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族肉身保存探析

2015-05-28陈阳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藏族

陈阳

摘 要:本文主要对藏族流行的塔葬方式的起源、类型、结构和个例等问题以及相关肉身保存的起源发展、制作过程等做一试探性概述。

关键词:藏族;塔葬;肉身保存

自远古社会开始,原始人便已发现,人终究会有一死。一个人生命的终结,等同于一个人生命的开始一般重要,因而便产生了各种类型的生死崇拜。因此对尸体的处理,也逐渐成为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之一。人类社会不断演化,处置尸体的方式也随着演变,衍化成各种不同类型的风俗。

一、简介

丧葬习俗是一个社会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折射,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藏族地区因自然环境、藏传佛教以及民族间交往的影响,几乎产生了存在世界各民族的各种丧葬习俗形式——土葬、火葬、塔葬、天葬、水葬、崖葬、树葬、石棺葬、附寄葬等等。近代以来,境外传教士、商人、探险家、旅行家,以及学者专家等,怀着各自不同的目的进入西藏,在他们的游记和综合报告中曾或多或少地记载了肉身灵塔的建造情况。如英国旅行家查理士·比耳的游记《西藏人民的生活》,日本学者河口慧海的《西藏游行记》中均有记载。此外还有一名现流亡美国的西藏僧人罗桑伦巴于1980年曾出版其自传《第三眼》一书,其中谈到他先后数次参与制作肉身保存以及灵塔的全部过程。

二、肉身保存

作为保存尸体的葬法,古埃及人的木乃伊制作是最为典型的例证。他们是通过寻尸、洁身、复活、安葬等一系列复杂的仪式和精密的技术处理过程,将死者制成木乃伊,进行长期保存。而西藏“肉身”的制作过程与古埃及人的木乃伊制作有着及其相似的地方。

(一)起源与发展

据《西藏度亡经》记载:“死者如系达赖喇嘛与班禅喇嘛,以及某些非常伟大的人物或者圣者,则其尸体多用防腐法加以保存:其法略似古代埃及人所做的木乃伊——将尸体置于含有沼盐的棺枢之中,停置约三个月的时间,或至尸体得到妥善的腌渍之后,接着涂以一种水泥样的物质——由泥土、檀末、香料,以及种种药品配成的东西。此种物质逐渐凝固、硬化;尸体上所有一切凹陷或皱缩的部分,例如眼睛、两颊、以及胃部,即行由此升起而成自然的比例,而一具埃及式的干尸或木乃伊于焉形成。最后,待到尸体完全干燥并涂上一层溶金的油漆之后,便如一尊圣像一样,竖立在伦敦西敏寺样的西藏大寺之中”。由此我们可知,早在公元7世纪就初步掌握了处理肉体的科技知识。据藏文史书记载:松赞干布逝世后,尸体经过药物处理,然后用绸缎、药物和土制成的臧普像,涂以黄金,穿上衣服,置于银制“嘎乌”(金属制的佛龛式盒子)内再下葬。根据同时期文物史料的参考比较对照,笔者认为藏族肉身保存乃是受周边地区风俗,至于何时由何地以何种形式传入,鉴于目前文物史料,还有待商榷。

(二)制作过程

藏传佛教寺院处理和保存遗体的方法很多。传统的肉身制作大致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对遗体进行防腐处理。包括对遗体洗涤拭干,用特殊配机从特殊孔道施行手术取出体内脏器和水分,此外还包括给遗体注入特制的漆液,以便体内形成硬壳支撑遗体外廓保持常态,这种漆液要注入一两次,使内部坚固;然后,再在遗体外表涂上油漆,晒干后再涂一层剥离溶液,随后贴上一层薄绸,之后再喷上一层漆液。第二步,是对遗体进行干燥处理。将第一步处理的遗体放置在下面设有锅炉的一房间里,房间地面铺上特殊粉末层,粉末层上放好遗体,周围填塞用盐类、防腐药材、矿泉水等调制的混合物质,直至塞满房间,密不透风;然后封门,点燃锅炉,可使火焰和热气回流到此室的墙外,产生一种均匀的高温,燃烧持续一周,可以干燥遗体;等慢慢冷却到第十一天左右打开房门,撒除混合物,剥离遗体上的丝绸,即得永久不腐的一具肉身。第三步,再次涂一遍漆液,然后由金匠对遗体进行装金修饰,绘出一幅肉身金像,必须得请泥塑方面具有高深造诣的僧人,按其原貌重新进行塑造,也就是金塑。重塑金身之前,僧众不但要进行花灯供养,而且还要举行隆重的祈祷仪式。法体前的香桌上不仅要有鲜花,还要供有圣水,贡果,多盏昼夜不息的酥油长明贡灯。显宗学院僧侣们日夜倒班在法体前诵念《破土经》、《消灾经》,还有大藏经《甘珠尔》的部分篇章。在高僧(法台)的主持下,进行百种贡果和平火祭的佛事活动。

(三)现存较好的肉身保存为十世班禅肉身保存,十世班禅圆寂后,先用藏红花、白檀香粉、帕克玛粉、高级冰片等100多种名贵药水洗净遗体,加以修饰后跏趺坐于法座之上,接受信徒僧众朝拜。供奉结束,再次全身敷满晶盐,再用绸缎密密裹紧,吸干体内水份。如此在数月内按期更换丝绸,直至水分吸干,使身体干缩成木乃伊状。仅此一项就要花费上千斤名贵药物。大师的法体,经过防腐和干燥处理以后,有金匠精心描绘,使其披上华贵的金装,之后给法体穿上法衣:头戴尖顶黄帽,身裹黄缎法衣,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法铃做结印手势,俨然在向众生讲经说法,宏扬佛教;尔后,将其金身佛像安放于塔内,接受供奉和信徒顶礼膜拜。

三、小结

毫无疑问的是,塔葬与肉身保存这种特殊的尸体处理方式,与佛教的影响不无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西藏人民对待人死后肉体的态度,塔葬肉身保存的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偶像崇拜”的体现,信徒出于对偶像的崇拜,希冀偶像永存世间便开始制作。而从寺院的角度来说,也宣扬了高僧大德的法力无边,吸引更多的信徒崇拜。由此可见,肉身保存的出现和产生对藏传佛教教徒信众产生了及其重要和影响,时至今日也未曾退减,对于今日我们研究西藏悠久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仍然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立明,曹晓燕.西藏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

[2] 廖东凡.藏地风俗[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6

[3] 杨辉麟.西藏的民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02

猜你喜欢

藏族
Yak of All Trades
The Light Inside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演变》《藏族少女》
扎堆
在古籍中找寻藏族建筑的文化之根
浅谈游牧经济与藏族传统社会之间的关联
为了失去
为了失去
一位藏族老阿妈和五星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