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潮经济还需冷静思考

2015-05-28张立人

当代贵州 2014年36期
关键词:都匀珠三角站台

张立人

11月24日,“深化区域合作·共建贵广高铁经济带”集中采访活动在贵阳启动,来自贵州、广西、广东三省区50余家新闻媒体的80余名记者以贵阳北站为起点,沿贵广高铁一线展开集中采访,共同聚焦高铁经济带建设,为贵广高铁的开通预热、蓄势。

这是记者第二次跟随采访团行走贵广沿线,12月1日,高铁行的记者们抵达了广州市的番禺区,行车仪表盘上接近1700公里的记录,标志着贵广行的行程已经圆满完成。

记者一路行来,深刻地感受到,高铁将千里之外的珠三角真正带进了贵州人民发展的视野。

完善配套措施迫在眉睫

记者两次沿线行走,发现沿途的站台建设滞后。8月,记者第一次经过三都站台,到达时道路崎岖,颠簸许久,高铁站台到县城的道路离修建完成尚有时日;11月底,记者在都匀站看到,道路与站前广场双双处于紧急抢工的状态,高峰时有5000余名工人同时在广场作业,为的就是完成贵广通车时配套措施的无缝对接。

没有公交、客运为基础的交通管道的无缝对接,高铁为群众带来的便捷就将大打折扣。除了贵阳站,高铁站台普遍修建离县城较远,高铁站台到主要旅游区和商圈的公共交通体系是否能及时搭建完成,是关系到高铁能否真正惠及民生的重要环节。

11月27日,黔南州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罗桂荣在都匀站接受记者采访。他告诉记者,都匀站是除了贵阳北站外贵州最大的站台,除站前广场同时在修建的还有客车站,工作量大、要求高,现在正在紧张的施工中,但是一定保证能在贵广高铁通车时完成,让珠三角的市民来都匀开心旅游品茶。

高度重视场站基础设施和周边配套能力建设,既为解决出行问题,也为最大释放高铁效应创造基础条件,这应当是高铁经济的重要前提。

架构区域竞争协作新格局

近年来,围绕珠三角地区,国家先后批准修建了武广、南广、夏深等高铁。随着交通环境的整体改善和珠三角地区对外无缝链接落实,大量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经济发展要素必然通过合理的市场需求向相对优势明显的区域流动。北部湾加快打造东盟平台、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经济群加速产业集聚和辐射,都是珠三角地区经济要素主要流动的方向和承接平台,贵州要分一杯羹,自然要拿出别人拿不出的硬通货。

贵广沿线地区也一样,粤西北尚待开发,记者在肇庆市怀集县的经济规划里看到这样的文字:“高铁开通后,怀集和广(州)佛(山)肇(庆)经济合作区不仅将彻底融入珠三角核心区1.5小时经济圈,与珠三角核心区和大西南再次拉近距离,还将成为承接外来投资和珠三角核心区产业转移的‘近水楼台。”

广西的贺州、桂林也正为高铁开通谋划着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而且相比于贵州,这些地方的地缘文化跟珠三角地区更为接近,语言相通,也有相对富足的土地和人才成本优势。

贵州如果不深挖自身潜能,发挥生态优势、文化优势,是无法在资本人才资金等要素转移的浪潮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

不单是招商引资,旅游产业同样也有这样的外部竞争压力。对此,黔东南州州长廖飞有自己的思考。

在黎平的肇兴侗寨,廖飞告诉记者,广西旅游主打山水,黔东南则是民族风情,高铁经过的黎(平)从(江)榕(江)地区就是典型的民族文化风情区,大家是各取优势错位发展,不存在恶性竞争。同时也要着眼于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加强区域合作,才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做大这个市场。

而在今年泛珠大会上,贵州、广东、广西三省区政府高层已就打造黔桂粤生态旅游产业带形成共识。

今年12月,以“迎接贵广高铁,深化区域合作,共建高铁经济带”为主题的贵广高铁旅游黔粤桂联合推介会在广州举办。会上,三省区政府及相关领导共同启动了“畅游黔粤桂·高铁伴您行”主题宣传促销活动,并见证了协议签署。三省区旅游部门还共同发布了旅游优惠信息,签署了《黔粤桂旅游合作协议》。三省区还将联合组建贵广高铁旅游营销联盟,实现区域内优惠措施互通互享,建立客源互送机制。

打造百花齐放的高铁经济带

省内各区域之间如何构建区域差异化生存、协调发展的经济生态圈?这是记者一路行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记者看到,在高铁沿线每一站,都正在修建高铁新城,这些新城有的涵盖了产业园、厂房,有的则是旧乡镇的改造升级版,规划中恢弘的站前广场、出站即到的城市综合体,为的都是吸引并留住高铁过境带来的资金流、人流、信息流。

但高铁机遇绝非普惠制,沿线的地域既要依靠珠三角和黔中经济区这些都市圈,借力发展,也要警惕自身的优质资源和高端利润被中心城市“虹吸”而去。高铁开通后,在加速人员等流动的同时,也会促使人才向发展环境更优、行政效能更高的区域聚集。

日本的第一条新干线于1964年通车,推动了中心都市圈繁荣的的新一波浪潮,据统计,从1955年到1970年,日本的地方经济圈净流入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就达750万。

高铁促进资源的进一步分配必然导致经济结构的转变和提升,沿线的高铁新城在以后如何保住自身的优势、并避免被中心都市圈吸走核心资源?这将是高铁时代赋予各地主官严峻的考验。

一路走过,记者在感受疑惑时也不断地获取信心。对于各地如何在普遍拥有生态优势的整体环境下,深度挖掘自身区别于周边的独特优势,并非没有路径。像黎从榕地区的侗族文化、三都的水族文化、都匀的毛尖茶、龙里的临空经济区等等,都可能是这些地区以后真正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延续性的保障与基础。

从全线来看,贵州要提高发展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就要立足高铁沿线乃至区域全局来谋划政策推动工作。要让这些高铁新城之间实现区域产业、城镇建设、发展路径的差异化,而在客流物流引导、产业项目选址、旅游品牌营销等方面又要实现联动,真正实现沿线各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存异的前提是求同。共建贵广高铁经济带,既是黔桂粤三省之间的大命题,也是各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真正转变思维,破除以行政地理划分的区域经济格局,奋力形成推动高铁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才会真正让中国这第一条穿越喀斯特的高速列车带领黔贵人民走向新时代。(责任编辑∕喻    丹)

猜你喜欢

都匀珠三角站台
高铁站台
都匀市老干部争当义务宣传员
另类的公交站台
都匀 向春节返乡人员送温暖
绘就“大都匀”画卷
相遇
都匀市老干部心系都匀的旅游发展
珠三角,2012
站台上,送走喧哗
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