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坊研修的主题选择与运作方式
2015-05-29刘伟菁
刘伟菁
(淮南市教师进修学校,安徽 淮南 232007)
教师职后培训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校本研修,但由于传统的教师校本研修主要依托校内各学科教研组开展活动,其内容多重复、形式少创新,难以唤起教师研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校本研修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受到限制。为了创新培训方式,突出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培训效果,教师工作坊这样一种新的研修模式当前正在各地不断涌现和发展,并充分地展现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一、教师工作坊研修的内涵与特点
“工作坊”属于外来词,它与英文“workshop”相对应。“workshop”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工场、车间、作坊;二是研讨会、专题讨论会、研习班。[1]本文所使用的“工作坊”一词,为其中的第二层含义。
教师工作坊一般是在某一区域内,由一名优秀、特级或高级教师主持,多位不同层级教师参与的具有共学、导教、引研性质的学习型组织。[2]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种子”教师的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内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参与研修,打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为教师搭建一个宽松自然,集参与性、自主性、反思性为一体的合作平台,以促进区域内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工作坊模式运用于教师教育与培训,一般主要针对微观类教育问题,或由专家引导、或由主持者组织,在小范围人群内开展交流和互动。具有探讨问题深入、交流互动性极强、参与人员感受深刻等特点,可以就某一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3]参与者不仅会对自己过去的经验重新进行评价,整合自己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够从众多同行那里获得启示和灵感,有助于隐性知识的获取与个人实践知识的习得。
由于工作坊具有主题鲜明、时间紧凑、形式丰富灵活、效果明显等特点,近年来在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中逐渐兴起。[4]广西壮族自治区从2010年开始,先后在网络上建立了50个特级教师工作坊,通过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学习平台,开展合作学习;2010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把工作坊形式运用到“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杨光伟提出,在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中可以运用教学主题工作坊研修模式,来改进和创新校本培训模式等。
二、教师工作坊的主题选择
教师工作坊研修主题的合理选择,直接关系到研修的内容、目标以及研修的最终成效等,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一)主题应直指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教师工作坊共学、导教、引研的三重性质,要求坊内教师通过共同学习、交流研讨的方式直面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其学习研讨的结果对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有直接的指导价值,并可以此进一步引导教师展开直指教育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这其中的关键点是如何从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将其作为工作坊的主题。
1.从教育教学的“两难”情境中寻找问题
“两难”情境在教学中比比皆是,有时甚至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两难”情境通常包括两种:一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即教师的设想、计划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差距。例如,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亲历知识发生的过程,并在互动中不断生成,教师以此为基点,精心设计教学,但实施下来效果并不明显,课堂混乱难以掌控,学生成绩受到一定的影响。再如,教师都知道要关注全体学生,也知道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是关注到了个别学生的兴趣,规范性、一致性就可能被削弱,就可能妨碍到学生集体。二是价值取向之间的对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在目标之间或价值取向之间存在冲突与对立。例如,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一指导思想出发,在教学中常常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但这种做法却造成了一些学生跟不上进度,经常伴随着一种失败感,甚至导致他们的厌学情绪。再如,教师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做出新的尝试,以改变过去课堂上一味灌输、传递知识的情形,但学生家长却不认同,觉得教师是在出风头,担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种“两难”的困境,是教师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并且没有解决问题的现成模式可供借鉴,只能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逐渐找到削弱其阻碍、转化其限制力量的对策。
2.在具体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
