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几例中考试题的解析

2015-05-29李瑞永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两球滑轮组示数

李瑞永

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将教学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的方向转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的能力。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就几例中考试题进行剖析。

中考典型题剖析

1.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各电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

A.A1、A3示数不变,A2、V示数变小

B.A1、V示数不变,A2、A3示数变大

C.A1、A2、V示数不变, A3示数变小

D.A2、V示数不变,A1示数变小,A3示数变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并联电路、电表的应用、滑动变阻器、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突破点在于正确识别电路连接方式及准确判断电流表、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将电压表拆除不影响电路工作,如拆除电压表容易看到是一个并联电路。电流表A2被短路,进一步分析容易得出正确选择(为C选项)。认识电路是学习电学的基础,一些电路看似简单,但它是组成复杂电路的单元,是电学中最基本要求。解决电学问题时画等效电路图,对有效分析解决问题具有实际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电路的分析,有利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更有利于与高中知识的接轨。

2.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甲、ρ乙的液体。今有A、B两个实心小球,质量分别为mA、mB,体积分别为VA、VB,密度分别为ρA、ρB。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A>ρB>ρ乙,则:

A.若VA=VB,将两球都放入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

B.若VA=VB,将两球都放入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ρA?:ρB

C.若mA=mB,将A、B两球分别放入乙、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

D.若mA=mB,将A、B两球分别放入甲、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ρB?:ρ乙

【解析】本题虽然是浮力、密度综合题,但是突出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的公式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对审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是一道选拔性较强的试题。单从题目中看已知条件错综复杂,但是如果学生能根据每个选项的情景做草图分析,问题就简单了许多。以C选项为例分析如下。

当把A球放入乙液体中,由于ρA>ρ乙,A球下沉所受浮力小于它所受重力;当把B球放入甲液体中,由于ρB<ρ甲,B球漂浮所受浮力等于它所受重力。而题目给出mA=mB则GA=GB,故静止时A球所受浮力小于B球所受浮力。正确选项为(C)做图法直观形象,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借助作图解决问题的习惯。

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甲、乙两瓶中装有质量与初温相同的煤油,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小。

(1)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小明选用煤油而不用水做实验,主要于

(2)实验中,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得快,由此得

出的实验结论是

(3)若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变化了10℃,镍铬合金丝消耗了3.5×10-3kWh的电能,烧瓶中煤油的质量是kg。 [已知c煤油=2.1×103J/(kg℃),不计热损失]

【分析】本题是以教材中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实验为背景,整合巧妙、综合性强。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这两种科学方法。第(1)问意在考查比热容的含义;第(2)问中考查了总结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第(3)问不仅仅考查了对具体热量的计算,同时对“?kWh”这一电能单位也进行了考查。启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能就实验而实验,停留在会正确操作的水平,特别在总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建构知识网络,站在更高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4.下表是小明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收集的有关数据。

(1)请在图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3)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

提升的物重增加时,除克服动滑轮重所做的额外

功外,其它额外功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动滑轮和绳重一定的情况下,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和有关。

(4)第一次实验中,钩码上升0.1m所用时间为1.5s,则动力的功率为W。

【解析】本题考查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涉及知识内容较多,许多知识在课程标准中要求是理解层次,比较高,是教学的重点,试题(1)(2)两问分别考查滑轮组的绕绳方法和简单机械效率的计算,起点低,学生易入手,有利于大多数考生能正解作答。由于初中教学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常忽略摩擦和绳重,一些教师和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所以作答(3)和(4)可能感到无法入手。本题后两问设计突破常规,不落俗套。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严谨科学态度。试题难度适中,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学,选拔功能较高。

猜你喜欢

两球滑轮组示数
滑轮组的装配
由易到难识滑轮
碰撞出来的圆周率
——两球与墙壁三者间的碰撞次数与圆周率π间关系的讨论
例谈温度计的示数
构建电路模式破解电学难题
不可或缺的静电能
滑轮组用力情况全扫描
台秤示数的最小值是出现在摆球的最高点吗?
细究螺旋测微器示数的读法
用力的平衡知识破解滑轮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