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情为中心开展有效教学的探索
2015-05-29王国昌
王国昌
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目标多元化,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教师很难确立课堂的教学目标,或者说,目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目标的制定缺少明确的标准。
一、现状分析
传统的课堂教学总要设计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往往是“三要求”:新课标要求、单元导向、课文重点。比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在沙漠中心》的教学,一般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会列出以下几点:
1.理清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2.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也有教师根据新课标的“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要求,把本文的教学目标定得更细更具体,如:
1.了解作家作品,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或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理清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还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于是,一般教师会根据自己的“想当然”, 对《在沙漠中心》教学的重难点做出目标预设。
虽然新课标、教材编写者对教材的教学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和建议,但每个教师都这样千篇一律地制定,有效吗?更何况,全国各地存在着地域差异,同个地方同个学校同个班级的学生也存在着个体差异。
二、有效探索
笔者认为,合理的课堂目标的制定,除了考虑课标与教材的内容、地位外,更应该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在这堂课上将会学到什么。预设了教学目标后,教师更应该换个角度“反证”一下,为什么这些目标是适合这些学生的。只有相对集中的教学目标才会有相对集中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只有相对集中的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效地学有所得。
(一)编制课堂学习单,摸索学情
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立足于“学情”,以课堂学习单为依托,以学生“学”的活动为基点,从学生反馈的预习情况出发来设定学习目标。
以《在沙漠中心》所在单元探索为主题,主要“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以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为目标。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探险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会关注这一领域的神秘和惊险刺激的情节,忽视心理活动的体味与思想内涵的挖掘。一些教师在处理文本的时候,也喜欢把文体定位为小说,文本所体现的生命意义,由探索带来的生命价值的思考就会显得肤浅而又表面化。
为此,笔者设计了《在沙漠中心》课堂学习单,如下:
在教学前两天发下课堂学习单,先让学生以2~4人为一组,同步通读课文一遍,圈出不会念的不懂意思的“拦路虎”,写下自己阅读中遇到的困惑,然后同组内成员一起设法解决,再把主要问题或组内还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课堂学习单“学习疑问”处,独立完成学习单上的其他项目。
然后教师收阅课堂学习单,发现学生在“字词积累”、事件概括以及“思考”中的第1题完成情况尚好,而“思考”中的第2题答案不一,有点散乱,第4题几乎都空着。在“学习疑问”处问题呈现中,学生的主要问题有:
1.课文中写到飞机失事,有人活下来,但导读部分为什么说“飞机坠毁”呢?
2.课文第2节与第10节中写到“我”在风中“团团转”,为什么呢?
3.课文第1节中写到:“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第4节中又写到:“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原因,是我的大限到了。”句中的“不只是”“别的原因”怎么理解?
4.面对死亡,感到恐惧,这很正常。但作者为什么能在死亡之前从痛苦绝望中冷静下来呢?
(二)立足学情,设定课堂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情况,确定以下课堂学习目标:
1.学习快速默读抓要点,理清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体味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与作用。(重点)
2.学习主人公在绝境中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精神,正确对待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难点)
(三)围绕问题,展开课堂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课文的导读部分导入:“20世纪初,飞机还不是一个常见的交通工具。试想一下,在这种情况下,让你去坐飞机,会出现怎样的担忧?”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很活跃,马上说开了……
因为技术落后,因为通讯不发达,飞机随时都有可能“坠毁”。所以,“最初从事航天事业的人们用生命探索,开辟出一条条新航线”。在此,教师顺便解决学生的“坠毁”一问,再结合学习单略提作者及写作背景。
接着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在圈点勾画中筛选信息,画出表现“我们”在沙漠中艰难处境的语句,分析环境描写的句子,并概括出“我们”在沙漠中的遭遇。着重分析课文的第2节,围绕学生“团团转”一问,联系文中“沙漠就像大理石那么光滑”和“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这两个比喻句,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理解。
对于学习单上思考题第1题的回答,大多数学生侧重于客观概括,如把“困难”概括为“干渴”“寒冷”等,把“我们”对付“缺水”的应对措施概括为“我”喝乙醚、吃酒精、收集露水等。基于此,我们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我们”所碰到的困难,不仅仅是客观上的“缺水、寒冷”,还有“别的原因”。那“别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自然过渡到学生预习中提到的第3个问题。“我”的血液循环不畅,“我”觉得寒气逼人,并不仅仅是因为缺水,因为夜晚的寒冷,更大的原因是“我”觉得“我的大限到了”的恐惧和绝望。
面对死亡,感到恐惧,这符合一般人的心理。但“作者为什么能在死亡之前从痛苦绝望中冷静下来呢”?学生茫然。教师追问:“他在临死前到底想到了什么?”学生进入思考状态,但仍茫然。教师再追问:“那他在临死前想到了哪些人?”在学生明确答案的基础上,教师继续追问:“这三类人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对他们分别抱何种态度?”通过问题的设计,化文中对生命价值抽象的描述为具体;借助再三的追问,化大问题为小问题,深入浅出,一步步引导学生探寻作者“不喜欢危险(指斗牛士这样纯粹的无意义的危险活动),爱生命”的人生态度,探寻他对探险的认识,对人生的追求。endprint
最后,学生畅谈从作者身上得到的启示,如:应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身处逆境应该看到生活的希望;生命的价值在于发现,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活、对他人的一种责任等。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继续完善自己的课堂学习单,包括“学后反思”。
实践证明,此教法的尝试比传统教学的效果更理想。传统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依据新课标、单元导向、课文重点的要求,加上教师的主观臆测,预设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笼统化,凸显不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肯定会影响它的达成效果。它仅相当于我们编制课堂学习单时设定的学习目标,仅仅是根据课标与教材的要求,学生自学时要抓住的重点而已。事实上,地域差异、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学生应该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其方法。利用课堂学习单,根据学情,通过二次备课而设定的学生课堂学习目标,符合因材施教的原理,针对性强,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启示
(一)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需要为基础
“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就是在确定教学内容时,着重考虑学生需要学什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着重考虑学生怎样才能学得好。“学生需要学什么”,主要关乎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学生的学情选择教学内容;“学生怎样学才好”,则主要关乎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的活动”。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只有明白学生阅读最想知道什么,应该知道什么,教师才能明确可以指导什么。学生基础、能力不同,教学内容、具体的课堂指导也该有所不同。教师课前备课的目的,教师课堂指导的重点,教师课后反思的要点,都应围绕学生、围绕学情、围绕学生学的活动而展开。许多优秀教师的成功课例,无不向我们显示:教学环节,其实就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充分的“学的活动”。新课程其实就是呼唤这样的课堂:使学生的“学”更丰富些、多样些,使学生的“学”比较有结构、比较完整。这样的课堂,正是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
(二)学生的需要是制定课堂学习目标的标准
教师教的根本目的无非是帮助学生学,所以,在“教”与“学”两方面中,应该突出学生“学的活动”。而“以学生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得根据学生学习的状态来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确定合宜的教学目标,然后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师想教什么”是不能等同于“学生实际需要学什么”的,教师“教”得好也并不能代替学生“学”得好。优秀的教师应该能把“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这两方面区分开来,然后又能关注这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在这次《在沙漠中心》教学设计中呈现的是“学习目标”,而非 “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以学生的问题为切入口,聚焦于学生易错和难懂的,制定的课堂学习目标相对集中。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总之,学生错得多的,就是课堂的学习重点;学生搞不明白的,就是课堂的学习难点。学生的需要才是制定课堂学习目标的标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