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困工作
2015-05-28李茂强
李茂强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家乡或寄宿在亲戚家中,长期与父母过着分开居住、生活的儿童。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共性,建议教师要让“爱心”滋润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心灵,只要付出“爱心”,一定会有回报。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困工作“爱心”
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需外出到城市打工以维持生计,但由于无法担负过高的城市生活成本而不能接孩子进城或留在身边。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的分开而缺少必要的思想指导和观念的塑造,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怎么做才能使他们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共性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从2004年以来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奋斗了十多年的我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表现有几条共性。抓住这些共性,去释放我们的爱。
首先,在生活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没有爸爸妈妈在家里的关心和照顾,好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出现偏食,吃零食的嗜好等,对孩子身体健康造成很大损害。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溺爱,造成一些农村留守儿贪玩、不做家务,学习成绩下降,甚至还有些学生不愿进教室,逃学等等现象。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自卑心理重,放学不按时回家,路上的交通安全隐患多,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
由于父母的爱缺失,大部分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的关爱,爷爷奶奶只顾吃饱穿好,不管理不关心孩子的心里,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容易走向极端,一些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另外,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的教育督管不力,他们的道德出现偏差,拿了别人的东西被捉住就还,没捉住就是自己的,认识不到自身错误。犯错不知道改正,一意孤行。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建康受到严重的威胁。
第二,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不浓,家庭作业不按时完成,没人在身边就不做,学习懒惰,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性格上孤僻、顽固。与人容易争吵,发生矛盾,缺乏责任心,对别人缺乏关心。说话处事容易激动。遇事容易哭泣,不接受别人的批评,逆反心理强,攀比心较强。有的“留守儿童”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有依赖和惰性心理,不爱动脑。在上述的几条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孩子们的需要,对与孩子们的需要,我们教师应该尽其所能的帮助他们,让他们在黑暗之中增添一盏灯光,使他们不再孤独。
二、让“爱心”滋润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心灵
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中,只有“爱”,才能滋润每一位同学的心灵。比如,杨乐同学今年13岁了,由于转学跟随阿婆而成为问题学生。她家又是挨门独户,玩伴少。杨乐从小在爷爷、奶奶,阿婆伴随的生活中长大,由于是女孩,寄养在阿婆家,谁也不能碰她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现在又上课爱搞小动作,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针对杨乐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她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1)鉴于杨乐从小缺乏父母的关心和教导,凡事随心所欲,父母不在身边,家婆过于放纵,使她过着自卑、自弃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矮人一截心理。(2)在班里杨乐的活动与班级不协调,同学们喜欢的歌她不会唱,学校的校园集体舞她不会跳,广播体操动作也跟不上。给孩子造成尴尬心理,所以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活动,形成孤僻性格。二则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愿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不行,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根据杨乐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她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她是会有改变的。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我与她的阿婆取得联系,让她勤与其他孩子交流、沟通。关心其学习,并让他的村上的一个高年级姐姐坚持对她学习辅导,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子。只要让孩子感受到爱。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鼓励提倡性格外向的同学带动性格孤僻的同学,让性格外向的在下课中与同学一起玩,一起交朋友。我为她秘密准备了几个性格外向的伙伴,让他们主动带动杨乐一起玩耍,增添她在课间的乐趣。
(2)针对杨乐惰性强的缺点,激发她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她认真做,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当她在家中能帮助阿婆干力所能及的家务,给予鼓励。我则耐心帮助她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3)与杨乐一起回家,进行家访,在路上问候家庭的温暖的变化,让她感觉到周围人对她的关心与呵护,在家访中与其阿婆一起交流意见。通过方法增强她在生活中的表现欲望。
经过半学期的了解及教育,杨乐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杨乐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她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经常看见她的欢笑,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卫生打扫细致细心,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并能主动承认错误并提出改正的语言。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但她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杨乐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
参考文献:
[1] 宝林镇“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8
[2] 周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广西教育出版社2010、9
[3] 青永红““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