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分析

2015-05-27石宝石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应用题小学教学策略

石宝石

摘 要: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板块,不仅是衡量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考验学生逻辑性、自主思考能力的一大途径,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合理地采用相关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应用题教学便显得至关重要。在当前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着一些相关问题,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为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本文主要提出了关于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几点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366-01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用于考核学生综合数学水平的一大途徑,这是由于应用题在解题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理解能力也具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要使学生的综合数学水平从整体上得到提高,应用题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板块。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灌输的同时,还需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分析、自主思考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新的教学方法与旧的教学方法无法进行良好衔接

随着当前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与推陈出新,许多教师在面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变化时,由于无法处理好旧的教学方式到新的教学方式间的过渡,导致新教材与旧教材之间的衔接产生脱节现象,无法对旧的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进行良好的处理,同时无法对新的教学方式进行准确的把握。在新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抛弃了以往将应用题归纳到一个章节中的学习方式,而转换为将应用题穿插在各个章节之间,目的是使学生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应用题学习。但这种新教材的出现却让部分教学感觉到了左右为难,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中应用题的分布于安排,在没有进行良好新旧教学方式衔接的情况下致使教学效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忽略了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层面上,以教材灌输的方式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对于应用题教学这一板块往往仅限于单纯的解题思路讲解,而忽略了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导致长期发展中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日益形成,对于学生综合数学能力有着不良影响,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降低。

二、完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相关策略

1、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大多应用题仅从字面进行理解难免产生一定的抽象感,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性而言,仅仅依靠单纯的口头讲解便难免使学生产生难以消化的感觉,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针对类似问题,教师可考虑采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从相关的生活情境入手,尽可能消除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感,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可根据生活中时常出现的场景提出相关的应用题:“已知妈妈给了自己6元钱用于买盐,买完盐后手中还剩余总钱数的1/3,求买盐花了多少钱?”学生对于这样与生活切实相关的应用题,便更容易对题目进行理解,并由隐含条件进行分析,从已知的总钱数与剩余的钱数进行分析,并用总钱数×1/3得出剩余的钱数为2元,随后用总钱数6元减去剩余钱数2元,便可得知买盐花掉的钱数为6-2=4元。这样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由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在出题的过程中以贴近学生生活为目标,力求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对所提出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

2、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基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性,对于枯燥的应用题教材讲解大多存在着一定的抵触心理,在长期的乏味状态影响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会出现日益缩减,进而影响到学习的效率。为对应用题教学的乏味性进行相应的调节,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作为其中一个有效途径进行。所谓的游戏教学便是指在教材的基础上创设与数学应用题相关的游戏并指导学生依照规则进行游戏,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里将相关的教材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消化。教师可指导学生自行分为不同的小组,并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游戏,首先由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如“假设分给小组中的男同学每人两个苹果,分给小组中的女同学每人3个苹果,那么小组中共有几个苹果?”随后各小组根据本小组的人数及男女同学数量进行计算,最快得出结果并且计算正确的小组可计一分,答错不予计分,游戏进行到最后得分最多的小组即为获胜方。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不仅可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同时也可使学生在激烈的比赛中快速掌握自主思考的技巧,使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

3、培养学生画图能力,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消化

在应用题解答过程中遇到瓶颈的时候,画线段图可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将问题由抽象转换为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在指导学生进行画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指导为主,示范为辅,根据题目的条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讲解,并以相关的例题向学生进行基本的操作示范。例如,某厂进行一批零件的制作,第一天制作了100个,第二天制作的数量比第一天多了100个,第三天制作数量为300个,刚好完成任务,求这批零件共多少个。对于此类题目,可根据题意得知第一天所制作的100个零件可设为单位“1”的量,后将其画为一条线段代表着单位“1”的数量,而第二天比第一天所多制作的100个零件在线段图上可根据线段“1”的长度为参照,其数量正好为第一天的2倍,在线段图上可画出正好为线段“1”长度的2倍的线段,第三天制作的数量为第一天的3倍,在线段图上可画出正好为线段“1”长度的3倍的线段,在线段图中,以线段“1”为参照,线段“1”的长度所代表的数量为100个,便可根据线段图得出零件数=100+100×2+100×3=600个。根据此方法进行教学,对于方便学生的理解与分析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肖俊涛.付月锐.浅谈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几种途径[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2):84-85.

[2] 李书芳.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训练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3):246.

[3] 吴吉凯.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教学[J].东方文化周刊,2014(05):11-12.

[4] 陈 颖.自主探究式学习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途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02):147.

猜你喜欢

应用题小学教学策略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