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5-05-28高琳
高琳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与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关键词:创新,创设情境,质疑问难,求异思维,巧设练习,课外延伸,能力培养。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必须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进行。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能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营造愉快、宽松、合作、共振的课堂教学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促进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草原》一课时,针对草原动感性极强的特点,我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用动作表现草原:“一碧千里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立体画面,这样很快的把学生带到了那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有像学习《三峡之秋》一课,我先给学生放有关三峡的古诗,让学生先了解三峡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主动质疑问难,培养创新能力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发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老师积极创造条件,热情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问难,是教学达到“学生读书生疑——学生主动质疑——师生互助解疑”的思想。
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非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教师长期训练和培养。刚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尽是些“鸡毛蒜皮”的问题,我还是认真倾听,给予肯定,同时表扬问题提得好的学生。例如:我在教授《愚公移山》一课时,有学生提出愚公绕过山去要比开山更节省时间,所以我们。我大胆的肯定了他的见解,并夸奖他肯动脑,敢创新。其实,不要责备学生的质疑问难是故意捣乱,许多科学发明创新不正是在质疑问难中诞生的吗。
学生能提高水平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的引导,日积月累,学生才能从不会提问到学会提问,以至到提出的问题会难倒教师。
三、引导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或从众心理,往往不习惯于深入思考问题,缺少自己的独特见解。因此,引导求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发展为中心,重在教与学互动过程中开发学生潜能。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求真、求新、珍惜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独特理解,努力使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引导他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探索,珍视学生的智慧萌芽,给学生主动参与教育的机会,倡导一问多解、一题多议,从而为学生表现自我,发挥创造性,拓展出一片崭新的天地。例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提问“乌鸦非常聪明,会想出办法喝到瓶里的水,我们班的同学更聪明,想一想,还有哪些办法能让乌鸦喝到瓶里的水?”同学们冥思苦想了一会儿,纷纷举手,有的说乌鸦可以把瓶子斜放着,有的说可以把水倒到碗里,有的说可以用吸管。学生们想出了一系列办法,学生的智慧之花竞相开放,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巧设练习,诱发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活动中能够突破现状,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的一种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经常设计一些练习,通过直观、分析、想象、判断、推理,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教学《跳水》一课后,教师设计“除了跳水之外,你还能想出什么方法救孩子呢?类似这样的练习,重要的是引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人人都参与,人人有收获,不迷信书本。
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让他们有时间做练习,交流答案,使学生有进行创造思维的空间,当学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基础知识后,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思维就会空前活跃,产生创新的火花。
五、课外延伸,培养创新能力
“曲尽音还在,课终意犹存”。我们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有创新能力,而且还要注重课外的延伸与拓展,让孩子们的智慧与灵感在课外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例如:教学《向往奥运》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项课外活动——“看谁手巧”以此鼓励学生巧妙构思,大胆创新,绘画出一张2008年北京奥运的宣传画。
其次,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也有益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开发。如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本身便是极具创造因素的活动。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努力创设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独特见解的平台,使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从不同有角度去体会文本所表达的内容,积极倡导“标新立异“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育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本身的活力也在于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轰轰烈烈,一切在平常教学活动的潜移默化之中。创新教育的道路一片光明,但又遥远。二十一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实际,从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开拓创新途径,用我们的满腔热情去点燃孩子们心中创新的火花,并让它绽放出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