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制约下汉英翻译“一词多译”方法和技巧
2015-05-28李蒙
李蒙
摘 要:英汉语中都存在着“一词多义”现象,所指意义相同的词,可能包含着几个不同的义项,所以在众多义项中选择既忠实原文又符合译文表达习惯的词,做到“一词多译”,则显得尤为困难。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意思,语境对词义的确定起着决定作用。
关键词:语境;一词多译;汉英翻译;词义
1.引言
英语语言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一词多义,即同一个词存在着多个义项,在翻译过程中,只有选择出与原文意义一致的义项,译文才有可能忠实的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否则译文不符合译入语的词语表达用法和习惯,导致文章晦涩难懂。翻译的过程也就是理解和表达的过程,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在译入语中选择贴切的词汇表达出原文的意思。
所谓上下文,就是通常所说的语境。所谓语境,就是语言环境。没有具体的语境,就无法确定词义,有了语境的制约,才能确定词义。
2、语言环境与一词多译现象
语言环境是指某一语言单位所处的句子,语境语义的选择有一定的约束和制约的作用,在翻译过程中是语义理解和词汇选择的必要依据。
2.1根据汉语词汇的直接意义来进行译入语对应语的筛选
直接意义,就是指词汇的字面所表达出来的意义。在汉英翻译过程中,不仅汉语中的一个词会有其直接意义,在某些习语和固定搭配中也能根据其直接意义进行翻译。
2.1.1根据词的直接意义进行翻译
在汉语中,同一个词汇,可能会存在多个字面意思,在翻译的时候,选用合适的英语词汇将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在译文中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尽显原文的语文体风格和语体色彩。
以陈应松先生所写的《母亲》中“说”的翻译为例:
例1、“我再来看她,好好治,好好治…”老韩韩伯对几个孩子说,临走时还握了大哥的手。
“I will come and see her again.Do treat her well,treat her well…”,Uncle Han told the children,and shook hands with Big Brother
例2、说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Talking about money was a sensitive subject.
2.1.2根据习语和固定搭配的直接意义进行翻译
直接意义不仅体现在词汇中,在一些习语和固定搭配中也能根据其直接意义来找出相应的英语表达方式,从而在译文中更好的再现原文的信息。例如:
例3、国英(二嫂)跟我闹离婚,实话说了吧,给妈治病前后花的这一千多块钱,全是准备去买种羊的。
Guoying(Second Sister-in-law)threatened to get divorced with me.To tell you the truth,the one thousand yuan spent for Moms illness were supposed to buy breeding sheep.
2.2根据上下文及逻辑关系来选择对等语
在汉英翻译中,汉语中的一个词在翻译成英语时,有时候可以用意思相近的不同的英语词汇来表达其深层含义,从而产生了“一词多译”现象,这样才能是文体更加准确、生动,使译文与原文更进一步契合,提高译文的质量。
例6大哥说:“有些事你们大嫂和杏儿可以来帮帮忙的。
Big Brother added,“Your Big Sister-in-law and Xinger can come to help you with some work.
例7青香说你们想杀就杀啊,你们快杀了你们过好日子……
Qingxiang cried hard:you can do it quickly if you want to……
3、结语
在英汉互译中,会出现“一词多译”现象,要想使译文与原文达到神似,首先应该考虑词汇在具体语境中具体意义,在译入语中找到与原文中最切近的对等语。此外,我们在翻译中不应拘泥于词的概念意义,也不可生搬词典中的释义,要注意体会作者在使用某词时的真正意图,做到词义活用,从而准确反映出原文的精神实质,对于翻译过程中的“一词多译”现象,翻译时要本着“忠实、通顺”的原则,尽可能的传递出原文的多重意义,以争取原文和译文最大程度的等值。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2]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4] 陈应松.《母亲》
[5] Nida 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6] Ogden C.K and I.A.Richards.The Meaning of Meaning.New York,Harvest,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