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媒体电工课件的制作

2015-05-27李复然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

李复然

摘 要:本文针对多媒体电工教学课件制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浅谈课件制作中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进行科学的选题、设计、完善课件。

关键词:电工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325-01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课件已在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许多学师在教学课件制作方面已经作了很好的尝试,收效显著。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存在的问题,谈一谈如何制作出较高质量的多媒体电工教学课件。

一、选择教学课题,确定教学目标

电工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有基础课的理论要求,也有专业课的技能要求。教学中一般注重直观性,实践性,要加强对概念公式的理解运用,突出重点和难点。课程中一些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某些规律学习者难以捕捉,从而需要反复练习。这些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有必要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从而使得用传统教学手段难讲解清楚的抽象的或难以进行教学操作的内容能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实现教学由难化易,由繁化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为使学生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在屏幕上模拟磁场慢慢旋转,实现动态演示,从而使学生容易领会。相反地,对于那些用常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内容,就没有必要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教学,因为那样只能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采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但要注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课件制作的内容面面俱到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件选题的同时,还必须分析和确定课题实施所能达到的目标,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特别要注意发挥多媒体的特长,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素材,集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有效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研究教材内容,创作设计脚本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课件制作的蓝本,只有把握好教材内容,深刻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体系,才能实施有效的教学。因此,在选择好课题后,应仔细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理解重点难点问题,确定课件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和教学顺序。在制作中要注意单个课件的独立性,完整性,又要注意与其它知识的内部联系。如果要求做一个关于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的课件,就要注意知识的承上启下,突出电与磁的关系。

脚本设计是课件制作的重要环节,需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布局、视听形象的表现、解说词的撰写、音响和配乐的手段等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细致的安排。既要发挥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心理。在课件制作中,教师可以插入录音,或在播放中加以口头讲述,增强与学生的亲近感。在电工课件制作中要突出电工知识的讲授,不可做成电影电视节目那样,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可只讲究计算机的操作而忽视电工知识的学习。

多媒体教学课件中脚本的创作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长,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把深奥的东西浅显化,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看不见的东西可见化,把学习的过程趣味化,从而快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三、根据教学理论,优化课型设计

在课件制作中,要充分把握教学规律,切不可使内容与教学脱节.可以借鉴某些传统的教学经验,融进课堂教学的过程,不能简单的重复教材,不能脱离教学大纲,注重知识结构的联系,讲求教法以及课堂组织艺术。对于学生来说,比较习惯传统的教学方式,课件制作中要保留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渗透进新的思想。在课型设计上,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课件制作要突出“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加快发展自身的主体性。

要重视“教学目标”对学生创造精神的导向功能。其中,既要有认知目标,更要有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目标。课件制作目标的定位,要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探索精神,教给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本领。

注重“交互”性能,要在课件教学过程中以教学课件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原则,强调教学合一。

注重“情感”。知识的学习过程,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创新的过程,而情感是维系这一过程贯穿这一过程始终的纽带。教学课件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内容,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情感教育功能。

应尽可能地制作教学系统。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可以将一些电工课件放进计算机中,以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克服遗忘。为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技能,教学软件應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充满趣味的训练系统,让学生在在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练习。既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又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难易程度,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四、渗透创新意识,更新教育观念

1、从单一化走向综合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模式,教师讲,学生听。而在知识爆炸的年代,那种“仓储式”的人才已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课件制作中可以运用大量的素材,向学生展示综合性知识。如电工中安全用电这部分内容,可以运用大量的素材,讲述用电常识以及触电急救措施。

2、从“指挥者”走向“引导者”。众所周知,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学生学的知识更多地是从媒体中获得。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犹如一个教师,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3、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教学活动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宰者,这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课件中要多设计一些需要学生操作的部分,充分运用幽默通俗的语言。如模拟电工实验,学生可以选择器材,设计步骤,根据不同的选择得到相应的结果。

总之,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课件制作完成后,还要经过多次调试运行,逐步趋于完善成熟。经过课堂使用修改,最后才能成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猜你喜欢

计算机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计算机操作系统
穿裙子的“计算机”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初中化学因多媒体而绽放光彩
巧用多媒体 让课堂练笔更加有效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