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大学生活

2015-05-27徐平

中国大学教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大学教育大学

徐平

摘 要:能够上大学,是许多年经人存兹念兹的梦想。然而进入大学后又很容易对大学生活感到单调、乏味,进而产生失望和迷惘。作者通过对大学生活的感悟和理解,深刻阐述了大学教育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大学生活;大学教育

大学生活是人生“最富有积极意义的生命体验”。感悟大学生活,首先要从对教育的理解说起。意大利思想家马志尼曾说:“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定的才干、智慧和合乎道德的倾向,只有教育方能赋予它们生命和活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就是启发人的主体意识,“教育的过程”就是唤醒人的主体意识的过程。《论语》中“学而时习之”的“学”,就有“觉”的意思。《说文》中解释说:“学,觉悟也。”由此可知,学习的过程就是觉悟的过程,即在效仿的过程中慢慢转化为觉悟。觉悟就是对自我认知的深化,对社会认知的拓展。用教育学的观点来说,这个过程是教化的过程;用生物学的观点来说,这个过程是渐成的过程。

作为一名从教近30年的大学教师,我非常希望与大家分享我对大学生活所包含意义的感悟和理解。如果我们对大学生活所包含的意义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就会释去些许茫然,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大学的工作学习中。

一、大学能够塑造昂然向上的精神气质

有人问能在大学学到什么?答案的一部分是大家希望听到的,我们将学到许多专业知识,但这些同样可以从书籍或视频中学到。大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所能提供的知识,而在于学有所成后能够以崭新的思想境界观察和审视我们所属于的这个世界。

所谓思想境界,就是对信仰的坚守和对理想的追求。北京大学朱志良教授认为,人生是需要有境界的,没有境界的人生,站不高,看不远。表面上看起来,境界对我们没有什么用处,不会给我们带来直接效用,但实际上对我们的人生影响很大。我们的胸襟是怎么形成的?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有时候就能决定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福特斯在一次毕业典礼演说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就算你们觉得它们不可能实现,也要记住,它们至关重要,是你们人生的北极星,会指引你们到达对自己和世界都有意义的彼岸。”有了对信仰的坚守和对理想的追求,人就会放弃眼前利益,追求长远利益;放弃个人利益,追求公众利益。这也就是康德所说的“非功利性”。理想和信仰是不能计算的,有了计算就不是理想和信仰。

如果问大学是什么样的地方,我认为大学首先就是能够让我们感觉到思想境界升腾的地方。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在2008年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这样说过:“只要民族没有复兴,我们的责任就没有完成,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贫困中,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苦难中,这是我们北大人的胸怀,也是我们北大人的庄严承诺。”在一般人看来,林毅夫教授所讲的可能距离我们很遥远,甚至有点不符“实际”,但这却是一种不平凡的雄心壮志。大学就是要将一种崇高的社会理念和历史责任传递给学生,惟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超越自我的一代新人。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雷文认为:“大学的责任是教育、引导、塑造更广阔世界的价值观,使其能够激励学生的潜能全面开发。”对于我们来说,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会潜移默化地注入我们的心灵世界,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筑成我们的精神内核,形成我们以使命感为导向的持续性的学习动力。这里,我们不妨再重温一下1874年赫胥黎在就任英国阿伯丁大学校长的演说中说过的一句话:“在这样的一所大学里,榜样的力量将鼓舞学生树立崇高的志向,沿着开辟知识新领域的探索者的足迹前进。他们所呼吸的空气将充满着对真理的热爱和对诚实的激情,这是比学问更珍贵的财产,比获得知识的能力更高尚的素质。”

二、大学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

文化构成了人类社会经验的广泛性。我们借助文化而发展,在文化熏陶中获得生命的灵动。如果没有文化的熏陶,我们的思想意识就会被窒息,对各种事物的认知就会变得十分麻木。我们对文化掌握得越丰富,对社会发展的感受力就越准确,走向社会的信心就越坚定。可以说,我们未来发展的一切判断、观点、动机、标准以及付诸行动的决心,就集中在我们所获得的文化视域和思想范围里。

