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2015-05-28唐燕筑于超吴倩倩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8期
关键词:心理状况贫困生就业

唐燕筑 于超 吴倩倩

摘 要 对于贫困生而言,急于通过自己努力改善家庭状况这一心理使得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频繁碰壁。迷茫、自卑、压抑、紧张等负面心理状况都是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拦路虎,如何帮助他们调节心理状态,积极应对日新月异的就业新环境,在求职过程中展现最好的自己,从而成功就业,是本文的立足点。

关键词 就业;贫困生;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19-02

1 前言

据《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100家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届本科应届毕业生45 577人,比2013的招聘量减少7.3%。与此同时,在2013年毕业生人数699万的峰值水平下,2014年再创新高,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加上2013年仍未就业的大学生,2014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此前辽宁省在解决地方普通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上做出相关探索。辽宁省从2007年就开始推出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省政府每年设立就业援助专项资金3000万元,各市政府设立不低于300万元的援助资金,专项用于帮助贫困生解决就业难题。辽宁省政府还拿出专项资金,为贫困生购买公益岗位,提供免费实习实训和技能培训[1]。

为更好地了解地方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尝试以大学生心理状况为新的切入点,在家庭、社会、自身等多角度着手分析。以镇江地区三所高校(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镇江高专)的学生为例,就择业观念、就业心态以及已成功就业贫困大学生的目前的工作状态、心理状况等,来研究分析地方普通高校贫困生在择业和就业方面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本次调查问卷采用自编的《地方普通高校贫困生就业情况分析调研表》,采取在贫困生人群中随机抽样,无记名填写调查表的方法。内容涉及文化背景、就业方向、就业心态变化、就业途径等四个方面。调查对象为三所高校在校生及毕业生,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问卷420份,回收率93.33%。其中,有效问卷为420份,有效率100%。本次调查对调查数据的处理方法主要采用百分比分析。接受调查的人群参与度较高,填写问卷比较真实、客观,收回问卷有效率达到100%。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对比分析发现,地方普通贫困生在毕业选择上较少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但在就业意向、就业途径、就业心态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同时也具有一些共性问题。

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贫困大学生的大学主修选择 有大部分贫困生入学时做过一定的社会调查,或多或少地考虑到未来的就业形势而选择自己的专业(62%),未雨绸缪,以便更好地适合社会的竞争;仅有38%的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将个人兴趣摆在了首要考虑的位置,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方向。

贫困大学生就业意向 在贫困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中,有50%的贫困生选择直接就业,27%的贫困生倾向于收入稳定的公务员队伍;而在继续深造方面,贫困生比例为18%,说明地方普通高校贫困生的就业意愿强烈;而在自主创业等其他方面,贫困生的比例仅为5%。从总体来看,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贫困生灵活变通思想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多种就业、科学就业观的学习。

贫困大学生的择业 在择业过程中,贫困生受工作待遇(30%)和工作发展前景(50%)等影响较大,说明贫困生有强烈改善经济条件、支持家庭状况的诉求;而个人理想(10%)和父母期望(10%)等在经济面前则被大部分人忽视。

贫困大学生期望的工作收入 对于工作收入方面,贫困生表现出相当大的趋同性,表现出对高收入的强烈的渴望。希望月收入为3000元以下的贫困生比例仅为8%;希望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贫困生比例为35%;希望月收入为5000~7000元的贫困生比例为31%;希望月收入为7000元以上的贫困生比例为26%。有57%的贫困生期望月薪高于2014年届毕业生期望月薪平均值4375元,说明工资收入方面,地方普通高校贫困生的要求普遍较高。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态 面对当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贫困生就业压力较大,仅有23%的贫困大学生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心平气和5%,自信18%),有77%的贫困大学生会有心理不适,就业心态不稳定(自卑9%,略感压力41%,其他负面情绪27%)。

同时了解到,绝大多数的贫困生积极尝试为就业做准备,如大学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基本专业上岗证书等,同时参加各种比赛来积累经验,包括本科生创新计划、挑战杯大赛、创业大赛。而不容忽视的是,一些样本显示出工科专业女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隐形歧视,一些岗位招聘甚至表明只向男生开放。

贫困生由于自身家庭的特殊性,在心理方面要比其他非贫困生群体要敏感,也更脆弱,在学校学习还是寻找工作或者就业过程中,面对海归、名校学生、各类证书门槛等压力,促使他们往往心理较封闭,不善交际,对他们的就业也形成障碍[2]。同时从小他们就被家庭情况所限制,难以接触到一些新鲜事物,视野比较狭窄,他们会以改善家庭情况为第一要务,家庭也难以承担继续考研深造的昂贵费用,从而选择尽快就业而不是继续考研深造来作为毕业的方向。

目前,大学生人才市场的总量每年都在递增,而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就贫困生而言,更需要国家、社会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帮助,鼓励他们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岗位,进行心理疏导,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与负担。而社会、学校以及有关单位要加大对贫困生问题的重视,注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是基础。国家有贫困生助学金以及贫困生助学贷款,各个高校也有其他对贫困生提供帮助的措施。但是不能忽视对贫困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资助”,学校所关心不应该仅仅是贫困生的生活水平,还应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等同样重要[3]。

大学生需要积极调节自我心态。当今社会已开始从身份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职业能力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和从业的职业生涯始终。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就业能力入手,特别对于贫困生而言,要抓住点滴可以学习的机会充实自我。在日常人才市场运行中发现,就业率高的专业毕业生和易于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指数都很强,这些大学生平时很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按就业岗位说明书指标进行修炼,不断增强自己与目标企业需要的岗位能力,善于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这些都属就业指数,把握这些并不断提升,就业就变成快乐的事情。树立正确的目标,找准自己的方位、自己适合的位置才是最好的方向。

3 结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达目的,竭尽全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期待不仅仅是贫困生,所有大学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辽宁省专项资金培训贫困大学生[EB/OL].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5/04/content_2649176.htm.

[2]2014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EB/OL].http://article.zhaopin.com/pub/view/214009.html.

[3]透视大学生就业难后面的七大深层问题[EB/OL].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610/03/t20061003_8824667_

6.shtml.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状况贫困生就业
桂北地区长寿之乡永福县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
输卵管结扎术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