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持续诊断和改进中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行“动”力

2015-05-29陈倩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植物探究实验

陈倩

由于科学学科的综合性很强,对于物理、化学教学上的探究,只要有实验器材都可以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但生物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完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探究需要较长的周期,于是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的探究通常采用讲授或多媒体的形式来展示。这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说:缺乏经验,也缺乏实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体验式探究,在很大程度上滞碍了学生的“动”:动脑、动口、动手。故我们选择了浙教版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三次试教课的历程来阐述如何在持续诊断和改进中提升学生探究行“动”力。

诊断改进探究行“动”力探究行“动”力的核心是“动”,即在探究式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动脑、动口、动手,真正做到实现探究意义上的“动”。“动”起来能促进学生“学会探究”“乐于探究”,并能延长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保证学生学习科学的旺盛的生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是创造性活动,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营造一种环境,教师和学生一起以科学探究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探究,认识自然界。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的探究仅停留在理论化的层面上,与实践脱节,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这在生物教学中尤为突出,因为生物具有一定的生长周期,要让学生“动”起来很难。故我们选择了浙教版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来阐述如何提升学生探究行“动”力。

一、三次试教课的历程

教材内容: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本课时主要包括四个探究:向性运动中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及感性运动中的感振性(以含羞草为探究载体)。

第一次课:试教

由于教材上的思路很明确,故在上课前我们备课组内就一致通过按照教材上的设计思路来进行教学。

1.教师对于四次探究的设计

(1)探究一:植物的向光性

教学思路:以书本探究为载体,图片为辅,说明植物的向光性,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组内探究设计一个小麦向光性的对照实验。设计实验前教师没有提出本实验中的定量和变量。

(2)探究二:植物的向地性

教学思路:四个学生为一组,利用器材:透明塑料杯、黑豆种子四颗、装有水的烧杯、棉花(代替泥土)进行实验。实验前教师只是交代学生利用桌上器材进行实验。

(3)探究三:植物的向水性

教学思路:利用上述实验器材,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后进行组间交流。

(4)探究四:植物的感振性

教学思路:以含羞草为载体,教师提出含羞草可能对光、声音、触碰有反应,然后让学生到讲台上进行实验。

2.教学问题诊断

(1)探究一和四在一定程度上均是以教师的思路来进行探究。如在探究四中教师提出含羞草可能对光、声音、触碰有反应,这就人为地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不利于学生的探究,即不利于学生“动”脑。

(2)探究一二三中,教师指代不明,如植物向光性对照组中的变量是什么,实验器材有什么用途,导致学生在探究中比较盲目,使得有的小组无从入手。从实验设计来看,有的小组没有抓住变量,而是设计了单侧光从不同方向照射作为其对照组(如下图所示),这就导致学生在探究中乱“动”。(3)对于探究的结果,虽然教师让学生进行评价,可教师又在不自觉中自己做出了评价。同时,在学生的探究中,教师的评价不及时。如在探究二中,有的小组指出将两颗种子放在一起,分为两组,相向而放。但教师没有及时指出其设计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失去了一次让学生“动”起来的机会。

(4)探究二中,透明塑料杯过深,不利于杯子侧放(因为植物根要向地生长,若将杯子侧放利于观察)。

3.教学改进建议

(1)教师应该充分引导,适时提问,如在探究一中“变量、定量是什么”;探究二中“各器材有什么作用”;探究四中“你认为哪些外界因素会使含羞草的叶片合拢”等。这能让学生充分地“动”脑、从而“动”口,“动”手。

(2)应该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可先让学生评价,若一个学生评价不当,可让其他学生再进行评价。并在处理学生的探究设计方案时,教师要用心倾听,及时肯定,尽可能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

(3)实验器材的改进:由于透明塑料杯不利于实验,可改用培养皿;在探究一中教师的讲授和图片有一定的局限性,可利用实物教学;黑豆种子学生不了解,可改用学生熟知的玉米种子。

4.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生物课,探究活动很难展开,但教师还能尽量利用图片、实验器材、实物让学生去“动”,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贫瘠的生物课感受到了比较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堂。但我们也意识到: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探究而忽略了学生“动”的课堂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提升学生的探究行“动”力还是不够的。

