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对村落公共空间的建构意义

2015-05-27郇昌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村落

郇昌店

摘要:改革开放后的郇村公共空间演变呈现出从单一到多元演变的趋势,代销店、村医务室、家庭教堂、电影放映场、体育场地等都是构建公共空间的依托。在经济需求和医疗需求的推动下,代销店和村医务室长期扮演重要角色,家庭教堂的作用主要是服务于患病群体,电影作为精神需求的满足条件已经被电视、网络等个体性要素所取代,自发兴起的体育运动成为新的公共空间类型。体育塑造的公共空间,属于村落精英引导,彰显了自发秩序的生成和公共性的恢复,并符合村民的追求健康的功利目的,呈现了女性权利的兴起。该个案贡献的观点是:在正式体育组织缺乏的状态下,自发性体育组织成为替代性选择;体育公共空间挤压了其他文化的空间。

关键词:村落;公共空间;体育场域;郇村

中图分类号:G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276(215)2-1-6

Abstract:Afterthereformandopeningupinthevillage,publicspacehasevolvedfromsingleformtomultipleonesMarketingagency,villageclinic,family,church,filmscreenings,sportsvenuesandothersallrelyonpublicspaceconstructionUndertheimpetusoftheeconomicneedsandmedicalneeds,marketingagencyandvillageclinicplayanimportantroleforalongtime;theroleofthefamilychurchmainlyservethepopulationofpatients;thefilmasasatisfactionconditionofspiritualneedshasbeenreplacedbyindividualelementssuchastelevision,Internet;spontaneousriseofsportsspacebecomethenewtypeofpublicspacePublicspacebuiltbysportsbelongstothevillageguidance,demonstratingtheformationofspontaneousorderandtherecoveryofthepublic,andisinlinewiththevillagers'pursuitofhealthutilityandpresentstheriseofwomen'srightshepointisthatintheabsenceofanofficialsportsorganizations,spontaneoussportsorganizationshasbecomeanalternativeselectionandsportspublicspacesqueezeotherculturalspace

eywords:village;publicspace;sportfield;uanvillage

1研究缘起与个案选取

伴随着我国农村体育问题研究的持续深入,学者已不满足于整体性的共性挖掘,利用田野调查等方法、通过对个案的叙事研究实现从微观个案反映总体状况的目标。此类研究不仅使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问题意识更为明显,进一步拓展了农村体育研究的领域。

就现实存在而言,体育是与其他社会现象相互交叉、互动乃至融合的社会事实。公共空间,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是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具有开放性和自由参加性的利益表达场所或机构[1]。相关研究业已证明,体育在公共空间塑造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与其他诸如微型市场、庙堂等具有同样的意义。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体育塑造公共空间的探索,描述体育在乡村生活与秩序维护中的角色与意义。我国农村,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形态,和现代体育代表的工业文明具有显著差异。体育 尤其是现代体育 在我国农村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了体现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适应与融合的过程。而在传统文化浓厚的农村地区,体育的独特价值体现那些方面,与其他社会现象有何区别,将是本研究要回答的问题。

本研究选取的鲁东南郇村位于临沭县店头镇,因村东生长有楮桃林而得名,文中笔者为其取学名为郇村。地处鲁苏交界地带,坐落在三河一岭 南河、东河、西沟和北岭 围成的四方形区域,村落规划整齐,一巷五户,房屋和院落规格统一,一条主干道与外界连通,以种植小麦、花生为主,劳动生产的季节性较强,全村有6余户,1多人,姓氏极为单一,郇姓占据全村绝大多数,占98%以上,宗族和伦理观念极强。笔者之所以选择郇村作为个案,一是该村极为封闭,传统观念较强,对外来事物的接受较差。二是该村具有超级稳定的血缘和伦理关系,全村人口都可以按照“……邦、庆、恒、昌、志、战、鹏……”辈分进行排序。三是该村因为伦理关系,其公共空间存在的功利性更为明显,利益表达更符合“差序格局”的论断。

郇村个案的优势在于,其相对封闭的环境、原生态的文化保存和接近固化的心态,具有成为研究试验场的可能。本研究通过改革开放以来,郇村公共空间的演化进程中,各种公共空间的形态及其演化趋势,更对新近出现的女性村民蜂拥健身的体育现象来论及体育塑造公共空间的意义与价值。

研究利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利用春节和暑假在郇村逗留的时间,通过观摩村民生活形态和村民健身舞蹈,并对健身舞蹈活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2既有文献回顾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很多事物都能扮演公共空间塑造的功能。在公共空间形成过程中,体育属于一种典型的引致要素。

