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油气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

2015-05-29路达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

化工管理 2015年27期
关键词:生油洼陷辽河油田

路达(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 盘锦 124010)

辽河油田西部具有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天然气也广泛分布。是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勘探开发地区,研究和分析油气藏分布规律以及其控制因素,对于勘探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1 辽河油田西部地层发育的特征

根据勘探情况看,辽河油田西部凹陷地区,长有135千米,宽大约在15到30千米左右,面积有2560平方千米之大,这是我国东部典型的富油气凹陷地区。相比较而言,勘探程度较高的西部凹陷地区,据科学预测,在未来的勘探中,岩性地层油气藏可以达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一半以上。主要是根据油气藏的分布规律来勘探岩性地层油气藏。

本地区油气藏分布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既有构造油气藏、又有非构造油气藏。构造油气藏又分为背斜构造油气藏、断裂鼻状构造油气藏和断块油气藏。

2 油气藏分布规律

2.1 生油洼陷周围油气富集

根据分析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来看,油气要想富集,该地区就必须要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据分析的结果看,靠近生油洼陷的地区大部分都是油气聚集区。因为油气是从生油洼陷向四周分散运移,靠近生油洼陷的地区当然最先获得油气,所以在这些地区一般都是油气富集区。辽河油田西部由于自然因素,存在着大面积的生油岩,拥有十分广泛的储集层,具备良好的封盖和保存的自然条件,多种因素的叠加更是大大决定了本地区存在着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1]

2.2 有利构造岩相带区油气富集

构造岩相带是指各个地层部分因构造背景的差异所形成的若干个不同的构造岩相带,构造圈闭只有与较有利的岩相带相结合,才能储存更多的油气。正是因为西斜坡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沉积相带,油气藏的分布明显具有分带的性质。油气藏在斜坡上的分布是分散开来的,各个区域都有着自己的成因、不同圈闭以及油气藏组合,有明显的富集程度上的差异。油气藏分布的分带性还体现在原油性质的变化上,有稀油和气、稀油与稠油并存、稠油以及超稠油之分。[2]

如上图,在圈闭集体中形成的复式油田聚集带可分为潜山翘倾断块披覆型复式油气聚集带、同生断层滑脱复式油气聚集带以及斜坡型复式油气聚集带。

2.3 潜山翘倾断块披覆背斜构造带油气富集

按区域地质结构,辽河油气西部地区可以划分为前第三系基底、古近系和新近系三个层次,均有区域不整合分隔。前第三系基底,主要以各类同生背斜、断鼻和断块油气藏为主,除了构造油气藏分布之外,这里还有多种非构造油气藏类型,这是重点的勘探区域,具有非常高的勘探价值。

3 油气控制因素

3.1 构造控制油气藏形成

根据本地区油气分布的情况看,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油气藏的形成与运动构造有着不可切断的联系。构造高部位和大断层附近的油气是最为丰富的,断层发育区也更是油气的集中区域,但不同断层的油气界面也是不同的。

3.2 断层是油气聚集的决定因素

在地理位置是斜坡构造的前提下,断层对油气的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断层对油气聚集的影响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断层可以作为一个天然的油气运输通道,另一方面是断层作为一个天然屏障,可以为油气的聚集起到遮挡作用。断层的封堵性是决定断鼻、断块油气藏油气聚集的主要因素。断层的封堵性影响着断层上、下盘地层的渗透能力,如果渗透性地层(辽河油田西部地区属于砂砾岩层)与储层直接接触是起不到封堵作用的,但是非渗透性地层(指辽河油田西部地区的泥质岩类,例如泥岩、油页岩)与储层直接接触就会使封堵作用大大提高,对油气聚集的遮挡作用也会提高。[3]

3.3 储层沉积相带影响油气聚集

辽河油田西部各个储层都得到较好的发育,储层的好坏主要受其所处的沉积相带的影响和控制。其中,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流河道和河口砂坝、席状砂相较于其他,是最有利的储存相带,该储层的物性较好,有助于油气藏的形成,而河道间浅滩微相相较于上述地理位置,储层沉积相带不是很有利,很难形成油气藏。

综上所述,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油气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油气藏复杂多样,构造油气藏和非构造油气藏都在此地区同时存在,围绕生油洼陷周围等都是油气富集的地区,构造、断层和储层沉积相带对油气聚集有一定的遮挡作用。所以,根据对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的分析来看,该地区具有极高的勘探价值,对我国的油气资源的补充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1]黄耀华,许小勇.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油气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J].资源与产业,2007,06:56-59.

[2]杨宝林.辽西凹陷油气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D].中国地质大学,2014.

[3]明海会,金振奎,金之钧,杨明慧,陈祥.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深层系油气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J].沉积学报,2005,02:329-336.

猜你喜欢

生油洼陷辽河油田
《中国陆相油源岩生油理论及模拟实验技术》出版
CO2气氛耦合粉煤灰催化生物质热解生油特性分析
无返排精细酸化技术在临南洼陷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
辽河油田安全环保隐患治理项目后评价
油基钻井液体系在辽河油田的应用研究
珠-坳陷北部洼陷带始新统半深-深湖相烃源岩综合判识
辽河油田破解稠油高温调剖难题
英坨地区嫩二段和嫩一段生油岩特征分析
孤南洼陷沙二-沙三段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初探
地化热解录井技术在钻井过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