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下中小企业财务制度浅析
2015-05-29李宏伟赵泽林
李宏伟+赵泽林
摘 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加入循环经济,目的是解决企业资源受限问题和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问题。以市场作为导向,资金作为手段,促使企业转型,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的经济增长模式。本文论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形态财务管理的特点,分析传统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循环经济下财务战略规划和管理。
关键词:循环经济;中小企业;财务制度;财务管理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有相当大的区别。传统经济是粗放型的供产销模式,其特征是企业大量生产、社会大量消费、用过的商品大量被废弃,传统经济的增长模式的代价是牺牲环境。不同于传统经济,循环经济属于双向运转,呈环状的反馈式的流程模式,将供产销和消费过程中的生成的废弃物分类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以废弃物再利用等方式再进行加工,分解成可用的资源继续投入社会经济运转中;另一部分通过无害化处理方式,将其生成为无污染、低度污染的产物,再投放到环境中。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相应财务管理分析
1.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
循环经济这一说法,于19世纪60年代被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首先提出,她认为,在自然资源、人文社会和科学技术组成的宏观经济系统内,在供产销及生成废弃物的过程中,形成以保护生态为重点的资源循环型的经济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生产低排放、资源低开采和高利用。其运行原则是“降低耗费、再利用、再循环”。降低耗费是在满足社会生产消费需要之后,积极应用先进的科技方法,转变社会公众的消费理念,极力降低投入的资源和物质资料的耗用量。再次利用,采用尽可能多次的或者是使用更多的方法来使用产品,进而达到减少消耗资源和环境污染;再循环指资源化废弃物,减少对废弃物的处理数量。
2.循环经济下财务管理的特点
(1)同时具有价值管理和行为管理的属性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价值管理。财务管理是利用资本、收入、成本、支出等一系列价值指标来分析、衡量企业的资金管理和经营活动,对资金的融资、运营、分配等活动进行管理,以资金价值运动中所体现的经济内容来考核企业的业绩。因此,其基本属性为价值管理。还有协调企业内外部相关各利益方的权益冲突,财务管理是否能够控制和激励各相关利益方的行为,防止互相之间进行财务操纵和道德冲突,对企业财务绩效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因此财务管理也是企业行为管理的一种。
(2)兼有“财”与“权”的管理能力
现代社会是责、权、利的统一。“财”指微观经济组织的价值流;“权”指能够对资金、资本和经济运行实施指挥、调动的权力。从产权的视角看,单位产权的交易流动,其实质上相当于价值的流动,即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权责利和收益权的交换。产权流动的背后并不是人与资源间的关系,而是由于资源的存在和使用价值,致使人们彼此之间,对其相对应的权责利和收益权等权利进行交换的经济行为关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微观经营组织需要考虑好,如何做到尽职尽责,行使自身的权益权利、怎样促进资本保值增值的运作等内容。因此,对于财力资金,与权力权益,需要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
(3)循环经济下包括控制、决策等多样的工作手段
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财务上的决策和资金预算执行中的控制。因为市场经济复杂多变,社会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不管是盈利性微观经营主体还是非盈利性微观经营主体,其财管职能部门都需要依据外部环境的改变,对每个不确定因素要实时做出分析判断,为经营主体自身的决策提供详细、深入的资料,以作为决策和控制的依据。以上论述的内容主要反映了财务管理的决策功能。另外,其决策的方向对于微观经营主体的发展进程也产生直接影响。对于微观经营主体来说,其经营活动既是商品生产流通过程,同样也是资本保值增值和资金流通的过程。而商品的流通都会伴随着金钱的流通,所以通过管控资金收支的规模和结构就能有效的控制商品运动的过程。
(4)具有独立行职权和服务管理的职能
传统粗放型的财务管理与微观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合为一体的,都侧重于为生产经营行为服务。现代的循环经济下的财务管理不仅挂钩于生产经营行为,还与金融市场相联系,形成了新的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理财经营活动,即资本运营要考虑企业外部化的问题。循环经济模式下的财务管理要考虑企业经营行为的外部成本,并将其内部化,计算收益率和财务成本风险等财务计算时,要将外部成本囊括进去,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财务决策。
二、传统粗放型财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1.传统粗放型的财务管理上的问题