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场所,大学集合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社会与文化在这里聚合荟萃,科学与人文在这里交相辉映,历史与现实在这里汇集交融。更形象地说,大学就是“南来北往”和“南腔北调”。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中,我们犹如在时空隧道中穿梭和转换,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应。通过各种讨论和交流,我们在比较和择取中慢慢将人类社会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智慧内化为自我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炼就应对各种文化环境的感受力和适应力。相反,倘若没有这样一种多元文化的熏陶以及多样文化的体验,我们每当遇到新的文化环境,就难以避免出现“适应性休克”。

当然,文化的多元所带来的差异有时也会引发矛盾和冲突,但差异更会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收益。这种多元的文化体验,不仅可以开拓宽广的视野,而且可以达成“海纳百川”和“万物皆备于我”之目的。包容不同而成大同。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就曾告诫说:“个人人格是很重要的。而人格要通过合作才能表现,假使你孤居远处,隐居鸣高,那么就是你有高尚人格,也无由表现了。我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地合作。”

三、大学具有涵养文化底蕴的宁静环境

我们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过程又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到简约的发展过程。就是说,由社会分工而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环境,即简单的社会环境、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前教育为我们提供的是适应简单社会环境的平台,大学教育则为我们提供了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平台。如果一个人缺乏由教育而形成的支撑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价值资源,过早地进入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就很容易为社会的多样性所淹没,被社会的复杂性所迷乱,如同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失去了方向感。

什么是宁静?宁静就是在社会的剧烈流变和喧嚣浮华中保持“置身闲暇与耐住寂寞”的状态,于是,大学也就拥有了一个消除许多糟粕,略去了许多复杂因素的宁静校园。在这里,人们将科学研究作为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正是这种宁静的校园和人们特殊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大学这种“宁存淡泊心,不趋媚俗尘”的独立精神,呵护着我们正在成长中的心灵。在大学里,我们避免了过早依附社会生活的繁杂琐事,避免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于是,我们一边可以静观社会云卷云舒,在相对纯净的环境中逐渐形成清朗、明礼、谨慎、淡定的风格;一边又能够涵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沉的内省功夫,品味和思考人生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蓄势待发。这也是《大学》里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四、大学可以进行理性道德的体验

在大学前教育中,我们往往拘泥于形式上的道德要求,比如称呼的使用以及一些简单的礼节,而对道德问题的理解还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难以理解礼仪的核心是理性道德。大学期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际环境的变化、认知能力的提高,我们对道德内涵的理解渐入佳境。比如伴随空间的改变,我们远离了父母,正是这一空间的变化,我们开始对父母有了牵挂和思念。同时,通过与更多陌生人的接触,开始思考“他(她)是谁”,“我与他(她)是怎样的关系”,“我与他(她)如何相处”。在大学生活过程中,通过“合宜”地融入集体生活,慢慢地超越自我局限,体验“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乐”的意境,进而感悟理性道德、承担道德责任,善尽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职责。青年时期是决定未来的“非常时期”,而我们“对道德、伦理以及一些社会问题的关注,这些素质只能在优良的环境里才能培育起来”。大学正是这样一个地方,大学为我们提供了理性道德的体验。正如美国学者布瑞德利在《哈佛规则——捍卫大学之魂》一书中强调的那样:“大学是一个充满强烈道德意识的地方”。

尤其在现代社会,各式各样的危险、诱惑及人性的弱点,都可能导致我们无视自己的道德判断,转而选择不恰当的行为。而道德理解能力的提高和道德意识的增强,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包括诚实、善良、宽容、公正等。这些理性道德经过人类的深度思考和人类经验的反复检验,并形成了人类道德的基本要素。美国教育家博耶指出:“没有伦理道德统率的知识比无知更危险”。诚信既是科学研究的信条,也是道德责任的要求。科学要求无隐瞒,道德要求无欺骗。

