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研究
2015-05-27唐云
唐云
2 问卷调查法。在文献分析、访谈基础上初步形成问卷,邀请管理学、社会学、体育学8位专家对问卷进行3轮修改,最终形成“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问卷”,每个问题以斯科特5级量表设计,调查调查对象的赞同程度。本课题于21年6月~21年11月对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32位专家,河南、上海、山东8个省市体育局领导以及33家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8分,收回有效问卷16份。
3 访谈法。本课题就研究的相关问题在问卷调查期间访谈了高校专家、体育局领导、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以了解他们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全民健身社会责任的态度和观点。
2结果与分析
21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的界定
1 社会责任的梳理。社会责任论是产生于奉行新闻自由主义的西方国家,由于责任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产物,因此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责任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现今,“社会责任”业已引起学者、政府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并且“社会责任”的研究表现在法人社会责任和个体社会责任两个向度。法人社会责任的研究多集中在企业这一主体,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导者Carroll(1979)认为,CR是整个社会企业履行义务的总和,并提出了一个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等四个抽象范畴的被学术界广泛采用的CR四维模型 。国内,少数学者关注到相关体育组织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出版了以“社会责任”命名的学术成果。刘润芝 213 从社会责任履行的条件与环境、面临问题等方面较为详实分析了我国体育社团的社会责任;钟薇 212 分析了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主要内容、存在问题、提升措施等问题;周爱光 212 、黄健 212 、杜丛新 213 等则对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内涵、特征、内容等进行了理论性研究 。相关“组织”向度的研究中,尤其是学者张森 213 的《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分析理论定义和实践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方法构建了包含慈善责任、社区责任、战略责任等7个维度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层次模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体育组织社会责任的研究寥寥无几,其定义也较为模糊。
2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的界定。“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概念的确定是研究首先解决的问题。分析学界关于社会责任内涵的界定,不难发现行为主体、责任对象或客体以及责任内容是其包括的构成要素。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问卷调查,本研究认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全民健身社会责任是指其在遵循法律法规、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基础上,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所承担责任 755%调查对象“赞同”或“非常赞同”,非特殊说明,以下括号内数据后文字均删掉“调查对象赞同或非常赞同” ,主要包括全民健身政治参与、价值引领、体育文化创新与传播、竞赛表演、项目推广等方面。 研究初期本文并未涉及“政治参与”责任,根据专家的反馈意见将“政治参与”纳入到社会责任内容体系。专家对俱乐部其他几个方面社会责任全部表示“非常赞同”。 行为主体是健身俱乐部,责任对象或客体是给予健身俱乐部提供运行支持的包括委托人(政府、捐助人等)、雇员和志愿者、服务对象在内的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责任形式包括法律与道德两个方面。在访谈中了解到,专家普遍认为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具有发展性,随着国内体育环境尤其是全民健身的变化,其内容体系、实现方式等都会出现变化,内容呈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实现方式由简单到多元变化。
22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的依据
1 健身俱乐部属性。如同本文前言所述,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作为以社区居民共同兴趣和目的自愿组成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托和利用政府与社会各方资源,在社区内开展各种公益和互益活动的民间组织,它具有非营利组织的组织性、私有性、自治性、非营利性、自愿性基本特征。世界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使命感、责任感最强的组织,没有社会责任就没有非营利组织”。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亦是如此,承担社会责任是由俱乐部社会属性所决定 823% 。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是其形成和发展的道德基础,是俱乐部目标实现保障,亦是俱乐部合法性来源。任何健身俱乐部的存在都是以执行特定职能为前提,以向社会公众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为使命,履行社会责任是健身俱乐部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 726% 。可以说,社会责任是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存在与发展的灵魂,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积极履行组织的社会责任,向社会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是构建俱乐部赖以活动的长期信誉基础 953% 。
2 全民健身公共治理参与。当今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政府部门已不再是唯一主体,尤其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改革要求非营利组织承担越来越多的原来由政府部门履行的公共服务职能,成为重要管理主体。在全民健身事业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供中,政府和健身俱乐部在不同性质、不同层面的全民健身内容具有不同的责任点,二者优势不同,作用互补 972% 。实践中,健身俱乐部受到政府大力支持,我国体育行政部门及管理者已经高度认识到健身俱乐部参与的重要性,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在近年的全国体育局长会议、全民健身的会议中多次强调要发挥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在全民健身等领域的作用 925% 。实际上,伴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全民健身的深入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强化供给,健身俱乐部乃至其他体育社会组织的治理参与范围与深度日益明显,作用越来越突出。全民健身公共治理参与必然要求健身俱乐部履行社会责任,并且强化成为一种特定的、必然的要求 89% 。在访谈中,调查对象认为,伴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体育产业的深入发展,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必然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3 健身俱乐部存在与发展要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在我国之所以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社会环境的不断优化,也得益于党和政府适应形势变化,不断根据社会组织发展规律而调整政策、制度环境的结果 。但是,健身俱乐部乃至其他体育社会组织的迅速发展导致其竞争环境与格局的变化,毕竟,体育社会组织的存在与发展需要资金支持,而政府拨款或项目经费是体育组织赖以生存的资金主要来源。实践中,政府对健身俱乐部拨款,伴随的是对其责任履行监管与评估,即用合同的形式规定组织在服务供给过程中数量、质量、财务、效益等方面的责任。因此,有效履行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成为关乎俱乐部获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大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健身俱乐部存在与发展的推进器和孵化器 821% 。