西方学术界,对体育与公共空间的研究,很多是从“游憩”的视角进行的。作为现代工业的伴生品,体育与城市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城市中体育与公共空间研究较为深入。Pujadas,Xavier(212)论证了体育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西班牙城市巴塞罗那187-1923年间体育和空间建构的内在联系为对象,呈现了体育作为社会建构的工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空间 。其中关于欧洲城市与体育公共空间的研究较为丰富 。在体育公共空间构建过程中,M,Myrdahl(211)认为,体育中的政治并非不合时宜,在体育运动中存在政治冲突的影响因子。umberstone,Barbara(211)针对对自然环境下的体育对精神空间的塑造进行了研究,认为置身于自然环境下的体育运动体验,可以实现对自身“存在”的遐想 。而有组织青少年体育活动在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中呈现出信念、价值和技能的区别 。而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也是培育城市精神,进而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工具。Ren,Xuefei(29)以北京奥运会为例,研究了超大型体育赛事不仅影响了城市空间,而且改变了其在全球空间的形象 。

国内学者对体育与公空间的关注较少,主要集中于城市体育的公共空间塑造。现有成果中无论是对古希腊还是中国现代的研究,尤其以对公共体育场为代表的体育场域对体育空间塑造倾注了大量精力。对古希腊体育发展在城邦种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体育是古希腊城邦交际 如交流文艺作品等 、决议 通过决斗分出主人的输赢 的重要场所 ,古希腊奥运会通过竞技运动实现了社会权益 。陆小聪 29 认为体育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成分,主要的体育公共空间有体育场馆、健身场所和体育赛事等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有形的体育场馆成为表征中国现代化的一种途径,也是各种群体集会和权益交叉的载体 。也有学者对表征公共空间城市的麦当劳和农村的篮球场做比较发现,二者在塑造人际关系方面具有一定差异 。体育所扮演的“社会文化评判”公共空间的角色 。熊欢 212 以居民小区、公园广场、商务休闲区的女性休闲体育为对象,阐述了女性的休闲体育活动挑战了原有的空间性别秩序,改变了体育空间中关于“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刻板印象,凸显了女性特殊而多元的需求,从而在城市建构起了女性社会空间 。

从目前体育与公共空间的塑造来看,体育场域具有成为现代人“家庭”“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的可能,因此可以成为社会公共空间的构成部分。但是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以城市体育空间为主,鲜有对村落体育空间的关注,尤其是对村落公共空间的横向比较,基于农村体育异于城市体育,村落体育空间塑造更可能体现村落体育运行的轨迹与逻辑,具有更为显著的意义。

以上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上述成果尚未对处于差序格局中的中国农村的体育现象进行探索,就具有文化特征的农村体育而言,其对公共空间的塑造特征成为研究的着眼点。

本研究对郇村的个案研究,首先分析了郇村场域的公共空间的类型和发展趋势,郇村体育公共空间的出场,超脱了既往“体育设施”“运动人群”的特点,“运动项目”为切入点,且该运动项目无意中扮演了“性别分化”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对郇村的个案考察,能够梳理出村落体育空间生成的地方性知识,具有独特意义。

3郇村公共空间的演化图谱

尽管“公共空间”在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中含义略有不同,但其具有的公民集聚、秩序建构和权益维护等特征得到了多学科的广泛认可。从公共空间的生成逻辑来看,郇村公共空间的形成主要与公共事件的生成与解决联系在一起。由于郇村人口具有较强稳定性,其对公共空间的集体性参与更多体现了社会心态。

笔者通过和村中族老的交流,结合村志和族谱分析,总结郇村扮演公共空间的轨迹,初步呈现了郇村公共空间演化的图谱 表1

药房是郇村村民对医务室的称谓,明显呈现出郇村居民对于“药”的崇拜,虽然经过政府投资改造,药房已经变成能够在线“实施农村医保报销”,并能够住院的新型农村社区医院,但很多人依旧习惯于围绕在药房周围,聊天说事,交流更多是村里谁得病,治疗加救护,真实知识加个人猜测,内容异常丰富。围绕药房建构的公共空间,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呈现了对自身健康获得的期望,年轻人很少参与此类问题的交流。

代销店是郇村市场经济的具体呈现。该村有“一大三小”四个商店,其中大商店供应全村,小商店供应区域。以前的经营模式,都是“顾客要求—代销店人员提供产品”,中间隔着一个柜台,柜台外有很多人从事娱乐活动,如带有赌博性质的棋牌类游戏,主要以中老年男性为主。但大代销店引入超市管理模式后,商品种类丰富了,但破坏了以往村民熟悉的交际空间,聚集的人变少了,反而采取传统柜台经营形式的小卖部,人群聚集较多,聊天、娱乐不亦乐乎。

