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选经济 创造小工作里的大商机

2015-05-28何佩珊

海外星云 2015年9期
关键词:新创人力工作者

何佩珊

还记得电影《穿着普拉达的恶魔》里的女上司对助理的各种无理要求与挑战吗?想要拥有一个助理来替你打理生活上的大小事吗?只要靠着一部智能型手机,上网全部都能办到。

才刚起床,电铃响起,需要排队一小时才能买得到的炭烤吐司已经送到家门口,靠的是昨晚睡觉前在手机上一点,搞定!你忙着准备出门才想到,今日是送狗去打预防针的日子,下午却已经排满会议,只能拿出手机滑两下,找人带狗去打预防针,搞定!晚上朋友要来家中聚餐,一周前,你已经透过手机预约好,今晚吃的是西班牙家常菜,搞定!还有,中午12点开卖的演唱会门票,也是靠着手机滑两下,就已经找好了代买人。

就像有个随身助理替你打理一切,这就是“随选经济”(On-Demand Economy)时代的魅力!

所谓“随选经济”,指的就是透过移动网络等科技,达到实时、便利又快速的创新虚实整合服务,从在线走到线下,改变过去传统市场供需的面貌。只要一部智能型手机在手,把你的需求往网络上一丢,随时随地、任何人都可以来替你完成任务。

靠手机享服务

Uber带来破坏式创新思考

以前,为了满足业者临时增加的工作量,对外征询短期人力,由于这样的工作属于暂时性质,这些短期人力就被称之为打零工;进一步地,有了专业的公司把一批低阶工作统包,由他们来负责训练人力,再分派到客户端,称之为派遣;2000年网络科技崛起后,在“世界是平的”概念下,衍生出了各式各样的外包工作。

如今,因为移动网络的普及,“随选经济”下的工作被切分得更为精细:你不需要完成一个很大的计划,也不需要有超强的团队,只要有特定的技能,就能找到你可以完成的任务。这就是“微工作”(Microwork)。

Uber,或许就是“随选经济”与“微工作”的最好的例子。

红遍全球54国、超过两百个城市,还没上市挂牌、市场估值就超过400亿美元的Uber,创业灵感来自于创办人加瑞特·坎普六年前站在寒风中迟迟拦不到出租车而起的一个微小愿望,当时他想:“如果我可以在手机上按一个键,立刻出现一辆车就好了。”来年,Uber在旧金山诞生。

现在,倘若你想搭车,只要在手机上轻点Uber的App,马上就能替你安排距离最近的车子,司机名称、车号、所在位置与行车路线,都能在手机上一览无遗。

同样的,要成为Uber平台上提供载客服务的司机,只要你有一辆车,驾驶纪录优良即可。只是,这样的立意随着全球各地传出Uber司机的犯罪事实,连带地也让这项创新服务引发正反两极的争议。

尽管如此,Uber的成功仍旧激励了全球各地掀起一波“Uber for X”的热潮,意思就是各行各业的Uber,希望透过Uber的案例来激发各行各业运用移动网络与App,做更多的创新服务。

2014年,美国硅谷估计就有超过二十家标榜Uber式服务的新创公司诞生,服务项目五花八门,送餐、洗衣、按摩、医生到府看诊、搬家、装潢、遛狗、打扫等,打着数分钟到数小时就能完成任务的招牌,吸引消费者使用。

正因“随选经济”日益壮大,创投业者投资的意愿也随之提升,根据CB Insights的数据,标榜Uber for X的新创公司能够拿到的第一轮融资金额,足足比其他新创公司平均融资金额还要高出46%之多。

美国热衷“随选”

重塑人们对未来生活想象

“随选经济”点石成金的魔力有多大?成立仅两年的硅谷新创公司Instacart最知道,提供“7-ELEVEn到你家”的服务,消费者只要在Instacart的平台上勾选想要的产品,Instacart就会派出采购专家在短时间内跑遍大小超市,帮你完成采购清单、送货到府。

如果你以为他只是亚马逊、PChome的“真人版”,那可就错了,因为Instacart不只喊出“一小时内送货到家”的时间保证,跑遍各种超市的服务精神,恐怕是那些传统电子商务平台难以望其项背的。而且,Instacart不需要建置大型仓库放存货,更不用养自己的物流车队和大量全职人员,却可用最短距离、最快的速度完成订单。

这样的服务,过去两年让Instacart的营收快速成长,2014年营收突破一亿美元,连带地也让Instacart最新一轮募资估值上看20亿美元。

比起FedEx同日到货服务要收50美元,而Deliv收费只要五美元,关键在于FedEx必须负担资产成本,可是Deliv却可以用群众外包的方式,招募“微工作者”来达成送货任务,所以,Deliv没有资本支出的负担,收费自然也比别人更低。

有时间、愿付出

改变形态 微工作者有钱赚

今年27岁的Sam,就是“微工作者”的一例,他的正职工作是人力中介公司业务,却同时兼具Uber司机、GOGOVAN快递员的身份。当他因业务有较远距离行程时,他会开车出门,“顺便”提供Uber服务;反之,若是骑车可达的地区,则跑业务兼送快递。

在美国硅谷,一人身兼多家随选企业工作的人更是比比皆是,当中更不乏有年收入上看六万美元,或是开着宝马等名车送货的人,生活比起一般上班族毫不逊色。

依全球最大在线外包平台Elance-oDesk的统计数据看来,这几年来在线外派工作比重明显呈现逐年走高的趋势;2014年该平台的自由工作者人数已经增长到940万人,总计透过平台完成交易的金额则达32亿美元。

对消费者来说,愈多企业提供各式各样的随选服务;站在企业的角度,各种人力需求则像是扭开水龙头般,简单易得。(摘自台湾《今周刊》)(编辑/袁红)

猜你喜欢

新创人力工作者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新创先进制造小微企业高质量生存发展研究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有趣的动物
人力旅行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