中小学教师与专业研究者一个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的现场,是在现场中感受教育事实、生发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智慧的。而教育现场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是问题产生的真实土壤,进入教育现场的教师对教育现场所做的任何真切而深入的分析,都有可能滋生大量的待研究的问题。重要的是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研究的问题实际上大多并不是来源于对理论材料的占有和分析,而是来源于教育实践场景。可以说,真实的教育实践场景既是研究进行的主要依托,同时又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所在,正是教育场景蕴含了大量的甚至是无穷尽的待研究的问题。
(二)主题应是关联教师发展的瓶颈问题
教师研修的根本目的是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一般学校所规划的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培养等项目,是研修的重要内容之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把工作坊的模式运用于教师培养,其主题必定要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相关联。
以“新教师专业实践知识工作坊”为例,将其设计为起航、合格、提升三个阶段,每学年完成一个阶段,以保证研修的深度。起航阶段重点解决新任教师如何将其职前教育中获取的公共知识转化为专业实践中生成的个人实践知识的问题。教师工作坊氛围轻松,有助于这种知识的转化,有效降低新教师的焦虑,适应困难。合格阶段要解决的是:如何使处在基本合格水平的新教师得到稳定与发展。升格阶段侧重解决新任教师专业实践适应力与实战力的提升问题,以便尽快达到娴熟教师的水平。(具体设计参见表1)
确定教师工作坊主题的渠道和途径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上面介绍的仅仅是在日常工作中操作较为便利和常见的几种方式。还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提出问题以后,教师工作坊的主持人仍然要进一步明确:在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中,有哪些问题值得花一段时间来进行探索,以工作坊的成员和自身的能力是否可以完成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否有足够的可供利用的资源。换句话说,当工作坊处于没有问题的状态时,首要任务是通过上述途径挖掘研究问题,确定研修的主题;当教师发现问题并处于问题包围之中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各种条件的分析,选择有价值的主题。
表1 “新教师专业实践知识工作坊”研修主题
三、教师工作坊的运作方式
根据不同教师群体的研修目标的差异性、工作坊主题的变化及生成、主持人的专业特长,教师工作坊可采用以下几种运作方式。
(一)系列跟进式
系列跟进式即根据研修目标,将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再设计若干研修主题。每实践到一个阶段就进行反思、总结与交流,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跟进。上文中所说到的“新教师专业实践知识工作坊”再推进即属于系列跟进式。
有关新教师培养的工作坊主持人可以是新老教师传帮带的结对教师,也可以是从新任教师中选择成长迅速的教坛新秀,他们更能体会到新任教师发展中的困难,可以更好地贴近新任教师,又由于公共知识向个人知识的转化是螺旋上升的,因而工作坊的活动流程应采取分层次“反馈循环”的方式,以便促进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生成,具体可设计为主题讲习、案例分享、问题诊疗等方式,第一年整体实施,第二年分层进行,重点突破。(参见图1)
(二)多点聚焦式
多点代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做法。聚焦使这些视角、看法和做法在教师头脑中实现了交叉,即不同的教师从不同的方面解决同一个问题,它促使教师思考自己的实践工作,并尝试在实践工作中进行改变,进而更为深入地反思。
此类工作坊一般应用于学校的课题研究中,在课题的行动研究过程中不断深入衍生出各种问题,然后用工作坊的形式对各类问题进行研究,并将结果运用于实践,经历实践反思、再研讨、再实践反思的过程,“线性延伸”是其流程的贴切表示(参见图2)。
(三)短程互助式
围绕某一个目标,或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而设计的工作坊属于短程互助式,它只需要一次活动或几次活动即可达成目标或解决问题,其内容短小精悍,直接指向教师的具体要求,满足教师的差异性需求。每个教师在一个学期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参加最合适的“工作坊”。
例如,面对教师的心理问题、班级管理中的沟通问题、职业生涯的发展问题等一系列与教师心理成长相关的问题,学校利用心理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等教师资源,让他们担任主持人的角色,针对教师自身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需求[5],采用互助工作坊的形式开展短期的校本专项研修。如设计相应的“教师心理减压工作坊”“教师生涯探索工作坊”“师生沟通艺术工作坊”“班级活动设计工作坊”“教师自我形象设计工作坊”等,围绕“教师心理成长”这个目标和中心,每个工作坊开展一次或几次活动,其过程可以形象地称之为“中心环绕”。
图1 “反馈循环”式流程图
图2 “线性延伸”式流程图
(四)骨干引领式
如前所述,一般学校的校本研修依托于教研组来开展活动,教研组长担任着各类活动的主持人角色,长期以来,教研组长不堪重负,学校的骨干教师却难以发挥作用。设置骨干教师工作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学校的优质教师资源毕竟有限,一个工作坊的成员数量又不易过多,所以最好是在校内不同教研组之间由骨干教师就一个主题轮设工作坊,当然学校也可以利用校际之间的骨干教师资源,走出去,请进来,形成轮换流动,以最大程度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同时提升骨干教师的综合能力。
骨干引领式的工作坊运行应注意:一是工作坊的主题模块与具体内容必须是根据教学专业实践或解决课堂问题的实际需要制订的;二是工作坊主持人由骨干教师担任,可再聘请教研专家、大学教授作为专业指导者;三是工作坊的场所时间不固定,而是根据学校实际和活动需要设定时间和地点。▲
[1][3][4]鲁帅.工作坊: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新路径[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2]黄建辉.特级教师工作坊:一种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3):19-21.
[5]张海宁.心理成长工作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有效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7):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