基督教是村民长盛不衰的信仰,民间俗称信“主”,基本每晚都要集会,吟唱歌谣。在郇村,基督信仰可能与真正的宗教信仰存在明显差异,教民的主要价值诉求在于“祛病消灾”而非追求精神的超脱,很多村民因患病,无法医治,转而求助神灵,借助宗教转移对病患的恐惧感。但关于“戒烟戒酒”“不说谎”“家庭和睦”等转化为地方性知识的“信条”却对农村社会秩序的维护发挥着积极作用,并一定程度上能实现身体健康的功利目标。

电影放映场所,村民精神消费的场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较为兴盛,一旦晚上有来放电影,很多村民会很早就去占位置,展开交流,很多村民不满足于看一次,虽然同一部电影,可能会跟着电影放映机转看几个村庄。种种情况无不体现了村民精神生活的贫瘠,但随着“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互联网”的逐步普及,电影所具有的社会集聚功能业已消失殆尽。郇村所在的山东省配合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山东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规定,农村每月一场的频率,每年放映98万场 。目前,这种送电影下乡的政策实践,因失去了观众,很多电影放映都是到村委会领取1元补贴直接离开,间接呈现了精英群体所认定的“文化下乡”政策的失灵。传统意义上而言,电影放映代表了精神共享的场域,但是由于社会文化整体消费习惯的转移,该共享场域已经失去存在价值。以电视与互联网为代表的精神消费领域,由于个体可以自我选择,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村落电影放映这一“精神产品消失共享”的失落,居民之间的聚合程度日渐降低。

红白喜事,一直是村落公共空间维护的重要依托,由于郇村具有内在的血缘关系,所以一般遇到红白喜事,都是自愿参与帮忙,如果人手不足,只要有人上门找你,无论手头有什么事情都必须参加,这就是“乡序民俗”。红白喜事,不仅要解决相应婚嫁葬埋,还会对家庭财产做出分配,主要由村里辈分较长的人主持,红白喜事扮演着家庭内部决策的传统。参与村民只有权观看,但无权评论和裁决。郇村红白喜事形成的公共空间,属于典型的种族习惯法延续。

郇村村民在不经意间通过“母传女”引入了健身舞蹈,村民晚上参与健身锻炼,还有围观群体,形成了较为典型的村落公共生活,村民不仅从事健身锻炼,而且还对健身组织、经费投入和集体活动等作出安排,形成了村落健身群体。

和其他公共空间相比,郇村引入的健身舞蹈,时间较短,属于通过民间血缘关系传入的 。健身舞蹈一经传入,吸引了村民极大的兴趣,年轻妇女群体是主要参与者,但也有5、6岁的乡村老年人。每天晚上的舞蹈活动,形成较为典型的公共空间。该空间的形成,与郇村失落多年的“秧歌”具有同样的价值意蕴,但又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健身舞蹈的世俗化,参与群体不分年龄,实现普通村民对健身权益的诉求。而秧歌较尊贵,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跳,并且跳秧歌的都是年轻貌美的女子,秧歌代表了村民对“美”的认同。第二,健身舞蹈日常化,打破了秧歌在年关等重要节日举行的局限,具有与村民日常生活结合的可能性。第三,健身舞蹈形成的公共空间具有女性气质,是对郇村传统男权公共空间的补充,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女性的社会参与热情。第四,女性群体自组织。郇村健身舞蹈属于生发于民间的自发性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女性扮演者决策者和执行者的角色,男性被完全排斥在决策群体之外。从郇村公共空间演化过程来看,由于健身舞蹈所具有的的性别特征,初步呈现了女性空间的蓬勃成长,郇村公共空间“男性中心”和“女性边缘”间的转换。

体育在郇村公共空间塑造中的作用角色

郇村引入的健身舞蹈,无意中扮演了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的工具。但就我国农村当前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消褪的事实来看,类似的具有长期号召力和凝聚力的活动较为稀缺。研究表明,运动场所和项目具有性别选择和排斥功能,尤其是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容易形成对女性的排斥 。但是健身舞蹈的引入,符合了女性的体育健身需求,并在郇村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此相对应,距离郇村公里之外的XBX,村民尚武好斗,同时是县政府规划的新农村健身示范村,新农村建设配套建设的篮球场已破坏殆尽,场地设施残骸无法显露地原有的运动痕迹。由此可见,郇村的健身舞蹈,较好解决了农村体育文化对世俗文化的适应问题。

