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学科企业教师队伍建设评价机制研究

2015-05-29罗晓黎

企业导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评价机制

罗晓黎

摘 要:本文分析了管理学科企业教师评价现状,借鉴国外企业教师评价机制,研究了管理学科企业教师队伍建设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管理学科;企业教师;评价机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高等教育不断扩大规模,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长,高校学生与教师人数比率持续上升,教师水平和教师匮乏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传统的专职教师队伍已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当聘请企业教师,是解决师资不足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加强企业教师队伍建设对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 “光华—拜耳”MBA 校企合作计划;武汉大学 “一化三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都在引进企业教师队伍建设上做出了探索。但总体而言,企业教师队伍建设在管理学科较薄弱。出于各方面原因,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教师建设与评价机制。深入研究高校企业教师的现状与问题,认真探讨对策,形成管理学科企业教师建设与评价的长效机制,是当前高等教育界的一项极其紧迫与重要的任务。

一、管理学科企业教师评价现状分析

(一)企业教师概念模糊不清导致评价缺乏科学性。教育界对企业教师的内涵存在不少歧义,经常将其与“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混为一谈。出现了诸如“双证”、“双职能”、“双来源”等内涵理解;又或是把聘请的校外专家笼统地称为企业教师。对企业教师内涵理解的不尽一致使得部分高校对企业教师的评价存在偏差,普遍缺乏科学性。这些严重影响了高职高校企业教师评价工作的推进,同时也制约了管理学科企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评价指标过于片面,覆盖不全。现今针对高职高校企业教师进行的各种评估、评奖、专业职务晋升等活动过多地看重数量指标,而忽略了质量指标。考察企业教师质量的时候,通常是看学历、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证书、科研实践项目等,而忽略了其对职业技术、技能的真实掌握情况。

(三)评价过程流于形式,评价结果缺乏真实可靠性。许多高校一直延续着领导评价的方式,评价带有较大随意性,评价过程逐渐流于形式,结果也并非真实可靠。

(四)评价制度的功能未充分发挥。由于目前企业教师评价制度的整体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只是部分发挥了鉴定、选拔功能,而引导、激励、协调等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国外企业教师评价机制的借鉴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进行教师评价,努力尝试对教师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借此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质量。许多高校在企业教师的利用上已经取得了成效,其评价机制发展也比较完善。

美国推行企业教师驻校模式,对企业教师考核评价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理论。美国一些学者认为,企业教师评价作为一种信息工具,要起到帮助学生、教育行政人员以及企业教师队伍建设的作用。企业教师评价机制也成为一种典型的衡量企业教师业绩表现的手段。2003年,俄亥俄州率先采用综合教学实践考试制度,作为企业教师考核评价的工具,以此来评价企业教师一年来的工作。[1]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对教师要求也很严格。东京都教育委员会及相关的教育机构于2003年3月就改革教师评价制度提出了新的设想,其中涉及到对企业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以更为科学的业绩评价取代工作评价,实行业绩与工作调整、人事升迁以及奖惩挂钩的新型考核评价制度。[2]

三、企业教师的内涵及评价原则

(一)企业教师的内涵。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教师是高校根据师资需求、专业发展以及学科建设的需要,从企事业单位中聘请的时间相对较长的、符合国家高校教师任职基本条件的、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门或几门专业基础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的、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校外专家。正确区分企业教师与“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对我们进行管理学科企业教师队伍建设评价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评价的基本原则。(1)全面覆盖原则。管理学科企业教师队伍评价指标不能只片面涉及学历、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等硬性指标,还要与工作过程指标、工作绩效指标全面结合,即进行“德、能、勤、绩”指标全面考核。(2) 客观性原则,即科学性原则。在进行企业教师评价时,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评价指标的选取绝不可生搬硬套,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选取学校真正需要的。(3)发展性评价原则。发展性企业教师评价原则有别于传统的奖惩性企业教师评价原则。最终目的不是鉴别、选拔、和奖惩,而是促进企业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管理学科企业教师评价的内容及过程

企业教师自我评价:包括撰写工作日志、调研报告、教学总结,汇报教学心得,同时填写《企业教师自评表》。同行教师评价:通过听公开课、开展教研活动等形式,让其他同事对企业教师给予评价。评价时可以参考是否引入一线案例、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是否有显著提高,专业课程建设是否上了新的台阶,是否带领教学团队共同提高等。学生评价:可以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网络投票、学生座谈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以保证全面、客观地对企业教师进行评价。

管理学科企业教师队伍的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评价机制的建立与评价过程的实施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下图1描述了其具体的评价建立与实施过程:

图1 管理学科企业教师队伍的评价过程

首先,在学校进行评价指标的征集,整理并讨论通过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学校进行公示。然后进行评价手段的确定,评价手段应根据评价对象、评价指标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如问卷调查、纸质评价表、网络评价等。接下来评价过程的实施应尽量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然后组织相关人员分析评价结果,探讨结果是否真实、客观、合理。最后对评价指标进行反馈,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评价机制。

五、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管理学科企业教师队伍建设评价机制的不足之处,借鉴美、日等国家先进的方法和理念,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管理学科企业教师队伍的评价机制。高校应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机制,并在实践应用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全面提高企业教师师资队伍水平和管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一可.美国高校兼职教师制度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借鉴意义.[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2] 臧佩红.试论当代日本的教育国际化.[J]. 日本学刊,2010(1).

猜你喜欢

评价机制
高中政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让德育春风浸润学生的心灵
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