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进行

2015-05-27廖洁琼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高中有效性生物

廖洁琼

摘 要:高中生物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集现代科技、生物、医学、农业等知识于一体,对于学生的当前阶段知识学习以及日后的学习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不断的提升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不断的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为教学的有效进行打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84-01

一、不断提升自身魅力,为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学素质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高中时期正是学生各项情感认知、思维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就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以便能够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知识需求。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了解自己的学生,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用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尊重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尊重,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高中时期正是学生走向成熟的阶段,所以教育工作不能是单纯的传授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然而教师良好的品格会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亲其师则信其道”,师生关系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重大,大多高中生是因为喜欢哪个老师,才进而喜欢上哪门课,学生常常会被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将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学科的喜爱,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的有效进行打好基础。此外教师的本职工作便是传授知识,自身没有丰富的知识又如何传授他人知识,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强大,不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又如何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呢?所以,在这个知识更新速度如此快的年代,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接受最新最前沿的教育理解,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为有效教学增添色彩

生物是科技的象征、是未来的热门学科,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以便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探究地位的实现。这样以来,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也发生转变,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课后也可以让学生把他们的问题和想法写在一张小纸条与老师交流,或开展有关生物学习的班级主题活动使之有利于师生互动和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知道,生物学是一门实际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所包括的内容十分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多媒体技术拥有多样信息,它所展现的图、文、声、像并茂,生动,具有剧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可以说是个得力的助手,它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科学和技术的使用可以清晰的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课本知识。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变笼统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变静态为动态。例如,在讲述“减数分裂”时,应用课件,把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进程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把握每个时期染色体和DNA的变化特点这一重点内容。如何打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展现有丝分裂的动画,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然后再加以说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很快可以把握重点知识。在解释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时,传统的教学使用多张的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本过程,有时因为光线的原因致使一些学生不能看的很清楚,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学效果很差,然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这个动态过程以 Flash 的形式展示出来,用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实现细胞分裂过程的直观化,教师只需要加以简单的讲解,学生就可以完全理。因此作为生物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依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绪,完善教学方式,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有趣。

三、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为有效教学做好保障

在教学的过程患者,丰富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的丰富学生的学习感知、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以便能够为有效教学做好保障,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探究式学习,而老师则习惯于“照本宣科”,很多学习对学习生物学提不起兴趣,因此也就对这门学科比较淡漠。如何行之有效地使学生“有兴致,多关注,乐意学”,作为生物教师,这确实要引起重视。事实上,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话题,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学会去提问,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因为有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的参与性很高,普遍都能融入情境。例如在讲授“细胞的癌变”这一内容时,可并不急于介绍课本书面知识,而是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你的周围,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癌症患者吗?和癌症患者接触过吗?觉得癌症可怕吗?你认识多少癌症知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再引导学生提问——你最感兴趣的癌症相关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问“怎么样会患癌症”,“如何预防癌症”,“癌症是否会遗传”的,也有问“为何白血病的患病率会呈上升趋势”,等等问题的。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感受生物科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养成关心生活、关心实际问题的习惯,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同时教师不断创设“因疑而学,因学而疑”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操。

四、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为有效教学落实到位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与技能提升,教学中教师除了做好知识教育之外,也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学校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生物是一个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课程,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刻板的规定把教科书的理论被动的灌输给学生,只能是禁锢学生活跃的思想。现在的考试试题越来越开放,这些知识不全是从教科书中获得答案,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总结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尝试找到新的结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给学生安排一些小实验,然后对比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在实验后指导学生的汇总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自己找出答案,再做详细的记录,独立思考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过程,学生的创新能力会有大幅度提升。

猜你喜欢

高中有效性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