1乡村体育精英引导的公共空间建构

郇村健身舞蹈具有体育功能,但参与者并不认同体育锻炼,更多的人认为是参与文化活动。健身活动的持续引入,与最初的健身参与者具有密切关联,这些健身参与者,因运动技术方面的优势,属于具有突出健身技能的村落精英。由此可见,郇村公共空间的生成归因于乡村体育精英的塑造。

郇村健身舞蹈引入之初,仅有少数妇女参与,属于接受健身舞蹈比较快的群体,后又接受了县文化局组织的健身舞蹈培训,经过培训,获得了社会体育指导员三级证书,逐步确立了舞蹈健身民间领袖的身份。由于郇村村民具有较为复杂的宗族关系,随着健身人数的增加,郇村健身舞蹈已分化为几个部分,每个片区的健身舞蹈带头人身边,聚集着周围邻居或具有宗族关系的群体。由此可见,郇村的健身舞蹈分化中,村落精英的体育动员与乡村祖宗的“同宗”观念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规模庞大、组织松散但约束力较强的体育公共空间。

村民 LXL,女,3岁 表示,来参与舞蹈健身就因为其侄媳妇做舞蹈队的“领导”,如参与别的队,在情面上说不过去,当然要支持自家人的事了。参加舞蹈健身,既锻炼了身体,又缓和了关系。

2体育呈现村落公共空间生成的自发性秩序

郇村公共空间的形成,与政府外部行政力量纵向推广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相比,属于民间自发的行为,呈现了村落自发秩序的形成逻辑。

郇村健身舞蹈的发展,初期全部属于村民自发的参与和投入行为,村民自发捐赠健身舞蹈所需的音响,同时自己平整用于健身的场地,后续虽有村组织对“电费”进行补偿,也是村民自治组织的投入行为。郇村体育公共空间的建构,属于村民基于自身的需求和爱好、自我组织并不断试错建构的类型,呈现了与哈耶克主张的“自发生成秩序”之共谋。哈耶克的自发生成秩序可解释社会领域的众多现象。体育公共空间作为郇村村民的自我选择,主要由女性群体确立健身秩序,包括健身时间和场所,并要求参与者对健身做出贡献。这种自发秩序也有向正式制度转化的可能,郇村健身舞蹈在尝试建立组织,并对健身人员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做出了规定。上述制度化的行为,引起诸多非议,因自发秩序向正式制度的转化,无形中对个别人员健身形成了“排斥”。这种在郇村内部建构的近似正式秩序,尚未纳入政府规划建设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依旧处于“自发”阶段。

郇村健身舞蹈发展建构的自发秩序,制约了向政府正式秩序的靠拢。政府对郇村健身组织的“收编”,颇费周折,更换了健身舞蹈的破旧音响设备。

3体育促进村落公共空间公共性的恢复

社会转型的加快,村落公共空间式微和更迭是不可逆转的社会事实。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消失殆尽,导致村落公共性的消解,维系村民的共同爱好、兴趣和诉求的活动日渐减少,村落治理的“原子化”格局呈现,村落正式权力的控制力下降 。

郇村健身舞蹈的兴起,扮演了重塑村落公共性的角色,并具有典型女性特质。男性成为健身舞蹈的欣赏者和陪伴者,在健身舞蹈场所旁,一个满足男性需求的娱乐行为出现,打扑克等媳妇跳舞结束回家。由此可见,健身舞蹈对村民家庭关系的整合具有积极作用,并带动了男性的聚集,郇村“女舞男牌 扑克 ”的现象极为典型。

村里老人 男,82岁 非常高兴,认为人不窝在家里了,又回到了以前。那时候,没有电视,村民的主要休闲项目就是吃完晚饭后逛大街,与其他人聊聊天,孩子们在街上乱跑。后来,电视有了后,大人不出来了,孩子也呆在家里,没想到跳舞能把人拉出来。人老了,喜欢热闹。

人群聚集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多,必然会扩展个体之间的联系,并使一种建立在共同爱好基础上的空间得以发展,对村民中业已形成的“碎片化”状态起到缓解改变的作用。

体育建构公共空间实现了民众的功利价值

消除病患是农村居民的迫切需求。无论是药房、基督教会还是健身舞蹈都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这种功利性价值,但是药从肉体治愈、基督从精神维护来看,健身舞蹈却具有“精神、肉体”结合的功能。

郇村村民朴素的追求健康的功利价值,在参与健身舞蹈中得以实现。健身舞蹈不仅能愉悦参与者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在肉体层面强化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通过走访,药房的老医生 B说,一些老病号通过舞蹈健身来药房的次数确实少了。舞蹈健身,已经成为郇村女性村民的一项晚间精神消费项目。