(二)第二次课:改进

1.教师对于四次探究的设计改进

(1)探究一:植物的向光性。以实物(将绿豆苗放在一侧有孔的暗盒中三天)为载体,让学生猜测绿豆苗的生长方向,说明植物的向光性,并强调是单测光的照射才会有此生长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小组设计一个小麦向光性的对照实验。

(2)探究二:植物的向地性。四个学生为一组,利用“培养皿、玉米种子四颗、装有水的烧杯、棉花(代替泥土)”进行实验。实验前教师告知学生器材的用途,并提问:你认为培养皿应该竖放还是横放?为什么给每个小组四颗种子?以棉花代替泥土,玉米种子应该怎么放?实验操作好后进行组间交流与评价。

(3)探究三:植物的向水性。此知识点书本是要求用一个完整的探究来展现。而我们备课组内一致认为:如果在课堂上要完成整个探究步骤,难度比较大,且耗时较长。故我们倾向于将此探究单独提出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然后在课堂上我们直接展示组内讨论的成果。并让组间进行评价。

(4)探究四:植物的感振性。教师先提问: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让含羞草的叶片合拢:声音、触碰等。然后根据学生提出的方式请他们上讲台进行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植物感性运动与向性运动的异同点。

2.课堂上发现的积极变化

(1)在探究一中,由于以实物为载体,学生很容易接受植物具有向光性这一知识,课堂上明显有了生气。同时教师强调了本实验中的变量是单侧光,降低了对照组设计的难度,且学生能很好地“动”口表述出实验步骤。

(2)探究二中,在教师的指点下学生能顺利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动”手操作完成,并且多数小组注意到了要设计对照组。

(3)探究三比第一次试教课有了明显地进步,在课堂上学生能侃侃而谈说出自己整个探究的过程。并在评价时其他小组内的学生也能给出正面的评价。有效地让学生“动”脑、“动”口。

(4)探究四是本堂课上学生最活跃的环节,由于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方案,并自己进行演示,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动”。

3.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教师充分地利用自己引导者的身份,在必要时适当提问,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了明确的方向。但在整堂课上,学生“动”手仅在探究二和四中有所体现,也就是说还没有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如在探究一中仅体现了学生“动”口,并没有体现“动”手。

(2)评价方式虽以学生为主,但教师评价不多,或者说有些地方评价不到位,如在探究二中:玉米种子到底是竖放、横放、倒放并没有及时指出。

(3)整堂课,理论知识较多,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植物的向地性可从生活中引入,植物的向水性可找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图片来说明。

4.教学反思

因为本堂课是建立在第一次试教课的基础上,故本节课所取得的进步和成果是显而易见的。课堂上,教师以实物、实验器材为载体,能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口,在一定程度上“动”手。特别是探究四取得了预想中的课堂效果。但在一些教学细节上,如单个知识点的引入、教学评价方式上不够细化,使得课堂效果还有待提升。

(三)第三次课:再改进

1.对于四次探究的再改进

因为是第三次试教,故以下仅阐述改动过的地方。

(1)探究一:植物的向光性。学生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将以小组为单位,以画图的形式展现,组间交流时将不同的设计方案并排放在投影下展示,并让小组内的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组内的设计方案。后其他小组成员根据图片展示的内容和表述过程进行打分并评价。

(2)探究二:植物的向地性。引入:农民伯伯在播种以后,从不用担心植物的根往哪长,植物的茎又往哪长,你知道吗?学生回答。那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实一下你的猜想吗?然后在教师的指引下,继续追问:你知道玉米的根是从哪长出来的吗?在问题解决后再让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并提示学生注意对照组的设计)。将设计方案放在投影下展示,让学生评价,最后得出合理的方案后再进行下面的教学。

