大学生把获取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当作人生奋斗目标,而社会责任感缺乏;为实现个人目的,讲技巧、走捷径、拉关系的做法在大学生中有一定市场;面对现实矛盾或困难,许多大学生或经不住现实诱惑、压力而妥协,或表现出迷惘、无所适从。显然,对大学生一味执著于曲高和寡的“三观”教育不能解决普遍性问题,只有正视、不回避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进行正向引导并取得成效。首先,要引导大学生信奉先付出后收获、社会贡献大于个人所得的社会发展铁律,既倡导为社会奉献和为人民服务的美好情怀,又不盲目推崇掏空自我的无私和无条件付出,更多地强调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其次,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任何做人的技巧、人际关系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三观”基础上,失去人生“道义”的行为则会危害他人和社会,人生之路也走不远。最后,针对社会和人生热点、关键性问题,以及大学生容易出现的思想、心理上的困惑,要通过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来认识或从根源上化解。总之,现实性目标应成为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的立足点。
(三)提升大学生的人生境界,实现“三观”教育的超越性
强调“三观”教育的现实性,并不是把现实作为不可逾越的对象,而是让“教育回归生活”,立足于切合实际的教育基本层面。此外,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不能放弃弘扬崇高以及追求崇高的使命,要引导学生对物欲、功利和世俗趣味进行反思、升华,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超越性教育体现了对人性和现实更高级、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是“三观”教育的高层次目标。人的自我超越要通过提升人生境界才能实现。人生境界是人的一种精神品质,决定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本质属性,能够驱动人性的拓展和提升,使人的精神可以达到无限高远。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境界多滞留在冯友兰先生所划分的“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容易服膺于物质主义和生活的琐碎,陷入生存的困惑和褊狭中难以自拔。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只有提升大学生的人生境界,才能使他们不断追求自我突破和更新,不断实现精神成长和自我完善。针对大学生的实际,“三观”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追求淡泊名利、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以及不随波逐流、奋力向上的有为境界。这样的人生境界能使大学生在强大精神力量感召下,经受住外界的诱惑和生活的磨难,主动摆脱庸俗、琐碎和狭隘,走出自身格局和人生困境,实现从物质向精神、从局部向整体、从小我向大我、从有限向无限的超越。这是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肩负的教育理想。
(四)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构筑“三观”教育的牢固性
自我教育是指人自觉地对自己进行教育。人的“三观”具有动态属性,“三观”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只有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对学生产生深远、恒久的影响力,使学校教育产生社会化终身教育的意义。由此“三观”教育应融入自我教育的追求,使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于“三观”教育过程中,从而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这是立足于人本立场提高“三观”教育实效性的根本和长久之计,不仅能使大学生有效地接受“三观”教育,而且能不断巩固“三观”教育的效果。自我教育是建立在人的社会性、自主性、能动性、自觉性基础之上的,“三观”教育要着力融入这类素质的培养。首先,高校思政课“三观”教育要创设开放的、社会化的教育情境,因为“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人才具有免疫力,也只有在充满诱惑的各种环境中,人才可能生长出拒绝诱惑的能力”[6];其次,要实现从教师的价值引导到学生的自主建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三观”问题的体验、探索、辨识和内化。这些做法能够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主体性人格,从而提高大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超越、自我完善等自我教育能力。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三观”教育的效力才能牢固根植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从而影响、规约大学生的未来人生,使大学生把涵养“三观”作为终生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褚凤英,孔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J].学校党
建与思想教育,2010,(7).
[2]冯达成.论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原则[J].学校党建与
思想教育,2004,(9).
[3]陈丽如.接受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对现代德育的意义
[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2.
[6]肖川.教育的视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