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5-05-27周丽华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兴趣爱好小学生教育

周丽华

摘 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指直接推动其去刻苦学习的内部动力,所谓兴趣是在渴望刺激下直接促进学生进行专项活动,最后达到最求目标的心里活动过程。因此,对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关键词:小学生;兴趣爱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304-01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指直接推动其去刻苦学习的内部动力,所谓兴趣是在渴望刺激下直接促进学生进行专项活动,最后达到最求目标的心里活动过程。因此,对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抓住学生的的心理特点,激发钻研兴趣。

兴趣是只能发展的起点,是激发情感的诱发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教学实践验证,青生年学生具有好动、善疑、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日常生活中学生除了对新奇的、没有见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还对和他們的日常接触反差比较大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在教学中,学生对某门功课产生兴趣时,其学习的主动性就强,学习的效果就会好,学习的创造思维就活跃,这时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具体,深人浅出、循循善诱,抓住教材中的内容冲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课,概念多,有些理论性思想性的东西学起来很抽象。如果教者在课堂上只是枯燥的讲,没有具体实例,没有形象的比喻,就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可能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现行品社教材改变了过去的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从接近生活入手,调动情感因素,使课本同生活融为一体,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这就为教师运用兴趣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契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针对课本中提出的问题,故意造成悬念,让同学们去讨论、争鸣,各抒己见,让学生有充分的表演机会,使他们发展个性、展示长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的情感和教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情感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真正爱学生的老师,要多给学生一点爱,多给他们表现的空间,不能总把自己看成是高山,视孩子为小草,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惧怕你,当老师的要利用情感去感化学生,放下架子同学生一起商讨、探究难题,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老师在讲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时 就要唤起学生对文明古国的热爱和自豪;在讲我国的基基国情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时,要唤起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激基他们奋发学习,报效祖国的学习动机和了解更多历史常识的兴趣。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诫我们:教师的每一句鼓励,每一点真诚的希望都可能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进而形成良表的美习兴趣。可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有教学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

三、采用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进行有趣的课堂教学,减少了组织教学的程序 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自觉地投人学习状态。根据小学生喜欢玩,喜欢动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也应让他们结合课本内容做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得到启发,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知识。例如:在语文教学中, 把每课的生字部首,偏旁分开,同桌同学进行合字游戏,并正确读音、组词、释义,让学生快速掌握字的音、形、义。 又如:在学习“认识钟表”时,把钟表模型摆在前面,进行拨钟游戏,同学自己到前面操作,并且讲出是几时几分。 既动手又动脑,这样简单的授课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及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如果我们能长期的把教师教、学生学揉和在趣味教学之中,就一定能让学生在乐的氛围内长知识,阔视野,使教师也收到了预定的教学效果 。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动机

当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广泛,在教法上如果我们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继续采用陈旧的满堂灌,就不能吸引学生,甚至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影响正确学习动机的形成 。 那么怎样才能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来培养和形成学生学习的动机呢? 首先,要抓住教材中强烈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学生在投入中进入角色,自然的开启思维的大门,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和发展这种原生兴趣,使之形成学生的学习动机, 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学习兴趣是学生在从事学习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愉快情绪体验和心理表现,作为老师要主动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并使之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为达此目的,我们每一位教者都要将学生带人各科的独具特点的学习活动中,使他们理解这些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直接意义,感味到知识的引力和兴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亲历其事之感。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人都有希望成功的迫切心理,教师就是要把这种迫切心理通过引导,形成兴趣和动机,最终变为现实,这就是教师教学的根本所在。

猜你喜欢

兴趣爱好小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谈高校钢琴教育和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