公众体育需求要求使然。在当今社会高度分化的背景下,社会公众对体育的需求彰显多样化,然而政府满足公众体育需求所提供服务往往是基于政府自身需求或政府财力,即使是基于公众体育需求也往往体现的是“中间偏好”,并且考虑到服务整体性、公平性和覆盖率等因素,政府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很难满足所有社会成员需求。健身俱乐部虽来自于官方的推进,但尚属非政府组织,俱乐部成员具有相同体育兴趣与爱好,成员参与健身俱乐部目的就是通过俱乐部满足自己需求,以解决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都无法满足的部分。实际上,社会公众多元体育需求催生了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的履行
1 全民健身政治参与。健身俱乐部全民健身政治责任包括政策制定参与、决策咨询、公众体育利益与需求表达 分别有83%、868%、726%调查对象“赞同”或“非常赞同” 等方面。在调查中,相关专家认为全民健身政治参与是当今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内容的高级形式,伴随着健身俱乐部及其他体育组织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体育社会组织职能的重视,这种社会责任会得到不断加强。政策制定参与即健身俱乐部参与全民健身相关政策制度制定,推动政策的形成;决策参与即健身俱乐部群体参加政府组织的全民健身相关具体事项的决策过程。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政府部门掌握着公共权力和公共体育资源,极有可能造成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公众仅是政府提供全民健身服务的被动接受者,加之公众体育需求表达途径的不完善,公众的体育需求不仅难以向政府表达,更难以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健身俱乐部则可以将社会公众彼此间具有共同的体育需求表达成集体意志,并通过集体行动的方式表达给政府部门,为政府部门制定全民健身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与咨询。同时,健身俱乐部也以参与的志愿性、利他互助等理念在全民健身发展中实现人际沟通,搭建了社会公众之间理解、对话、互动的桥梁。
2 体育价值引领。在当代文化大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情境下,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进程中,探寻体育价值的现实路径是我国体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发挥健身俱乐部乃至其他体育社会组织在体育价值中引领作用不失为一条好的路径。在访谈中,调查对象对健身俱乐部体育价值引领这一社会责任高度认可,加强俱乐部该方面责任的履行极其重要。当今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与践行成为社会共识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与个体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全新的概括。通过体育大力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健身俱乐部的重要任务,俱乐部要切实自觉担当起这一历史责任 1%的调查对象“非常赞同” 。在访谈中,调查对象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不属于体育范畴,但作为全社会的价值体系,通过体育为载体实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健身俱乐部等体育社会组织应当担当起这种重任。
体育价值观是体育的价值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是指导人们对体育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包括体育经济、社会、精神和健康价值观。当今,体育已成为培养全民族现代人素质的催化剂,对竞争创新意识、协作与拼搏精神以及责任心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作用,体育的价值观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明显。《体育产业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弘扬”,这些都是体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健身俱乐部作为国内面向普通社会公众的体育组织,宣扬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具有优越环境条件,这也是健身俱乐部全民健身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1%的调查对象“非常赞同” 。公众体育健康素养水平反映着国家或民族整体健康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众健康状况,体育健康素养包括体育健康知识、体育健康理念和体育健康行为三个方面,帮助社会公众养成良好的体育健康素养是体育组织的重要职责 1%的调查对象“非常赞同” 。《体育产业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倡导健康生活,树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延长健康寿命”,而健康素养的提升将有力保证健康关口的前移,对延长健康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健身俱乐部要把体育健康素养的科普宣传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体育理论宣传、体育科学普及和体育咨询服务等工作,通过开展讲坛、展览、报告会、撰写科普读物等多种形式,及时把体育新思想、新理念、新文化普及到全社会,主动承担起提高公众体育健康素养的任务 1%的调查对象“非常赞同” 。
3 体育文化创新与传播。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亦即包括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三个方面。体育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动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至关重要。作为健身俱乐部要勇于进行体育项目改造与发明 613% 、推动体育技术创新 736% ,勇于承担起促进全民健身体育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动和体育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传播的任务 1%的调查对象“非常赞同” 。体育行政部门要以《体育产业意见》为指导,引导健身俱乐部加强体育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健身俱乐部也要根据自己条件开辟专题专栏,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积极引导公众培育体育消费观念、养成体育消费习惯。
体育竞赛表演。全民健身实践中,积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健身俱乐部以及其他体育社会组织工作的着力点,有力助推着政府体育职能的转变,积极培养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成为社会共识 1%的调查对象“非常赞同” 。《体育产业意见》明确提出了“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将适合由体育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引导支持体育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这些信号的释放将对健身俱乐部承担竞赛表演责任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竞赛表演的具体性体育事务工作将由健身俱乐部乃至其他体育类组织承担。