五、大学能够培养立足未来社会发展的专业知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社会,任何一个行业或部门都有一套复杂的制度设计,甚至形成了专门的话语环境。我们要立足于未来的发展,就要委诸专业能力的提高。如果不具备专业能力,就容易被社会的发展边缘化。

专业能力主要由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方法构成。要想完成某一领域的专门任务,首要的就是要做到相关的知识把握、理论把握和方法把握,否则,无从谈专业能力的提高。这里以概念和理论的把握为例。概念是掌握知识和掌握理论的重要基础。没有概念,我们就无法交流;没有理论,我们就难以思维。因此,概念是认知的要素,理论是思维的基础。只有对概念和理论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才能进行清晰快捷的专业交流。

理论是抽象的概括,是用非现实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实践是具体和应用,是用现实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譬如“扳子”就属于应用的,可以解决具体问题,但“扳子”解决的是常规问题,一旦发生超常规问题,往往具有理论思维的人才能更加思想宽阔、更加方法灵活,更加容易涌现出创造性的行为。就是说,理论虽然不能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但却能给予我们以启发。理论的准确把握对专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准确的理论把握,如同茫茫沙漠中的指南针,它不让你迷失方向;如同在飞机上俯瞰大地,一切尽收眼底。一般来说,我们掌握的原理性知识越多,就越能获得一种以博大、镇定的态度看待人类生活的能力。相反,就容易陷入盲从、粗俗、狂妄。

学好专业知识的途径是专业训练。青年人的特点往往是缺乏稳定性,而专业化则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此就必须经历严格的专业训练。一般情况下,专业训练包括规范要求(共同遵守的“标准”)、掌握概念、科学方法、表达能力等。可以说,专业训练有点像苦行僧,就是不断地重复。在不断的重复中,逐渐养成一种直觉、内化一种自觉,甚至形成一种专业气质。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连续不断和反复熟悉的过程,就难以在专业化方面有实质的进步。

大学期间,专业训练主要是围绕课堂、实验、文献阅读、调查研究、课堂讨论、论文写作等展开的。每个教学环节设计都需要我们细微地去体会。就是说,大学期间的每一个教学过程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走向新的更高的学习阶段,直至最后走上创造的平台。比如课堂是习得知识的过程,实验是规范运用知识的过程,调查研究是寻找知识依据的过程,文献阅读是增加对知识理解的过程,课堂讨论是通过思想交流内化知识的过程。以文献梳理为例,这是教师经常强调的问题。所谓文献梳理,就是通过大量的“抄、摘、引”,将前人在同一领域里完成的工作进行消化、考订和综合,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没有这一环节,就难以形成具有创见性的新认识。在文献梳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扩大了理论视野,增强了历史意识,增进了哲学蕴涵,同时也逐渐养成了判断力、解释力以及表达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引领者。在古希腊,教师被视为人生的“智者”。在大学里,教授是大学精神的代表,承担着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职责。教授一词的本意是职业的意思,即以传授知识为职业的人。传授知识是教授义不容辞的责任。所谓课堂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概念,理解性地阐明各种事物的道理,指明实践和努力的方向。教学活动是自然情境中的经验世界,也是美妙的生命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展示生命的魅力,学生在学习中舒展生命的活力。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对学习环境的感知,如果我们能够对每一教学环节都保持一种期待和好奇,每一次都会发现“最感兴趣的东西”和“最有收获的地方”,所以有“小主课程,大作工夫”的说法。梅贻琦先生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儒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致,不为而成。”

总之,大学是承载我们人生经历和青春记忆的最美好的场所。大学生活是愉快的、有希望的辛劳。如果我们能够在各种有益的生命体验之间形成良性互动,那么所有的辛劳就能够换来智识上的收益。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我们将经历一个巨大的人生蜕变。在这巨大的人生蜕变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以彻底的觉悟、坚定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努力,大学就会成为我们未来的“应许之地”。

[责任编辑:夏鲁惠]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大学
比萨里的大学问
至善
比萨里的大学问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改善高校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措施研究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