传统的粗放型的财务管理存在多处可改进的地方,与循环经济的要求存在差距,例如,落实环保的发展战略并没有科学的组织结构进行保障;操作向导不明确;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与快速发展的信息环境相冲突;价值链、供应链管理等经营环节并没有结合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绩效评价的标准为局部最优,没有考虑全局,资本流动机制不完善等等,以上问题对于实现循环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循环经济下制定的财务制度和目标不同于传统财务管理的目标,其不仅强调财务上的效益,同时还要兼顾环境成本对社会的影响。微观经营主体不仅应依法纳税,还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考虑到资源限制约束,要做到节约和合理耗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环境改善,使微观经营主体持续发展同环境和谐相处。
2.会计理念上的问题
微观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核算是通过基础性的会计核算来反映。会计核算反映了微观经营主体的所有资产,和经营使用这些资源的权益关系,体现了微观经营主体的产权。会计核算反映了微观经营主体经过一单元的生产周期后,又开始新一轮的生产周期,但目前会计核算在反映资源的再利用和再造价值上,并不科学完善,主要反映的是一轮又一轮的投入产出的循环。
目前会计核算单纯的反映经济效益,尚不能够详尽地反映在微观经营主体在经营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相关损失,更无法体现环境污染给经济带来的代价,对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没有科学的核算系统,产生的损失在企业风险中无形化。
三、循环经济下财务战略规划和管理
1.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相协调
着重关注企业的财务战略是否适应企业战略及二者的动态性,注意企业的现实的财务能力,注重与企业战略相协调的预期的企业财务能力的培养、形成和发展。培养财务人才,激励与凝聚财务人才的力量,使财务部门具有与企业的战略要求相匹配协调的财务技能。
2.树立新的成本管理思想
树立战略管理成本意识,即从战略的高度实现成本管理与控制。企业的成本管理需要多方面发展,构成一个企业系统的工程。重点强调整体与全局的发展,形成企业内部全参与,分析全过程,对成本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控制的一个系统;发展宏观成本效益的理念,达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转变为现代的效益观念;建立科技驱动型的成本管理理念,中小企业通过研发新产品、创新工艺技术、改进机器设备、提高员工素质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企业科学化管理,把降低成本和实现技术的进步有机的结合起来。
3.强化管理营运资金
对现金加强管理,留存一定数量的现金以备不足之需,确保日常资金周转灵活,避免由于经济波动和贷款困难给企业资金带来影响;设置科学的库存储备,施行到地理位置最近的地方进行采购及销售,以节约流通费用、交易费用;应收账款的管理系统应大力建立健全,采用科学的手段识别和控制风险;建立和完善营运资金的归口管理的责任制,清楚确认责任单位以及享有的权力、义务和责任,构建合理有效地、具有操作性的责任评级和奖惩制度,实现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
4.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
充分发挥预算文化的价值引导作用。企业的预算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引导作用,可以使员工对预算管理提高重视,切实地认识到预算管理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预算文化能够推动企业发展,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预算文化还具有行为导向的作用,使员工在日常生产销售过程中清楚了解企业的预算目标,努力实现企业的预算目标,使企业员工自觉执行预算管理,推动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四、总结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微观经营主体的企业是落实循环经济的主要力量,实现这种新型经济模式的意义在于要求技术上的进步创新。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经营主体中的份额中比例较大,所以,中小企业落实实施循环经济模式是我国进入循环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型工作,中小企业应做到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联盟。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中小企业向循环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循环技术的创新,但是中小企业在向循环经济的转型中,其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协调好技术创新联盟中各个成员的利益的协调,还有技术创新联盟的模式、管理、如何容纳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等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中小企业在实施循环经济模式的中要尽力克服各种困难,发挥自身优势,实施符合企业特点和能力的技术创新战略,成功实现循环经济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屈淑克,别斯明.循环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探讨[J].财经界,2011,(06).
[2]卢彦,王琦,李文静.循环经济下企业财务制度浅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06).
[3]赵萍.浅析低碳经济下中小企业的财务应对[J].财经界,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