虽然没有人明确地宣传健身舞蹈能够实现身体健康,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参与到健身中,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基督教会聚会活动的冲击,有的信徒在“祷告”和“健身”中徘徊,无论哪种形式,在她们眼中,都能实现祛除疾病的目的。

就公共空间的存在而言,体育塑造的公共空间具有一定特殊性,并且在公共空间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虽然体育在村落的认同感很低,但是健身舞蹈在推广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村落公共性的恢复,而且实现了村民的祛病健体的目标。

5郇村体育公共空间的个案的普适性意义

个案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个案推演出普适性的观点。作为个案的郇村体育公共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独特知识的贡献,为我国公共空间的提供了理论素材,对其他地方体育与村民公共空间的塑造具有已经解释意义。

研究发现,其实现过程中呈现的地方性知识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51郇村体育公共空间彰显女性的地位

郇村地处齐鲁大地,距离曲阜不足2里,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较重,男性在家庭和村落具有支配性地位。郇村很多红白喜事过程中,很多场合和行为不允许女性参与。

健身舞蹈的引入,由于特殊的项目要素,形成了对男性权威的挑战,女性可以决定健身休闲项目。在郇村健身舞蹈推行过程中,男性成为旁观者,很多男人主动或被动地陪同妻女来健身舞蹈场地周边,欣赏女性健身舞蹈表演。在郇村,让女性处于“中心”,男性陪衬的项目较少,健身舞蹈成为女性权益实现的重要场域之一。在健身过程中,女性对村内的公共事件亦发挥公共舆论和公共批评的功能,因健身舞蹈的强势,以健身舞蹈队员为主体组成的秧歌队,参加212年春节祭祖大典仪式,需要强调的是,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但在祭祖仪式现场,女性只能观摩,依然不能叩拜。

同时,村委会中“妇女主任”的职务,下次村委换届时,很可能由舞蹈健身队的领头人获得,主要原因在于其表现出一定的组织能力,更在于其能够通过健身舞蹈这种行为,对妇女群体产生重要的号召力。

52郇村体育公共空间实现了对正式组织的代替

村落治理属于村民自治范畴,就目前村落治理的进展来看,虽然文化体育需求在农民群众增长迅速,但正式组织有待进一步建设。倪志伟等人研究发现,在正式治理制度确立前,农村非正式制度可能获得社会规范支持,使之成为正式制度的一种替代性选择 。

郇村的体育空间的形成,是根植于自发的行为之上,尤其是组织正式化后,已开始在参与者中筹资功能,解决体育运行中的现实问题,已成为与村落正式组织并列的组织类型。健身队替代了青年团、妇女组织,自发性地演化为具有特定结构和治理权限的组织形态,逐渐成为女性主导下的,解决文化体育需求的替代性组织安排。

从郇村的实践来看,村落体育空间的发展,尤其在组织合法化后,主要的权限集中于体育领域,但是也渗透到其他社会活动的管理,如对村落“气功”“色情舞蹈表演”的排斥等。

53郇村体育公共空间挤压了其他行为的空间

郇村体育空间的形成,产生了明显的虹吸效应。很多人走出家门参与锻炼,以前村里兴盛的赌博有所减少,其中尤对农村色情表演发挥了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目前,有很对流动于农村的民间艺术团体,很多利用色情表演、跳艳舞等形式,影响了农村的正常文化生活。郇村健身舞蹈举行后,由于主要的健身舞蹈队的活动场所临近村主路,很好地发挥了组织拦截和警示的作用。据郇村村民表示,在舞蹈健身活动渐成规模后,该村就没有来过相应的表演团队,但临近村庄一到冬天依旧时常有演出,尤其有民间集市的村庄。延续郇村的丧葬习俗,在老人过世后,儿孙会邀请表演组织来做“法事”,有时候会有一些出格的演出,但健身舞蹈兴起后,类似的表演已经渐渐失去吸引力,逐步回归到传统的“吹喇叭”“敲大鼓”等形式。

6结束语

郇村公共空间演化的轨迹表明,在民众生活方式转化的过程中,健身舞蹈作为一种公共空间的建构形式,表现出独特的价值,其所有具有的女性气质、公共性恢复、女性权益表达等功能,更是其他公共空间形态所不能赋予的。由此可见,作为农村文化异质形态存在的体育,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得到了认可,从而呈现了体育建构村落公共空间的图景。

[22mm]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村落
养一方自在宁静的村落
油画《村落》
引发海啸(下)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
原住民村落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