(3)探究三:植物的向水性。学生将课前预习的任务进行组间交流和评价。有一名学生的方案是:在一个花盆内先铺一层湿泥土,再铺一层干泥土,后在干泥土上种一棵植物的幼苗,几天以后观察植物的根将往哪个方向生长。话音一落,马上有学生对其反驳:“我认为本实验方案不能说明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的特点。因为植物的根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故它肯定会往湿泥土的方向生长。我认为应该是上层放湿泥土,下层放干泥土。”多么有想法呀!多么有思维呀!当即教师就表示肯定:表达很清楚,思维很敏捷,如果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能这样深层次思考,我相信你们都能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然后学生就不自觉地为他鼓掌。紧接着学以致用:下面两颗植物很苦恼,他们的根不知往哪长,请你帮帮他们,以作图形式完成。在投影下展示并进行组间评价(有两同学画图如下所示),后引用生活中所熟知的图片进一步说明植物的向水性。

(4)探究四:植物的感振性。因为上节课中本环节学生表现很好,故无改动。

2.课堂上发现的积极变化

(1)在探究一中,先以实物为载体,然后以学生自己作图为辅,并在投影中展示,生动形象、一目了然,学生在评价时也有理有据。

(2)探究二中,教师充分地利用了自己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顺利地投入到了探究中,并在投影下展示自己的成果,让他们初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3)探究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学生不仅能顺利完成整个完整的探究,同时还能挖掘出课堂中更深层次的知识,这是教师也没想到的。而教师高度的赞扬更激起了学生的斗志和学习的欲望。且画图环节不仅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了,在评价时更是妙语连珠。

(4)探究四变化不大,但仍是学生都蠢蠢欲“动”的环节,每一个学生都想亲身体验,特别是下课后部分胆大的学生更是围在讲台边久久不愿离去。

3.再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1)在课堂中,为了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口,学生评价的个体较多,其实点到为止就好,使得花费时间较多。

(2)在探究二学生的设计方案展示中,由于选择的玉米种子颜色较淡,在投影下镶嵌在棉花里的玉米种子与棉花颜色色差不大,导致后面同学看不清楚。

(3)由于本节课学生“动”口较多,而有些学生声音不够洪亮,部分学生听不清楚,而此时教师应该重复其话语,让更多的学生听明白。

4.教学反思

在前两次课的基础上,本节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但由于探究课堂开放性很大,在一定程度上教师也无法掌控,而有些学生胆小,始终无法克制自己恐惧的心里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就限制了一些学生的发展空间,也限制了他们“动”起来。

二、三次试教课演进的历程

在第一次试教课上,教师的教学设计尽量在往探究行“动”力上靠,从课堂上来看,有学生自己的设计方案,也有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但教师指引的方向不够明确,导致很多学生对探究的目标不明确,特别是前两个探究体现得更明显,这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在第二次课上,每一个探究的环节改进幅度都较大,特别是对探究三,让学生提前预习,大大减轻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负担,从而使难点能得到解决。本堂课上,教师引导得当,使探究一二能顺利完成,但在难点上并没有真正突破。探究四却是本节课最轻松、愉快的环节。可见,真正要想让学生“动”起来,最好的方法是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于是在第三次课上,对于前三个探究教师进行了大刀阔斧地变革,这主要体现在“动”手上,这里的“动”包括学生的动手操作,也包括学生的画图能力,还包括学生动脑能力。从师生的评价中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是在“动”脑、“动”口的。但在探究中,教师并未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建构,探究行“动”力还有待提升。

三、形成的共识与结论

通过对三次试教课的实践与研讨,最终我们达成了如下共识:

1.当下探究行“动”力低下的原因

其一,教师观念没有及时转变,造成了探究式学习的低效性。其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滞碍了学生的思维,也剥夺了学生“动”的权利。其三,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正面、客观地让学生正视自己的探究过程。其四,探究的思维时间太少。滋生了学生懒惰的情绪,不利于其“动”起来。

2.有利于提升学生探究行“动”力的策略

(1)提倡课前预习。如本课例研究中的探究三,由于此探究难度较大,且课堂时间有限,使用提前预习的方式,部分学生能挖掘到更深层次的知识。

(2)开展任务型教学。使学生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去探索、去合作。

(3)评价方式多元化。多元化的评价能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探究过程。当然,在评价中,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

(4)提倡探究后反思。反思能为以后的探究提供宝贵的经验。也能养成学生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

参考文献:

[1]骆伯巍.教育心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蔡澄清.语文教学通讯[M].山西: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4]嘉兴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印.教育信息资料.

猜你喜欢

植物探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