5 体育项目推广。体育项目和活动是全民健身开展的载体,在全民健身推进过程中,健身俱乐部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就是进行项目推广 1%的调查对象“非常赞同” 。当今,国内体育领域高度重视传统的、民族民间体育的挖掘、传播工作,国外新兴体育项目也不断涌入中国,无论是民族的还是国外体育项目都需要及时做到推广,这就为健身俱乐部乃至其他体育社会织的作用发挥提供平台。
2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履行条件
1 社会责任履行环境。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国家 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全民健身发展程度、传统社会责任文化、政府对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态度 分别有698%、575%、83%、93%的调查对象“赞同”或“非常赞同” 等。第一,健身俱乐部乃至其他体育社会组织全民健身社会责任随着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呈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体育社会组织建立与运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形成的,组织管理体制表现为典型的政府直接控制模式,组织只是作为体育行政部门的附属物而存在,组织承担的社会责任注重简单体育 竞赛 活动开展等,而当今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重视社会组织政治参与的情况下,健身俱乐部乃至其他体育社会组织则更加注重全民健身政策制定等责任内容。第二,健身俱乐部全民健身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社会文化是否支持、倾向社会责任的担当决定着健身俱乐部乃至其他体育社会组织全民健身社会责任作用的发挥。第三,政府对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的态度。在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实施过程,根据政府在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其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则会产生变化。
2 健身俱乐部自身条件。健身俱乐部自身主要包括组织数量及结构、组织个体规模及发展水平、组织文化、管理者社会责任认知及态度 分别有858%、93%、93%、93%的调查对象“赞同”或“非常赞同” 等方面。第一,俱乐部数量及结构。健身俱乐部要承担起全民健身社会责任重任,必须要有足够数量与异质结构的健身俱乐部群体,这是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承担的基础。第二,俱乐部个体规模与发展水平。健身俱乐部规模和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社会责任承担的态度,通常俱乐部规模较大、发展水平较高、能力较强更具有接受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倾向,从而树立俱乐部形象,有利于进一步获得更多资金、资源、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第三,健身俱乐部文化。组织行为学认为,组织文化对其成员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健身俱乐部也不例外,组织的制度规范、价值取向尤其是社会责任文化往往对其成员社会责任履行都存在强制性与非强制性影响。第四,管理者社会责任取向。健身俱乐部在全民健身中能否认识到组织的社会责任,能否有效履行其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管理者的社会责任认知及态度。责任依附观认为,人的社会责任经由责任认知、责任态度和责任行为三个阶段,责任行为是社会责任的最后阶段,这又取决于人对责任的认知和态度。作为健身俱乐部中的成员,管理者的社会责任取向助推着俱乐部社会责任的形成、履行。
3 社会责任履行的规范体系。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履行规范体系主要包括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 679%、679%调查对象“赞同”或“非常赞同” 等。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的履行,如果没有制度约束,则难以有效规范、引导、惩戒相关组织。第一,在法律法规方面,我国颁布实施的社会组织管理法规主要包括专门法规 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相关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涉及社会组织的条款 以及配套规章 主要是民政部会制定的社会组织章程、年检、评估、财务等管理规定 。第二,在政策制度方面。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管理工作。党的十六届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对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党的十七大要求必须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1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3结语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作为体育社会组织的重要构成,在全民健身中承担社会责任必然是对它的特定要求。健身俱乐部社会责任包含着全民健身政治参与、价值引领、体育文化创新与传播、竞赛表演与项目推广等,而俱乐部属性、公共治理参与、俱乐部存在与发展要求和公众体育需求是俱乐部社会责任的依据,社会环境、组织自身条件和规范体系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条件。自觉、自主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了体育健身俱乐部与社会的有机结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才有可能在国内体育环境不断发展变化中得以立足,实现和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5"]
CarrollABAthree-dimensionalconceptualmodelofcorporateperformance 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79,():97-55
刘润芝我国体育社团的社会责任研究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13
钟微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12,35(6):19-23
周爱光,闫成栋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特征与内容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12,35(1):6-9
黄健,刘铮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探究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12,38(6):1-3
杜丛新,谭江波职业体育组织社会责任理论体系研究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13,25(2):117-12
张森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研究 体育科学,213,33(8):1-2
陈金罗,刘培峰转型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监管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1:62-6
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经济学与法学分析 北京:法律出版社,22
徐雪梅对非营利组织社会责任测度的构想 管理世界,25():15-16
蔡嘉论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机制 学术探索,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