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意要运用好举例论证

2015-05-27杨清旭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举例代表性事例

杨清旭

摘 要:举例论证是议论文中的一种方法,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关键词:运用;举例論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94-01

举例论证是议论文中的一种方法,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通过平时学生的写作和教师分析议论文来看,这种看是最简单的论证方法,在运用时,学生还是存在着种种问题,如事例不够典型,缺乏代表性和真实性。事例有雷同,重复率高,多数学生喜欢举爱迪生、司马迁、屈原等事例。还有事例叙述拖沓冗长。部分教师对举例论证分析不到位,不透彻,缺乏论证分析。如上《懒惰的智慧》一文,某位教师的公开课就提出“请同学们找出在本文中作者举了哪些例?”说实话,本篇文章举例的地方很多很多,学生很容易找出来,课堂上教师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回答体现在哪些地方。而没有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些举例有什么作用,没有对这些大量的例子进行归纳分析。没有让学生举出其他例子。本文举家务劳动和职业劳动中的例子,是为了论证没有懒汉的思想,人们将因面对单调的劳作而疲惫不堪;用社会发展中的例子证明没有懒汉的思想,人们将面对单调乏味的劳作。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及数字规则论证了精神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这些事例有一定的广度,代表性。按照一定的时间,社会的发展来举的。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从而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旨,我们所提倡的懒惰,是在脑力劳动中寻找捷径的懒汉,促进人类进步。如果就是纯粹的找找例子,不做深入分析。那么对指导学生写议论文就很难了。

所以我们要注意运用好举例论证。首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应选用能够在单个事例中体现普遍规律的事例,而不宜使用只具有偶然性、私有性、传奇色彩的事例。曾有位学生论证“人要讲诚信”,就举《期行》中的元方,其实文中的元方是批评那个友人不讲诚信,没有礼貌,不是元方正面所具有的诚信事例,这是不具有典型性的,没有说服力的。如换成《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中的蔡勉旃就好了。还有相当多的学生举例喜欢举身边的人、物。寝室里、教室里、村里面呀,像这些事例没有代表性的,不典型。平时学生的积累素材很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学生积累要加强。其次要注意事例是真实的、准确的。不可依赖于旁门左道,如《吴汉何尝杀妻》一文,作者为了论明吴汉没有杀妻,让人们清楚的认识到: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举出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在《后汉书》中关于吴汉的生平记载,《后汉书》中关于吴汉的家庭关系的记载,以及吴汉的为人记载都没有吴汉杀妻的事实。作者所举的《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刘宋时的范晔(398年-445年)所著,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记载了从王莽(6年)起至汉献帝(189年)的183年历史。其具有很强的真实性,说服力,与其他史料比较,准确性要强得多。

所举的事例要新颖而丰富。避开重复使用率高的事例,注意新近发生的事情,事例的时代、地域分布范围愈广,愈能体现事例的丰富性。另外注意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不把议论文记叙文化和散文化,平时练就较强的文体感,学会规范地写议论文。平时对优秀的议论文进行仔细阅读剖析,牢记写作目的,找出其中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体会叙述的简明和议论精到。《谈语言》一文中,作者举“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 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一段简明的叙述,让我们懂得写文章的书面语,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不能脱离口语,正如朱自清先生晚年作品那样“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其实就是讲究口语化。

特别强调的是对事例要注重阐释。事例作为议论的基础,是难以取代议论成分的。大多数学生存在举例之后议论薄弱,根本原因是理性思维能力不足,缺乏逻辑推理意思。还以《谈语言》的作者举朱自清先生晚年作品好的例子。其实这一段是有阐释的,逻辑性很强的。首先就道出朱自清晚年作品好,因为受读者欢迎,再进一步论述为什么受欢迎呢?因为“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再把他早年与晚年的作品比较,得出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其实就是做到“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和“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说白了就是口语化,所以受读者欢迎,受欢迎的东西自然就应该提倡噻。有力的论证了“书面语离不开口语”。举完例子,在后面的论述要注重全面性。

论述问题时,应注意全面分析主客观因素、主次要原因,在全面观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而且学会完善地表达度问题的剖析。如《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并对中心论点进行全面论述。先用设喻的方法来对比鱼和熊掌的关系,用前面的设喻提出文章的 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然后将生命与比生命更重要的事对比,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呢?引出下文。再将死亡与比死亡更让人厌恶的事对比,这时我们应该“不避患”。通过对比从反面得出了本文另一观点:“为义而不避死”,其实这和舍生取义的意义完全一样。再用假设论证的方法,进一步从反面强调为了“义”,可以不用“生”,为了“义”,可以“不避患”。最后进行总结,从反面进一步阐释自己的观点,强调义的思想境界是人人都有的,每个人都应当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任何时候都不要丧失义。说白了,就要我们讲“义”。这一段,说理透辟,论证雄辩,气势恢宏,语言流畅。论述非常全面、透彻。

综上所述,我们要对举例论证引起足够的重视,改变存在的种种问题。运用好它,才算真正的掌握好这种论证方法。

猜你喜欢

举例代表性事例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闽台地区代表性道地药材
数学竞赛中数列不等式的常见解法举例
抽象函数应用举例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勉冲·罗布斯达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